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猴子去哪里搞到真刀真枪?
-
上回说到,孙悟空学艺归来,灭了混世魔王,夺了他的大刀,又把猴子们组织起来进行军训,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嘛。
但这事儿吧,孙悟空静下来一细想,感觉自己多少有点儿冲动了,忧心忡忡地对猴群说:“咱们在这里操练,本来只是闹着玩儿。怕的是,玩玩儿成真,惊动了人间的帝王,或者禽兽之王,认为咱这么搞,这是要起兵造反。他们要是兴师动众来攻打我们怎么办?我倒是不怕,但你们拿的都是竹刀木枪,怎么抵抗?不行,咱非得有真刀真枪不可。”
众猴一听,也都吓到了,纷纷说:“大王说得对,可是,去哪弄真刀真枪呢?”
这时,猴群中走出四只老猴,两只是赤尻马猴,字面上理解,就是屁股通红的猴;两只是通背猿猴,就是双臂特别长的猴。它们走上前来,对孙悟空说:“大王,想要真刀真枪,其实挺容易的。”
孙悟空说:“哦?请展开讲讲。”
四只老猴继续说:“咱这花果山属于傲来国地界,往东过了二百里水面,就是傲来国的国都,肯定会有铜匠铁匠什么的。大王您到那儿去一趟,跟他们买些兵器,或让他们打造一些,带回来教给我们用,不就不用怕什么人王兽王前来围剿了吗?”
诸位,猴子虽然会游泳,但没有神通的普通猴子,想游过二百里水面,那是不可能的事。这四只老猴,怎么对傲来国了解得那么清楚?书中暗表,这四只老猴,可不是普通猴类,他们在后面某个重要场合,还会被某位大人物提到,这里先挖个坑,按下不表。
再说孙悟空,听到四只老猴这么一说,满心欢喜:“早说嘛!好了,你们在这等着,我去去就来。”
说完,驾起筋斗云,咻一声往东飞去。
-
-
2.又偷又抢,孙悟空为何本性难改?
-
眨眼间,孙悟空就到了傲来国京城的上空,果然是一座繁华大都市,街道纵横交错,房屋星罗棋布,商业繁荣,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这时,孙悟空动了歪心思,他一琢磨,这里肯定有兵器库,跟他们买太麻烦了,不如使个神通,偷他几件。这么一想,他立即手捻诀,口念咒,向巽地上,吸了一口气——
等等,这里的“巽地”是什么意思呢?“巽”,在八卦中指的是“巽卦”,对应的是东南方位,象征着风。所以后面我们会看到,不管是孙悟空,还是其他什么妖怪,想刮风的话,都是往巽地上先吸一口气。顺便说,孙悟空在八卦炉里为什么能逃出生天,也跟这个有关系,后面我们再细说。
闲话休提,再说孙悟空吸了一口气,接着呢,自然就是吹出去了。这一吹,就是一阵狂风,傲来国顿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树折断,野兽狂奔。城中不管是深宫内院、文武衙门,还是普通人家、商铺小贩,全都关门闭户,躲在家里。
趁此机会,孙悟空按下云头,直闯宫门,找到兵器库,把门一打开,眼睛就被亮瞎了,但见里面满满当当全都是刀枪剑戟、斧钺鞭锏、弓弩叉矛……真可谓,十八般武器应有尽有。这可把孙悟空高兴坏了!
但问题又来了:一只猴,只有两只手,这么多武器,要怎么拿回去呢?
不怕,猴哥有猴毛!孙悟空从身上薅了一把猴毛,扔嘴里嚼碎,一口喷出,同时念动咒语,叫声:“变!”立即变出千八百只小猴,不用吩咐就知道要干啥,开始乱搬乱抢,力气大的一人拿五七件,力气小的一人拿两三件——也不知道为什么都是毛变的,力气会有大小之分,估计是他嚼的时候,嚼成了长短不一的毛碎,才会这样。
总之,那千八百只猴子,竟然将整个兵器库搬了个精光。孙悟空再次驾起筋斗云,把众猴也带上云头,率领群猴,满载而归。
说到这儿,想问问大伙儿,怎么看待孙悟空这种偷窃行为呢?
