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滚雪球型金融衍生品,居然让人血本无归!
-
从晚清到大萧条再到妖镍事件,这么多期,咱们要终于讲到2024年了!大家激动吗?不激动,一点也不激动。为啥?咱们这个系列讲的是股灾啊,如果有可能,真希望咱们这个系列讲到一半就没素材讲不下去了,真希望2000年以后,咱们就没有什么素材可以讲了。但可惜啊,天总是不随人愿。
自打咱这个节目开讲以来,每过几个月就发现,哟吼,策划案过时了,得多加个节目。又过了几个月,哟吼,又得再加一个。这不,2024年春节期间,咱们系列又喜提了一个新故事,我又得加个班。怎么了呢?各位且往下听。
2023年和2024年的A股市场,大家都知道的,遍地飘绿、众生皆苦。但是,你的绿、我的绿,好像不一样。有的是本金腰斩,有的却是本息全无——没错,说的就是你,2024年1月爆仓的雪球。
2024年1月中旬,一张微信聊天截图在网络上爆红了,图片里,一名金融从业者说:“汤总,您参与的2022年1月13日中证500指数雪球存续期为24个月……因该合约保证金率为25%,期末价低于期初价25%以上,括号,跌幅为-26.83%,故您此次投资的200万本金和票息皆无。结算通知书待收到后发送,请知悉。”
消息发出后,无人应答。直到13分钟以后,汤总“淡定”地回了一个字:“嗯”。
听到本息全部归零的消息,正常人的反应是什么?不敢相信,破口大骂,追问怎么才能挽损。但微信的另一头,手里200万灰飞烟灭的投资人却只回了一个嗯字。简简单单一个字,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怎能不教人心疼?
一时间,“淡定汤总”刷屏,不少人为他打抱不平,居然让咱们的好好先生汤总血本无归,这雪球到底是什么来路?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雪球,我知道啊,不就是一个投资论坛嘛,我之前还在上头看过不少股票分析呢,咋的,原来都是纸上谈兵,一到实战就不行了?哎,您搞错了,原来,此雪球非彼雪球。
彼雪球,是个平台、是个公司。而让人亏钱的这个雪球,是一类期权结构的统称,全名叫“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本质上还是一类金融衍生品。
雪球由券商发行,存续期在一两年左右,它的回报跟股票或者指数相挂钩,券商一般都会选择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它有一个自动敲入敲出的规定,具体怎么操作呢?咱们用具体的数字举个例子。
假设标的dì指数一开始是5000点,而你买了“80-105”的雪球产品。那么,敲入线,则是5000点乘以80%,也就是4000点。敲出线就是5000点乘以105%,也就是5250点。根据大盘指数和这两条线之间的关系,你未来的收益就会有四类情况。
第一类,如果大盘一直不温不火,在4000到5250点之间。那么,就等产品到期,按照约定的票息结算。投资者就当自己买了个定期的债券。而且,还是高利率的债券。
第二类,如果大盘涨势喜人,超过了5250点这个敲出线。那么,产品自动敲出,合约提前结束,按照实际持有时间来结算票息。
第三类,如果大盘波动较大,一度跌到了4000点这个敲入线,您不用太害怕。只要在到期日,大盘指数高于一开始5000点,那您的投资照样保本,没有问题。
只有第四类情况,大盘不但跌到了4000点,而且一直等到期都还没涨回原来的5000点,投资者才会亏损。没错,这是唯一一种会导致亏损的情况,具体亏损多少,得看结算日的指数有多低。
听完这个描述,您觉得雪球这个产品怎么样?是不是还挺安全的?四种情况,只有最后一种可能会产生亏损,其他三种情况,不说赚很多钱,但都是保本的。这年头,这A股,能保本就已经是赚钱了啊!
在最好的情况下,市场一直横盘,或者是温和上涨。这时,雪球产品的标的指数,大概率会在敲入价和敲出价之间波动,最后像债券一样,到期还本付息。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投资时间越来越长,投资者的回报也跟着越来越高,像滚雪球一样。所以,它才叫做雪球产品。
而最差的第四种情况,唯一能让人亏钱的第四种情况,想想就觉得概率很低。大盘不但要跌20%,还得要涨不回去。就算运气不好,真的落到了亏损的境地,那亏损额也不一定真的大到哪儿去。因为亏损的部分,不过是期末点数和期初点数之间的差额。
咱们这么一分析,感觉雪球好像还是有点安全的噢?而且,它的收益和亏损结构,决定了亏损的比例是有一定限制的,很难血本无归。那么,网传的“淡定汤总”截图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又是因为啥呢?
-
- 2.行业高峰加杠杆入场,亏傻眼了吧?
- 3.雪球爆仓收割了谁?就连208也不能幸免
- 4.2022年集中敲入:人类从不会吸取教训
- 5.敲入之后:投资人怎么办,产品又何去何从?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LXJ,北京大学财政学学士、税务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当你盯着大盘个股红红绿绿的数字和图线时,你可曾想过,今天你因它而产生的喜、怒、哀、乐,早在百年前就已经被前人上演过千万遍?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总是金融时事,却对金融投资史上的大事件却不甚熟悉。但不读史,如何能保证自己不重蹈前人的覆辙?
本系列从清末的数次股灾,到惊心动魄的美国大萧条,从臭名昭著的安然造假,到散户大战华尔街……让我们以史为鉴,更好地懂得金融、学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