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公园路谜案
-
1894年3月30日晚上十点整,罗纳德·阿代尔打完桥牌,从俱乐部回到家里。他的母亲和妹妹去亲戚家做客还没回来,他便回到三楼自己的房间里,之后再也没有出来。
到了11点20分,梅努斯太太和女儿回来了,她想进儿子房间道声晚安,发现房门反锁了。她一边敲门一边喊,没有人回应。担心儿子出事,梅努斯太太赶紧找人帮忙撞门。破门而入后,映入眼帘的一幕,让这位贵族太太当场尖叫起来。房间里,阿代尔浑身血淋淋地倒在桌边,他的头部遭到枪击,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报警后,警方对现场展开调查。房间里没有发现任何凶器,可以排除自杀的可能性。死者桌上放着一些纸钞和钱币,旁边有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数字,每个数字对应一个牌友的名字。由此推断,遇害前,死者正在计算牌局的输赢。
现场疑点重重,警方一头雾水。首先,房间里的门是从里面锁着的,凶手是如何进入房间的?窗户开着,但没有任何脚印。而且,窗户离地面至少二十英尺,下面是花园,花丛和草坪都没有被踩过的痕迹。死者究竟是怎样中枪的?假如凶手从外面开枪,子弹穿过窗户射中死者,那么凶手一定是个神枪手。但诡异的是,事发当晚,离房子不到一百码就有一辆马车,马车夫表示并没有听到枪声。
更让警方头疼的是,根本找不到凶手的作案动机。阿代尔是梅努斯伯爵的儿子,伯爵当时是澳大利亚某殖民地总督。阿代尔随着他的母亲从澳大利亚回国暂居,和妹妹一起住在公园路24号。阿代尔活在上流社会,没有仇敌,也没有恶习。性格温和而内向,社交圈很小。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牌,是三家纸牌俱乐部的会员。
据调查,遇害当晚,他在俱乐部打牌。同玩的牌友有默里先生、哈迪先生和莫兰上校。据牌友说,每个人的手气都差不多,阿代尔只输了五英镑,这点小钱根本不算什么。他们还提到,几周前,阿代尔跟莫兰上校搭档,一口气赢了四百二十英镑之多。可以说,阿代尔没有与任何人有过矛盾纠纷,到底是谁要杀死他呢?案件登上报纸,立即引起伦敦全城轰动,上流社会一片哗然。
这一天,华生走在出诊回来的路上,心里琢磨着这桩闹得沸沸扬扬的谋杀案。他读过死因调查报告,尝试用福尔摩斯的推理演绎法去解谜,却始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华生的心情有点失落,心想如果福尔摩斯还在的话,这件奇案一定能吸引到他,只要他一出马,必能助警方一臂之力。
可惜,友人不在了。想到这人,华生心情就很失落,为了强打起精神,他决定去案发现场碰碰运气,看能否找到突破口。穿过海德公园,来到公园路和牛津街的交叉口,人行道上站了一群看热闹的,仰头望向一扇窗户,正是华生要找的房子。有个又高又瘦的男子正在讲解他的看法,旁边围了一圈听众,想必是个便衣侦探。
华生好奇地凑到跟前一听,感觉此人的想法简直是一派胡言,华生反感地退了出来。就在他转身要走的时候,不小心撞到身后的人,几本书掉在地上。华生一看,是一位驼背老人,华生赶紧把书捡起来,连声道歉。老人不满地咕哝了几句,掉头走了。
华生对公园路24号进行一番查探,房子和街道用栅栏隔开,很容易就能翻进花园。但想要翻窗进入屋内是完全不可能的,房子外墙没有水管或其他可以借力的东西,很难爬上去。没有任何收获,华生只好沿原路返回肯辛顿的诊所。
-
- 2.惊喜的造访
- 3.空屋探险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工藤新二,侦探小说爱好者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在莱辛巴赫瀑布与宿敌决战之后,全伦敦都以为福尔摩斯已经丧生。事实上,福尔摩斯巧妙地利用了一场精心设计的假死逃脱了莫里亚蒂团伙的威胁,并隐姓埋名,暗中观察伦敦的犯罪动态,准备重出江湖。恰逢此时发生公园路谜案,福尔摩斯故意设下陷阱,等待仇敌自投罗网,以他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