可能有朋友会说,那他想买也没钱啊,除非在花果山发展种植业,把桃子等水果卖到外面去,赚足了钱再去买,但这样要等到猴年马月,肯定是偷或抢来得快啊。反正凡人就算发现了,也拿他没辙。
的确,这个时候,孙悟空的身份,还是花果山美猴王,还是一只严格意义上的妖怪,干这种事也不奇怪。其实不只是妖怪,整个动物界都是这样,看到好东西,谁有能耐就可下手占为己有,这就是丛林法则。
当然了,也有朋友反驳说,这个时候的孙悟空,你不能完全把他当妖怪或动物看待——因为他已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魔法学校学了好几年,算时间是硕博连读了,除了学会了神通,他也接受了人类知识的深度教育。什么教育呢?前面讲过,须菩提祖师开的课,九流三教都有,其中肯定包括修身养性的儒家思想,还有人类的道德、礼节、规则、秩序等——换句话来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不过,从效果来看,须菩提祖师的教育是失败的。离开了灵台方寸山,孙悟空依然恢复了动物本性,想要什么,下手就拿。后面的情节,更说明这一点。
-
-
3.除了猴子,花果山还有哪些魔兽?
-
闲话休提,再说花果山那些大小猴子,自从孙悟空去后,一直在那洞门外玩耍,没多久,便听得空中风声呼呼,抬头一望,只见东边飘来一大坨云,云头上有无数猴子,挤挤挨挨,感觉要往下跳的样子。这一幕,可把水帘洞前的猴子们吓坏了,纷纷跑回洞里。
这时,孙悟空按落云头,抱着兵器的猴子们也一只只着陆,只见孙悟空将身体一抖,收回了毫毛——注意了,孙悟空拔了毛,是嚼碎了再变猴的,回收毛的时候,也没让毛碎复原了再回收,这毛又是可再生资源,一收回来,他身上的毛,不就多了好几倍么?所以,身上的毛发越拔越多,是有道理的。当然,除了人类的头发。
好了,说回来,孙悟空把毛一收回,那些兵器就辟里啪啦全落地,堆成一座小山,孙悟空大喊:“小的们,来领兵器了!”
猴子们从洞里探头出来,见只有孙悟空一人站在平地上,不再害怕了,争先恐后跑出来,叩头问大王,这是咋回事。孙悟空便将他在傲来国吹大风、抢兵器的过程讲了一遍,众猴听得心驰神往,叩谢大王,然后便一拥而上,抢刀夺枪,找自己最趁手的兵器,迫不及待操练起来,叽叽喳喳的,整整耍了一天。
孙悟空正式点兵,满山猴子清点了一下,共有四万七千多只,孙悟空便按他们拿到的不同兵器,编成队伍,进行操练。阵仗搞这么大,自然惊扰了邻居——没错,花果山上除了猴子,还有其他野兽,什么狼虫虎豹、狮象狐狸、猩猩熊鹿、野猪山牛等等等等,基本上都是成精的,每一种魔兽也都有一个王,总共有七十二洞妖王。
这些妖王们得知美猴王学艺归来,神通广大,灭了牛哄哄的混世魔王,现在又抢来了那么多的兵器,把猴子们武装到了牙齿,这真是不好惹的。于是,纷纷前来参拜,认美猴王为老大,同时还送上见面礼,什么金鼓、彩旗、盔甲等,都是军需品。另外,妖王们还承诺,每年定时向美猴王进贡,每日定时前来向美猴王报到,并把本部魔兽划归孙悟空麾下,跟猴子们一起操练,把花果山打造成一个固若金汤的军事基地。
眼看着花果山就要做大做强了,孙悟空当然是高兴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什么呢?那就是,他从混世魔王那里夺来的那把刀,实在是“榔槺”,就是又大又笨重,平时放着占地方,打仗耍起来又不够轻便,力道大点还担心它折了。
总之就是,孙悟空想换装备了,但他又不知去哪里搞。
-
-
4.孙悟空会不会游泳?
