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匈奴帝国的皇子乱斗,嗜血者刘聪杀出重围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
上回咱们说到,匈奴大汉野蛮生长,灭晋狠人整装上场;神都洛阳近在眼前,刘渊崩阻路在何方?
其实刘渊病倒那会儿,就已经感到时日无多,于是老爷子吊着最后一口气,做出了一系列身后事的安排。他老人家觉着,自家这总坛还创业未半呢,王弥这种地方大区负责人就已经迈开六亲不认的步伐,在洛阳攻城战说走就走!可见这外人实在信不过,核心权力还得自家人把着啊!
于是刘渊一挥手,政权和兵权统统交给自己老刘家的子弟,大家伙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一起拱卫继任皇帝,也就是他的大儿子刘和。可惜啊,老刘倒下后没多久,这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美好愿景就碎了一地。他这帮从小跟着在洛阳学习大晋先进文化的子孙后代,迫不及待地接过了我晋的光荣传统:内斗。
捅爆马蜂窝的呢,要数刘渊的好大儿兼接班人,刘和。这个刘和接班之前是颇有些明君气象的,端得是“雄毅美姿仪”,高大威猛的帅哥一枚。同时还是汉文化学得倍儿棒的学霸,对诗经、易经和春秋这些儒家经典相当精通。
可自打这小子当上太子以来,那股子刻薄寡恩的劲儿就冒了出来,整天猜忌部下,看谁都像反动派。没办法,他那些个掌握兵权的兄弟实在太碍眼了,尤其是那个身上挂满军功章的四弟刘聪,实在让他寝食难安,搁龙椅上都如坐针毡。
如今当上皇帝,刘和身边一众心腹就说了:“哎呀,先帝他老人家糊涂啊,竟然让一帮亲王掌管兵权。最可恶的就是那个刘聪,在京师附近驻扎了十万重兵,您屁股下这宝座哪能坐得安稳呢?”这话说到刘和心坎里了,那可咋办呢?简单!把他们送去见先帝,让老爹再教教他们安分守己。
就这样,刘渊死后三天不到,棺材还搁宫里摆着呢,刘和就玩起了父子连连看,
订购了一批新棺材。而且刘和的行动效率相当之高,立刻就砍死了掌握宫廷禁军的两位亲王。可这还没完,皇帝的爪牙们挥舞血迹未干的马刀,马不停蹄地杀向城外,那里驻扎着他们的头号目标:大司马刘聪。
可刘聪是谁?久经沙场的匈奴猛将,杀人如麻的当代人屠!刘和的斩首行动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小孩过家家。不等刘和的兵马过来,刘聪的部队已经风驰电掣地杀向了皇宫,一路势如破竹。咱们的皇帝陛下瑟瑟发抖、东躲西藏,可刘聪跟抓鸡崽似的,把明晃晃的大刀悬到了他脑门上。即位不过七天的刘和,皇帝体验卡就此到期,同时也就这么惨兮兮地追随老爹刘渊而去。
好了,不懂事的皇帝已经找他爹做检讨去了,那么匈奴汉的龙椅谁来坐呢?还能是谁呐?肯定是你战场上的super star、清君侧的盖世英雄,刘聪同志呗!可刘聪也不愧是经史皆通的汉语言学霸,把华夏文化学得那叫一个地道啊。面对文武百官的盛情邀请,他谦逊的表示咱这水平有限,根脚尚浅,哪配当皇帝呐?我看北海王刘乂不错,人是太后所生,根正苗红的嫡子,让他当吧!
北海王刘乂一听腿都软了,痛哭流涕地表示哥你别开玩笑了,我还是未成年,哪能干这差事呐?其他大臣也跟着哭得稀里哗啦:“谁能比我聪哥好,您不领导谁领导?”气氛烘托到这了,刘聪才思虑再三,唉声叹气,痛苦地表示行吧行吧!这皇帝我暂且当一当!不过咱可说好了,这位置我是给北海王看着的,等刘乂长大了我肯定得还给他!
您瞧瞧,这汉文化学得,简直是出神入化、深入骨髓了!地底下的司马昭和司马攸听了都得直呼内行。就这样,刘聪登基即位,改年号光兴。讽刺的是,咱们这位勉为其难登上皇位的皇帝陛下,有天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个亲哥哥,刘恭。自己跳过他继承了皇位,这叫“越次而立”,程序上有点问题。那咋办呢?简单!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刘聪的刺客趁着刘恭熟睡,结果了他的性命,哪怕这是个几乎毫无政治资本的无辜看客,哪怕这是刘聪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好了,匈奴版的皇子大乱斗暂且告一段落,匈奴汉成功迎来了一个更残暴的领袖,西晋也等来了一个更嗜血的敌人。在料理完老爹留下的几个儿子后,刘聪也该开始料理老爹留下的事业了,即位后三个月,刘聪再度纠集重兵,挥师攻打洛阳。
这是一次志在必得的战争,匈奴汉的全明星阵容倾巢出动,刘聪的儿子河内王刘粲、刘渊的义子龙骧大将军刘曜、征东大将军王弥、镇东大将军石勒如洪水猛兽般向洛阳涌去,他们要将洛阳四周的屏障统统摧毁,让这座天下第一城成为一座孤岛,再慢慢将其瓜分蚕食。早已摇摇欲坠的洛阳城,又该如何应对这场更加凶险的兵戈之灾呢?
-
- 2.司马越的丑陋私心,洛阳城的彻底空虚
- 3.从杂胡奴隶到勋贵收割机,石勒走了多少路?
- 4.石勒的宿命复仇,西晋勋贵的集体团灭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良超,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三国之后,两晋纷纷扰扰,150年的时间里,司马家族从北到南,四分五裂,匈奴鲜卑相继南下,比三国更乱的乱世来临。这中间既有祖逖石勒沙场浴血,也不乏陶潜嵇康这样的风流名士。他们是民族大融合的缔造者,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
这是鲜血与铁蹄铸就的乱世,也是中华民族初步成型的时代,是儒释道三教争锋的乱纪元,也是中华文化璀璨夺目的恒纪元。
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回到两晋时代,感受魏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