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奥兰多(下)
成千上万个自我,没有一个自我是固定不变的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见鬼去吧,当女人可太麻烦了!
-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依然是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小说,《奥兰多》。
前面说到,这部小说最大的“神展开”,就是奥兰多昏厥了七天,一觉醒来,忽然不痛不痒地变成了一个女人。而且,奥兰多发现自己变成女人以后,不慌不忙,完全没有表露出惊讶,好像变成女人本来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从这里开始,奥兰多的冒险故事,不再围绕着宫廷政治和外交动乱了。她快马加鞭地离开了暴乱的土耳其,加入一群吉普赛人的队伍。但是,奥兰多虽然离经叛道,骨子里还是带着一点英格兰贵族的心性。所以呢,和吉普赛人一起的流浪生活,起初是挺好玩的,但渐渐地,奥兰多就受不了吉普赛人狂野原始的生活方式了。当然,吉普赛人也看不惯这位英国贵族女子的作派。最终,一拍两散,奥兰多登上一艘商船,打算重返英国。
《奥兰多》这个故事的推进,可以归纳为不断逃离,偏航,在偏航的过程中阴差阳错地折返,然后回到一个新的起点。这个模式节奏多变,一下子是风卷残云的冒险故事,一下子是十分舒缓的内心独白。这不仅构成小说情节的大体结构,也是奥兰多个人意识发展的脉络。
譬如说,一阵雷厉风行的冒险之后,奥兰多漫长的航海就成了书中大段讨论性别议题的桥段。在海上漂荡的过程中,奥兰多脱去了土耳其长裤,穿上了英国贵族女子的长裙,突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成为一个女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服装这种细节,确实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认同。对此,伍尔夫有一句警句:“不是我们穿衣服,而是衣服穿我们。”换上女装以后,奥兰多才真正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女性身份,她突然对自己是女人这件事情,感到有点震惊。
为什么呢?奥兰多想到了贞节的问题。要知道,当时主流社会的道德秩序之下,女性是没有恋爱与性自由的。而奥兰多,毕竟当了三十年多的男人,曾经和各式女子耍过风流,当年在英国宫廷更是坐拥弱水三千,连伊丽莎白女王都曾宠爱过他。如今当了女人,何况还是一个身着碎花丝织裙的漂亮女人,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得小心那些觊觎她的男子。
换句话说,奥兰多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互动模式和权力关系,完全改变了。她得小心水手和船长向她投来的目光,这种目光带着欲望,让她既有一点紧张,又有一点羞涩。奥兰多第一次感受到女性面对男性时,那种半推半就、欲拒还迎的本能,这种感情带来的快感让她有些沉醉。她甚至产生了一种英雄救美的幻想:也许我该跳进海里去,好让水手下水救我!
一产生这种幻想,奥兰多又心生羞愧。她想到,自己是男儿身的时候,认为女性就应该纯洁,顺从,穿着精致的裙子,带着一缕幽香的体味。如今当了女人,奥兰多才发现,自己要为这些施加在女性身上的刻板期待,付出代价。要成为这种符合社会期待的女性,要学的东西可够多的!譬如学习梳妆打扮,做精致复杂的发型,学习穿束胸衣,然后套上一件又一件蓬松的衣裙,另外还要违背本性,年复一年扮演贤良淑德的贞洁烈女。举例来说,船上的水手说不定已经是有妇之夫,为了不让他产生非分之想,奥兰多还得小心别让裙子随海风飘得太高,露出她纤细洁白的双腿来。
想到当女人的种种不便,奥兰多忽然怒火中烧:见他们的鬼,当女人可太麻烦了!
-
2.既不完全是男人,也不完全是女人
-
3.工业时代,女性被困在裙撑与婚戒中
-
4.真正成为女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
5.结婚是生存策略,写作才是真爱
-
6.一个集所有自我为一身的完全体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文学集团的核心成员。她以意识流写作技巧和对人类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著称,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形式。其代表作有《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海浪》《一间自己的房间》等。伍尔夫不仅是杰出的小说家,也是早期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倡导者。伍尔夫一生饱受精神疾病困扰,最终于1941年在英国苏塞克斯的乌斯河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杜子,美国西北大学比较文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一位生活在16世纪的英国贵族美少年,身着精致的丝绸长袍,在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里信步。转眼间,ta发现自己站在20世纪的伦敦街头,穿着优雅的连衣裙,手捧一杯黑咖啡,身体竟然从男性变成了女性。随着时间的流逝,ta的性别在三百年间从男到女,从女到男,有时亦男亦女,有时则“不男不女”。ta不老也不死,性别与身份就跟翻花绳似地变换。
这就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笔下的《奥兰多》,一部跨越时间、性别与身份的奇书。这个故事怪异又绮丽,既是时间上的冒险,对身份流动的探索,对历史的反思,也是一首对自由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