-
这天,孙悟空把自己的需求在猴群大会上提了一下,之前那四只老猴又上前启奏:“大王,您现在已成仙成圣了,凡人的兵器肯定都配不上您。但不知大王能下海吗?”
孙悟空不屑地说:“看来,你们还是不了解你们的大王。我自从得道之后,不但会七十二变和使筋斗云,我还能隐身遁身,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水淹不了我,火烧不到我。有哪里去不了的?”
四老猴说:“那太好了,大王既有如此神通,咱们水帘洞口这铁板桥下直接通东海龙宫,龙宫里什么奇珍异宝、神枪宝剑都有,大王下海去,找到老龙王,跟他要一件趁手的兵器,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孙悟空一听大喜,对众猴说:“你们等着,我去去就来!”
话音未落,他已到了水帘洞前的铁桥头,使了一个闭水法,手上捻了一个诀,扑一声,跳入水中。神奇的事来了,海水自动从他身边分开,给他让出一条道,这条道直通海底。所以,孙悟空在水里根本就是如履平地,用不着什么蛙泳蝶泳自由泳,迈开大步走就是了。
不过,看过原著或影视剧的朋友应该记得,后面到了取经路上,孙悟空多次跟八戒或沙僧说,水里我不行,得你们去。奇怪了,明明他可以,为什么打起架来,又说自己不行了呢?大家可以先想想,后面我们再分析。
说回来,孙悟空到了海底,因为不知龙宫在哪儿,就只能在海里乱走,走着走着,忽见一个怪物,挡住去路——书中说,此乃巡海的夜叉。“夜叉”是佛经中记载的鬼怪,特点就是速度快,身手敏捷,在海底负责巡逻最合适了。
巡海夜叉拦住孙悟空问:“那个推水来的,请问是何方神圣?报上名来,我好通报迎接。”听这语气,怪有礼貌的。说明这夜叉眼力劲儿不错,知道能在海底漫步的,绝非等闲之辈。
孙悟空双手一叉,说:“我乃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是你们老龙王的好邻居,你居然不认识我!”这就很傲娇了,东海那么大,可以算邻居的多了去了,凭什么人家非得认识你。
但巡海夜叉一听,也不敢怠慢,赶紧回龙宫向龙王禀报:“大王,上面下来一只自称是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的猴子,说是大王邻居,已到宫门外了。”
东海龙王敖广赶紧起身,率领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相迎,见到孙悟空便说:“上仙请进,请进。”
“上仙”,就是上界来的仙人,对于东海来说,人间是上界,天庭也是上界。东海龙王,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在神界,也就相当于一个地方官,职位比他高的大神多的是,谁都不敢得罪,包括这个从来没听过的什么花果山天生圣人,也不知道什么来头,以礼相待总是不会错的。
-
-
5.孙悟空试了多少种兵器?
-
就这样,龙王敖广把孙悟空请进了水晶宫,上坐,献茶,然后便问:“上仙何时得道?在仙界得授何职?”明摆着,是要试探他的底细。
孙悟空回答说:“我出世之后,没多久便出去修道,得了一个不生不灭的身体。”
此言一出,龙王就已经知道了,这只不过是一只有神通、没进仙班的妖猴,于是便接着问:“那……上仙此来,有何贵干?”
