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摄政王竟是病秧子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讲述《趣说大清王朝296年》第一季的故事。
上一讲咱们说到,多尔衮的名号步步高升,从“辅政王”到“摄政王”,从“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最后去掉个“叔”字,成了“皇父摄政王”。在这一过程中,多尔衮肃清政敌、独揽大权,地位越来越高,野心越来越大,以至于出现了“多尔衮强娶孝庄太后”的野史八卦。虽然咱们说了“太后下嫁”大概率是假的,但多尔衮对皇位的觊觎却是真的。
可能有听众朋友要说了:多尔衮好大的胆子!他怎么敢觊觎皇位,幻想自己当皇帝?要说这个问题,咱不妨倒着问一问:多尔衮为什么就不能觊觎皇位呢?凭啥就不能呢?
论身份,他也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根正苗红,辈分还高;论过往,当初他曾是最热门的皇位继承人;论对手,反对他的人要么闭嘴了,要么死了,要么坐牢了;论功劳,率清军入关,平定大半江山,哪儿哪儿都离不开他的运筹帷幄;论地位,万人之上;论权力,他可以自行处理一切政务,他的决定就是圣旨。万民伏地叩首,百官唯命是从,将士马首是瞻。
他早就是当时全天下权力最大、实力最强的人,那么,这样的多尔衮怎么就不能觊觎皇位?
说实话,顺治五六年那会儿,多尔衮处于巅峰状态,对皇位,他别说是觊觎了,他是真的想这么干的,要不然他隔三差五折腾那些名号,图什么?到了顺治七年八月,他更是把老妈阿巴亥都追封了皇后,配享太庙了。这一个个的动作,要说不是冲着皇位去的,谁信啊?
可是,多尔衮最终也还是没有当上皇帝。有实力当,也超级想当,最后却当不成,为什么呢?原因很多,咱慢慢分析。
上帝是公平的,他让人有得也有失。与多尔衮滔天权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孱弱的身体。
在很多影视作品里,多尔衮都是精壮的帅小伙,英俊潇洒,精明强干,武力值还很高,手握一把大马刀,冲锋陷阵,那画面简直就是西楚霸王在世。但时,这都是刻板印象,历史上的多尔衮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病秧子。从小体质就比较差,经常生病。
据史料记载,当时有批日本商人坐船出海,被风浪吹到中国,后来被清军带到了北京,又幸亲眼见到了多尔衮。据日本人记载,多尔衮“身材瘦长,留有美髯,是个皮肤微黑、面貌英俊、目光锐利的人”。也就是说,多尔衮确实帅,但他“身材瘦长”,不说一定很差,但跟“强壮”是搭不上边儿了。另外,就像今天咱们知道的,运动员退役后,身体都会有这样那样无法修复的毛病,多尔衮也是!他心气高,不服输,屡屡参加战斗,冲锋陷阵,戎马劳顿就不说了,身体多次受伤,这才是最要命的。
比如松锦之战时,多尔衮被洪承畴骚扰得晕头转向、身心俱疲,而且在一次战斗中,多尔衮亲临前线指挥,结果身体挨了一下,受伤了。多尔衮究竟伤在哪,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有次多尔衮回忆松锦之战时说,自己在大战中消耗太多,导致“体弱精瘦”,从此就变得病恹恹的。
另外,从战场一线退下来后,多尔衮也到了三十多岁的年龄了,正是今天咱们说的大厂裁员的目标人群。事实上,进入管理岗的摄政王,工作强多更大,劳心劳力,996这样的工作时长且不说,还得殚精竭虑对付各路对手,史书记载他“机务日繁,疲于裁应,头昏目胀”,据说他还中过一次风。
这可咋办呢?常言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病就吃药,多尔衮也不例外。人到中年的多尔衮,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寻医问药、中年养生了。
-
- 2.多尔衮吃的进口药
- 3.没儿子的苦恼
- 4.诡异的落马
- 5.死后终圆皇帝梦
- 6.两个月,从天堂到地狱
- 7.如何评价多尔衮?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清朝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国祚长达296年。说起清朝,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九子夺嫡、后宫争宠?还是闭关自守,丧权辱国?其实,许多大家所熟悉的内容,压根就不是真实的清朝历史。
清朝是一个极具反差感的朝代,它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也守住了不少疆土;它的社会氛围死气沉沉,但文化成就却硕果累累;在“康乾盛世”的辉煌之下,内部其实早已千疮百孔。
在这个跨越了古代与近代的时期,近三百年来悬案、疑案层出不穷,怪事、奇事接连不断,有说不完的政治权谋,还有道不尽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