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一个武神的诞生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XX。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听到这句诗,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我今天要讲述的人物了。没错,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继光。此处应该有鲜花掌声。
就算是不熟悉历史的朋友们,也都一定都听说过“戚家军”的威名。毕竟放眼五千年中华史,能用将领姓氏命名的军队,还被后人津津乐道、无限赞叹的,除了戚家军,大概也就是岳飞的岳家军了。
别的不说,就说今天去江浙福建沿海一带旅游,不少景区还能看到这位戚大将军的雕像,身披铠甲,手持利刃,横刀立马,那叫一个标准的武将形象。在网络上,戚继光更是当之无愧的“武神”。网友们都知道,少年时期的戚继光便在军事上崭露头角,每每率领家乡子弟兵前往蓟州戍边,成绩不俗,众人交口称赞。特别是嘉靖二十八年的庚戌之变中,戚继光主动请缨,担任京师九门的总旗牌官,为大明朝续上了一口气。当时的兵科给事中王德评价他,“青年而资性敏慧,壮志而骑射优长”,总之就是,这个小伙子虽然年纪小,但是很聪明,骑马射箭也是一顶一的好,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
当然最难能可贵的是,大明朝都被蒙古人欺负到脸上了,也找不出一个可用的人,所以兵部的大佬们一捡到戚继光这么个宝贝,就赶忙把他捧上天,颠儿颠儿地跑去告诉嘉靖皇帝:咱们大明朝还有希望,咱兵部不是不尽心办事,您看,这不有个戚继光吗?
被推上神坛的戚继光,倒也没有辜负兵部一众大佬的期望,回到家乡便开始整顿山东的海防事业,短短几年便取得成效。此后戚继光更是负责了整个东南地区的海防事业,后人评价他说“时以三十年初为名臣,多有不可,聊可居次。惟有戚神武东南,名副其实。”
戚继光在东南整顿边防,同僚谭纶称他“自东南用兵以来,军威未有如此之震,军功未有如此之奇者”。整个东南沿海,都流传着戚继光的威名。
除了海战,戚继光在陆战上也颇有建树,数次协助李成梁击退蒙古大军,整顿北境边防,明末郭应响称他,“水陆步骑无施不宜,奇正虚实变化莫测”,《明史》总编张廷玉说他“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
这么多的荣誉称号,这么多的光辉战绩,从东南沿海到漠北草原,从水军海防,到陆军边防,步兵骑兵,南征北战,戚大将军可谓是无一不精,无一不威名赫赫,翻遍中华史书,的确是罕见的武神一个。
但是,一个武神尊号,又岂能概括咱戚大将军的一生!和大多数只会行军布阵的武将不同,戚继光骨子里还是一个精通管理学的超级人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个把人力资源管理这门学问修到满级的人才管理大师。
为什么这么说呢?试想想,在古代,战争这门艺术是要经过血与火的淬炼,才能逐渐掌握的。别的不说,就说战斗的形式,游牧民族擅长马战,渔猎民族擅长山林战,农耕民族擅长步战,战争形式不同,需要的能力自然也不同,有人擅长进攻,有人擅长防守。可戚继光呢,前面咱们说了,什么海战、陆战,什么步兵骑兵,什么进攻、防守,没有他玩不转的。那他怎么就这么牛呢?怎么啥都会呢?除了军事天赋,就是他强大的管理能力,所以才能在不同情况下指挥士兵做出不同的反应。
本期节目,良辰我就带领大家见识一下戚大将军的另一面:超级管理学大师。
-
- 2.神兵天降,我是人才管理大师
- 3.官场老手,我是向上管理大师
- 4.游戏花丛,我是时间管理大师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王禹,吉林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说到如雷贯耳、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继光,想必大多数人都是一脸崇拜。毕竟这样一个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还没有什么明显黑料的大英雄,放眼历史长河也是不多见的。
但戚继光并非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角色,他还是一个智商情商双双在线、成就非凡的管理学大师。本期节目,XX将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