孙悟空直言:“最近在教导猴子猴孙守护山洞,奈何手头没有一件趁手的兵器。久闻老龙王大名,知道您这龙宫里宝贝甚多,肯定有多余的,因此特地前来请求您赐予一件。”瞧瞧,孙悟空开口就“要”,连假惺惺说个“借”字都没有。
龙王虽已知道他不是什么“上仙”,但毕竟能下到这里来,肯定也是神通广大之辈,不能得罪,反正兵器库里有的是兵器,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不少,给他一件打发走就是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于是,龙王便命鳜都司取出一把大刀。这里的“鳜都司”,“鳜”就是安徽名菜臭鳜鱼的那个鳜鱼。“都司”,是明朝才有的军职,全称都指挥使,约等于现在的军区司令。东西南北四海都一样,龙王之下,所有军政官员,都由各种海鲜担任,所以下面还有鲅鱼大尉、鳝鱼力士等。
好了,现在鳜都司奉上了一把大杆刀,没想到,孙悟空拿都不拿,摆摆手说:“俺老孙不会使刀,换一件吧。”不是不会使,是他已有一把刀了。
龙王一听,只好又命鲅鱼大尉带着鳝鱼力士,抬出一把九股叉来。孙悟空接过,挥舞了几下,很嫌弃地说:“太轻了太轻了,还是不趁手,换换换。”
龙王忍住怒气,憋出一个笑容来,说:“上仙,您看看,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呢。”
要知道,不管是唐朝还是明朝,一斤都接近现在600克,因此,三千六百斤,换算成现在的重量,约等于四千两百多斤,超过两吨了,孙悟空还是觉得轻。这下子,龙王真的怕了,又命鯾鱼提督、鲤鱼总兵,合力抬出一柄方天画戟——没错,《三国演义》中吕布使的,也是方天画戟,但吕布那把撑死了也就四十斤,龙王的这把方天阵戟,是九股叉的两倍重,七千二百斤。
孙悟空上前接过,耍了几把,把画戟往地上一插,又说:“还是轻了,轻了。”
龙王更怕了,拱手说:“上仙,这是我龙宫中最重的兵器了,没有比它更重的了。”
孙悟空一听就笑了:“你再去找找看,若有我趁手的,该多少钱我给多少钱。”注意,这里才开始说要给钱。
可是龙王说:“不是我藏着掖着,确实没有啊。”
这情景,就像小孩儿要糖吃,孙悟空要不到兵器,想必是要撒泼打滚赖着不走了。龙王也是无奈,平白无故多一个这么蛮横的邻居,见面就要掏光自个儿家底。就在局势僵持不下之时,屏风后面闪出两位龙族——龙婆和龙女,她们想到了一个主意。
-
-
6.如意金箍棒的原型是什么?
-
龙婆、龙女把龙王拉到一边,悄悄说:“大王,上仙神通非同小可,咱这海底埋有一块神铁,沉寂多年,这几天突然金光闪闪,难道是它遇到对的人,要出世了?”
龙王说:“那是大禹治水时,用来测定江海深浅的一个碇子,就一块神铁,不是兵器,能有啥用。”
龙婆说:“管他有没有用,就送给他,凭他怎么锻造,能把他打发走就是了。”
龙王心想,也只能如此了,便对孙悟空说,兵器没有,神铁倒有一块,你拿得动就给你。孙悟空说,那拿出来我看看呗。龙王拼命摇手,说扛不动,根本扛不动,整个东海没有哪个水族拿得动它,只能麻烦上仙亲自去看了。孙悟空说,在哪,你带我去吧。
于是,龙王前面引路,带着悟空来到了东海中心最深处,还没到,便看到金光万道,直晃眼睛。龙王指着放光之处说:“呶,那就是。”
孙悟空上前,摸了一把,原来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二有余长”。——这里的“斗”,是古代量米的工具,直径差不多30厘米。“丈”呢,也是古代计量单位,一丈约3.33米,两丈差不多6.66米吧。现在大家知道它多大了,双手拿是不可能拿的,顶多可以抱住。
孙悟空当然也试了一把,然后说:“太粗太长了,细点短点就能用了。”没想到,话刚说完,那块神铁真就短了几尺,小了一圈。
孙悟空又掂了掂,说:“再细些更好。”果然,神铁又变细了一些。
孙悟空高兴坏了,双手抓住,一用力,就把那神器拔了出来,这才发现,神器两头各有一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挨着金箍的那一头,有一行字,写着:“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这下更高兴了,心想既然有“如意”二字,想必能随心所欲,拿着它一边走一边颠着,心里默念:“再短些,再细些更妙!”
