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
上一期节目里,我们分析了六种地形的作战法则和六种军队失败的原因。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得出的不仅仅是作战手法的启发,更重要的是理解了领导如何有效地进行人事管理。上一期节目的最后,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一个好的领导,应该和自己的下属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和距离?”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来好好聊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说了这么多地形,又说《地形篇》隐喻了管理学问题,地形和管理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用孙子的话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
既然是辅助,那就说明,好的地形是锦上添花,但很难成为决定性的力量,不能雪中送炭、力挽狂澜。一场实力悬殊、注定要失败的战争,不会因为有一个好的地形就反败为胜了。
想象一场古代战役:敌军如潮水般涌来,我方虽然占据了陡峭的山岭,但如果兵力不足、粮草匮乏,最终仍会被层层围困,甚至无力反击。是啊,不管是什么天险、什么关隘,想要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都有个前提,就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后勤充足,等等,所有我们从第一篇开始就在聊的战争决胜因素。如果你兵力薄弱、阵型松散、士气低落,任你占据了怎样有利的山地、河流,也很难抵挡敌军。
这正是为什么孙子要特别提到,虽然应当利用地形优势,但绝不能依赖地形,更不能指望地形来逆天改命。胜利的关键,始终在于统帅的智慧、全局的把控,以及各种因素的综合运用。
既然地形是辅助,那么什么才是核心呢?
“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判断敌情、制定取胜的策略,再考虑地形的险要程度和距离远近,是主将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说白了,打仗靠的不是一个好地形,而是你会不会用地形。就像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你一个好地方没用,关键是你要懂得怎么利用它。那些会灵活用兵的技巧,才是让优秀将领脱颖而出的根本所在。所谓“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你要是懂得这些道理,胜利基本是囊中之物,不懂的话,那就基本注定会失败
有了这样的能人当将领,有时候还真可以做到“君命有所不受”了。“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也就是说,如果你分析以后,觉得这仗能打,哪怕国君不让打,你也有理打下去。但如果你认为胜算不大,哪怕国君非要打,这仗你也可以理直气壮地不打。这有点像马克思主义提倡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盲目听权威的还不如相信实际情况的判断。可见,我们中国人从古到今,骨子里都是很“务实”的,懂得尊重规律,不轻易被所谓的权威牵着鼻子走!
当然了,孙子活的那个时代,哪能想到后世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会发展到如此恐怖的地步。如果你真敢来个“君命有所不受”,搞不好十三道金牌一道接一道飞过来,能把你催命催得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您看,故事里的抗金英雄岳飞不就是这样吗?他忠心耿耿,想着收复失地,可皇帝偏偏不想让他打仗,十三道金牌催催催,把他从前线给直接给强召回来。最后的结局嘛,大家都知道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他就成了风波亭的冤魂。
所以,孙子的理论是好,可放在某些时代,很多时候你不敢轻易“违抗”上面的命令。即使你觉得战局明明不利,但皇上拍板要你打,怎么办?明知是送死,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这种时候,权谋和智慧就显得更重要了,有些将领会想办法在命令和实际情况之间找到平衡,比如拖延时间、虚与委蛇,表面上听命,实则暗中保护自己和士兵,尽量减少损失。
不过,孙子的智慧,不只可以用在战场上,可以用在我们今天的职场里。比如说,当我们在外代表公司做决定、谈项目,也要有自己的考量。不要觉得我们有资源、有优势,就肯定能把项目拿下。关键还在于,我们要怎么利用这些优势,而这就不能全靠老板指挥了。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我们都要用到自己的判断力,审时度势、灵活应变。
-
- 2.什么样的领导是好领导
- 3.领导与下属的关系
- 4.“快乐上班”真的可行吗
- 5.追求极致,不当半吊子领导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Sue,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经典之作,世界军事理论的瑰宝,被誉为“兵学圣典”。书中以独特的思辨和智慧,对战争的本质、战争的规律以及战争的技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全书主要包括十三篇,内容涵盖了战争的方方面面,从战争的计划、组织、指挥到兵员的培养、训练和使用等方面都有详尽的论述。无论是军事爱好者、管理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和智慧,帮助自己在面对各种竞争性的环境和挑战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