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僵尸为何都穿清朝官服?
-
提起僵尸,大家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画面是什么?我猜啊,很多人跟我一样,会想起林正英的经典电影,没错吧?
画面中,僵尸面目狰狞,身穿清朝官服,一跳一跳地扑向人们、吸食人血,带着浓烈的诡异气氛。它们力大无穷,刀枪不入,唯一能克制它们的,似乎只有那张黄色道符。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僵尸都穿着清朝官服呢?就不能穿点平常人的衣服?再或者其他朝代的官服?说起来,这也是一种传播的误解。
明清是咱们中国志怪小说的巅峰时期。写诗词讲究文笔意境,写志怪小说,要的则是脑洞大开。于是,不少人就想出了许多有意思的设定。比如袁枚的《子不语》,首次把僵尸分成了八大类,按照武力值依次是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僵、伏尸、不化骨。除此之外,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也记载了僵尸在民间的别称——移尸、走影、走尸。由此可见,在创作者笔下,僵尸种类很丰富。
那么形象呢?其实在古代民间传说和文学创作里,僵尸长啥样的都有,但是流传到现代,一些影视作品在创作中,为了增加视觉效果和文化辨识度,给僵尸们穿上了清朝官服。自此,僵尸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就固定化了下来。
不过,虽然僵尸穿清朝官服只是后人的艺术创作,但在清朝的历史中,关于僵尸的传说似乎并不只是杜撰出来的故事。好像民间真的出现过僵尸,甚至还闹出了伤人事件!各位可别不信,我说一则历史记载的故事。
1872年的广西省凭祥县,当时还叫凭祥土州,隶属于太平府,是清朝边境的一个小城。都听说过广西的“十万大山”吧?凭祥土州就是其中一个山区。但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边境,离越南很近,是一个小型的交通枢纽。
这么描述下来,大家应该就能隐隐约约猜到,当地有不止一个少数民族混居。再加上是交通枢纽,每天来往的人也比较多。可想而知,凭祥这个地方,人多眼杂,是非也多,管理起来比较困难。
这不,1872年农历七月初,当地的彝族部落中,突然死了三个人。死者身上有被撕咬的痕迹,但又不像是大型野兽的咬的,你想啊,如果是野兽咬的,还能留下完整尸骨?那到底是什么咬的呢?有人就开始猜,开始分析。
这时候,有人联想到刚刚不久前,当地的彝族人和壮族人为了抢地,曾大打出手过。于是,死者的亲友猛地就开始哭天抢地:“一定是壮族的恶徒,怀恨在心,害了我家里人性命!”此言一出,人心震动,族老也好,青壮也罢,纷纷出动,跑到隔壁的壮族部落去,不仅是想讨要一个说法,更要逼对方把杀人凶手交出来,必须血债血偿。
然而,壮族人听了他们的来意,却连连摆手,一问三不知。什么杀人案啊?我们怎么不知道?你凭啥说就是我干的、要我偿命,证据呢?
双方争执不断,一个咬死了说,是你就是你,一个说凭啥凭啥是我。根本就不讲道理摆事实,只是情绪上头,再加上两方多年来堆积的宿怨一催化,这不,很快就又撕打了起来。
各位,以前民间的乡民械斗,大家可千万别觉得是菜鸟互啄,实际上是非常危险凶残的。尤其双方民族不同、信仰不一,打起来那都是玩命往死你弄的。大家知道戚继光的戚家军为啥能打败倭寇吗?他怎么挑选戚家军的?就从义乌械斗的狠角色中找的。这不,这帮彝族壮族人,一打群架,就伤了几十人!
械斗伤了几十人,事态升级,当地官府听说后立马上派了一位参事和一位捕头过来,参事负责安抚民心,捕头负责查案追凶。谁曾想,就在两名侦探抵达凭祥土州、即将发起调查的那天夜里,蹊跷的事情发生了……
-
- 2.仵作验尸结果出来,竟然不是人为
- 3.妖孽作祟?鬼节连死十八人!
- 4.神秘消失的金杯,来自沙俄的诅咒?
- 5.南充市挖出“木乃伊”,疑为僵尸?
- 6.着急拉走烧掉,实是为了盖楼房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LXJ,北京大学财政学学士、税务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偌大一个地球,有很多玄之又玄的地方,有些让前人百思不得其解,更有甚者,我们如今的科学水平依旧解释不了。探索神秘的未知领域,触碰大千世界的真相,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