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木乃伊:最初不是诅咒,而是祝福
-
大家好,这里是路上读书,我是刘学。刘学说书,咱们接着说说《世界未解之谜》。
2024年上半年,某些国家放开毒品管制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很多脑洞大开的网友纷纷评论:这波啊,这波是《木乃伊4:慈禧太后的诅咒》,每一个拿了大清白银赔款的列强,最终都会沦为大清的样子。
《木乃伊4:慈禧太后的诅咒》,是一个电影的名字,世界上当然不存在“慈禧的诅咒”这种东西,但是这波开玩笑的信手拈来,说明什么呢?说明木乃伊这个东西,在人们的心中,和诅咒是紧密挂钩的。但其实,在古埃及文明里,最初制作木乃伊的人,从来没有想过去诅咒什么,反而是某种祝福。
这话怎么说呢,咱们得先从古埃及的地理位置讲起。大家都知道尼罗河,这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水流经的区域,形成了一块肥沃的绿地,生机勃勃,春天丢下一粒种子,秋天收获一袋粮食;然而,就在绿地旁边不远的地方,有一片河水去不了的沙漠,那里生机断绝,荒无人烟。
有意思的,绿地与沙漠的边界线并不是恒定不变的,碰到尼罗河河水水位下落年份,沙漠的面积就会扩大,人们就会饱受苦难,而当河水泛滥,水位高一些时,充满生机的谷地也能够向沙地蔓延一段。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人独特的生死观,他们相信,生命与死亡的界限并不是单向的、不可逾越的,相反,只要满足了一定的条件,让生命的“河水”充裕,死去的人就能够复活。
此外,对太阳神的崇拜,也是古埃及复活论、来世论的一部分,在他们的传说中,早晨的太阳叫哈拉凯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神,偶尔也被描绘成留着小辫的儿童;中午的太阳叫拉,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傍晚的太阳叫做阿图姆,光芒微弱下去,衰老而孱弱。
古埃及人认为,太阳神经过一天的成长、衰老后,到了晚上,经过阴间进行休整,第二天又会再生,同样的,人也可以像太阳这样,从小到老,然后返老还童,灵魂投入来世,从垂垂老矣之人变成一个新的婴儿。这就是古埃及人的生死观,死不过是生的转世,这和咱们汉朝时期的生死观比较像,死和生是轮回的。
就这样,怀抱对转生的渴望,古埃及人会把死去的人埋在尼罗河水覆盖不了的沙地,一方面是因为这里一片死寂,他们希望死者穿过冥界,可以抵达来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尸体放在沙土中,水分会被沙土吸收,从而难以腐烂,甚至皮肤组织和头发都仍然粘在骨头上,完整保存下来,俗话说的“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正是这个意思。
在干燥的沙土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头发和表皮保存较为完整的尸身,就叫做沙土木乃伊,这也是最早期的木乃伊。后来,受这种天然木乃伊的启发,古埃及人开始尝试制作人工木乃伊。
最初的人工木乃伊,出现于第一王朝早期,制作工艺非常粗糙,仅仅是用亚麻布包裹一下尸体而已;直到第三王朝末期,古埃及人才试着取出死者的内脏,以此减轻躯体的腐烂问题;到了第四王朝,这种做法已经非常成熟,先取出内脏,拿一些用树脂油浸泡过的亚麻布填充腹腔,再将内脏浸泡在树脂油中,把它们放进陶制的或石制的四个罐子,同死者一起埋葬。
在所有内脏中,最特殊的无疑是心脏。别的什么肺啊肝啊的,都放到罐子里去了,但心脏经过防腐浸泡后,还会用亚麻布包裹着,重新放回体腔内。这是因为埃及人相信,心是智慧的源泉,失去了心,人就没有了在来世思维和活动的能力。
当然,即便经过这样精细的处理,腐烂还是在所难免,为此,古埃及人还会虔诚地向他们信奉的奥西里斯神祷告——《亡灵书》的154章里就有标题为“防止尸体腐烂章”,这篇祷文曾被写在木乃伊的亚麻裹尸布上。
-
- 2.图坦卡蒙法老诅咒卡纳冯伯爵至死
- 3.亚曼拉公主的诅咒,数十人的厄运
- 4.多人离奇死亡,是神秘真菌在作怪?
- 5.其余的可能:尸毒与铀矿石辐射
- 6.图坦卡蒙陵墓内根本就没有诅咒!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LXJ,北京大学财政学学士、税务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偌大一个地球,有很多玄之又玄的地方,有些让前人百思不得其解,更有甚者,我们如今的科学水平依旧解释不了。探索神秘的未知领域,触碰大千世界的真相,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