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九故事
失去童真的成人,永远无法摆脱痛苦
00:00 免费试听第一章节 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试听
1.迷惘一代,年轻人的困惑与挣扎
我们知道,在当下这个时代,经济下行压力与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已经成为年轻人面临的巨大挑战。曾经的梦想,似乎在现实的泥沼中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深深忧虑。与此同时,他们在情感表达上也显得更加谨慎,他们害怕受伤,害怕在爱情中迷失自我,所以选择退缩,将自己包裹在坚硬的外壳之中。他们渴望被理解,却又害怕被误解;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却常常感到孤独无助。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似乎早已跨越时空,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共同写照。
事实上,早在70多年前,美国作家J.D.塞林格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他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就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二战后美国社会中年轻人的困惑与挣扎。
在成为一名作家之前,塞林格是一名军人。他上过军校,战争爆发后应征入伍。1944年,他随军前往伦敦,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等的军事行动,在阿登森林遭到轰炸,最后随部队一路进入柏林,在那里一直待到1946年退役。战争的残酷与血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日记中写道:“谁要是闻到过人肉烧焦的气味,这辈子也别想把这种味道忘掉。”
然而,塞林格的战争创伤,在战后归乡之后愈发刻骨铭心。这是因为,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呈现出一种割裂的状态。与欧洲国家不同,美国本土并未遭受战争的直接破坏,甚至因巨大的战场需求刺激,工商业蓬勃发展。即便在战争最焦灼的年份,美国国内的娱乐业也丝毫未受影响,剧院依旧座无虚席,海滩依然人山人海。
可以说,从战时开始,美国社会便从社会经验这个角度一分为二:一部分人在欧洲大陆与太平洋岛屿上舍生忘死,另一部分人则在国内或努力生产、或纵情娱乐。因此,当战场上那批人带着残缺的身体与破碎的心灵,疲惫不堪地回到祖国时,发现这里是一派胜利的莺歌燕舞,而伤痕,却仅仅属于他们自己。
于是,他们感觉到在自己的家乡变成了异乡人。
最令他们难过的却是,自己的创伤无从诉说。且不论从未踏过战场一步的家乡同胞,能不能理解他们的痛苦经历,在一片美好祥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中,一味地诉说战争创伤,只会被大家看作是狂欢派对上垂头丧气的扫兴者,换来的至多是表面上的同情。
因此,这些归来的人只能将痛苦深埋心底,保持沉默。而唯有文学,成为了他们表达挣扎与不幸的出口。塞林格的小说中,描写的几乎全是战后归乡的年轻人内心的破碎与疏离。他笔下的人物,可以说是战后美国社会困惑的一代人。他们努力地想要融入新的社会,适应新的生活,却几乎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归属感。他们往往内心敏感,面对着失败,却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2.战争结束,痛苦却没有停止
3.童真逝去,成长是不可避免的溃烂
4.超脱之道,香蕉鱼和苹果的隐喻
5.智性之爱,溃烂世界里的奇迹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年1月1日-2010年1月27日),美国著名犹太裔小说家,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1946年退役后正式投入文学创作生涯。塞林格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过多篇作品,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作家之一。其195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引起了巨大轰动,受到各国年轻人长久不衰的追捧。他1953年出版的第二本书《九故事》,达到了其文学生涯的最高成就。两本书被公认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祖安斯基,普通读者,普通译者。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他们游进一个全是香蕉的洞里,一进洞他们就变得像猪一样,等他们变得那么胖,就再也没法从洞里出来了。” 这就是“香蕉鱼”的故事,是塞林格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中,开头一篇里主人公讲述的一个故事。这本小说集收录了塞林格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过的九个短篇故事。九篇故事虽然没有情节上的联系,但却在主题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隐秘的结构。这九篇故事或令人捉摸不透、或令人心碎、或使人莞尔一笑、或令人叫绝、或令人动容、或叫人诧异,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艺。 九篇故事全部关乎失败、爱与超脱,是战后美国社会中相当一部分内心疏离的年轻人的精神写照。塞林格不光在这九篇小说中描述了失落的人们的挣扎,以及他们对爱的渴望,更阐述了一种超脱之道。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顷刻间只要我碰到的东西一律变成结结实实的孤独。
地狱是什么?我认为地狱就是失去爱的能力之折磨。
一个人只要还能真正感到睡意,艾斯美,那他就总有希望再次成为一个完好无缺的人。
真相大白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但幸福与喜悦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幸福是固体,而喜悦则是液体。 是的,当然,我爱上帝。但是我并不感情用事地爱上帝。他从没说过谁必须感情用事地爱他。如果我是上帝,我肯定不会要大家感情用事地爱我。那太不可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