等到拿出外面,那如意金箍棒,已经只有碗口那么粗了,长还是6米多——其实还是挺大的,哪怕不论重量,普通人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也抓不住。但孙悟空两只小小的猴爪子抓得很紧,使出浑身解数,一路挥舞着,往水晶宫而去。
-
-
7.如意金箍棒的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
-
好了,讲到这里,必须把如意金箍棒身上所载的信息量,好好掰扯一下了。
首先,东海龙王说了,那是“大禹治水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碇子”,啥叫碇子呢?它真的是用来测量水位深浅的一个工具,也叫碇杆,外形确实像一根棍子,有木头做的,也有铁做的。长度呢,一般也是两丈左右,上面有刻度,碰到水位浅的,往水里一插就可知水位深浅。碰到大江大河大海水位深的,就会在上面系根长绳子,然后把它往水里一扔,等它沉到水底,再测量绳子的长度,就知道水位有多深了。两端的两个金箍,既是装饰,也是用来箍紧木头,不让它散开或者被水泡开的。
至于它的重量,一万三千五百斤。这个数字有什么讲究吗?有的,一些道教炼丹典籍和中医典籍上记载,人一昼夜的呼吸次数,就是一万三千五百次。当然了,现在医学认为,人一昼夜的呼吸次数在两万六以上,这可能是计算标准不同,这个咱就不管了。
还有一点,我考考大家,如意金箍棒的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有朋友抢答:定海神针!不能说错,但不全对,在书中,如意金箍棒的原名,叫“天河定底神珍铁”,这个“珍”,是珍珠的珍,不是针线的针。《西游记》全书中,从没有出现“定海神针”这个词。这个说法,可能跟后面孙悟空把它变成一根针藏在耳朵里有关。
好了,闲话休提,再说孙悟空大显神通,挥舞着如意金箍棒,一路回到了水晶宫,吓得整个龙族,从龙王到龙子龙孙,全都魂飞魄散,海底的鱼虾蟹鳌,但凡头能缩起来的,全都深藏不露。
进了水晶宫,孙悟空大咧咧地坐在大殿上,对龙王拱了拱手说:“多谢好邻居厚意。”
龙王说:“不敢不敢,上仙,这块神铁给你当兵器,可趁手?”
孙悟空连连点头:“趁手,趁手。”
龙王说:“那……上仙既然有了趁手的兵器,天儿也不早了,这个……”这就是要下逐客令了。
孙悟空当然听得出来,笑了,又说:“龙王,兵器是趁手了,但我还有一个要求,答应我了,我才走。”
龙王一听,眼前一黑……
孙悟空到底还有啥要求呢?我暂且不说。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精分。
-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吴承恩(1500年—约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余少镭,前媒体人,专栏作家,影视制片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故事最精彩、人物形象最鲜明、想象力最丰富的神魔小说,也是“四大名著”中最为家喻户晓的一本。
它是作者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上发挥艺术创造力整合而成的鸿篇巨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草根英雄孙悟空,这只石猴从不知天高地厚到认栽服输,又在保护唐僧取经的漫漫长路上屡受教训和磨难,最后终于“修成正果”。与此同时,小说也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取经团队其他成员以及满天神佛、遍地妖怪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作者以漫画般的笔触,嬉笑怒骂,毫不留情地嘲讽了那些高高在上的三界统治者,将貌似崇高的遮羞布揭下,让遍及天庭、西天、人间、地狱的潜规则暴露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