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野蛮生长的刘汉,孤勇北上的刘琨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
上回咱们说到,五胡入华乱世序章,西晋无道民心尽丧。匈奴刘渊趁乱起兵,再造大汉胡人担纲!
自打八王之乱以来,我晋的荒唐事就是一桩接一桩。一个匈奴大单于摇身一变,成了当代汉王。一帮杂胡攒的小作坊借壳上市,号称新版大汉。更荒唐的是,这么个冒牌货,竟然在司马家王爷的眼皮子底下站稳了脚,一路野蛮生长、股价飘红。
从公元304年扯起大汉的虎皮大旗开始,刘渊的队伍规模就开始迅速膨胀,加上“复兴汉室”的思想纲领的加持,军队战斗力也是一路飙升。当时并州刺史司马腾听说那个匈奴老贼记吃不记打,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称王称霸,冷笑一声:又是这帮杂碎!不用请鲜卑大哥出马,咱大晋神兵一到,立马给他一锅端!
可没想到啊,上一回合还不堪一击的匈奴军团,突然就彪悍得无以复加。司马腾手下的汉人士兵,被这帮怒气满满的杂胡兄弟打得哭爹喊娘,司马腾本人更是被吓得直接撒腿就跑,连根据地并州都不敢待了。取得开门红的刘渊,瞅准机会,在并州攻城略地,扩大地盘。刘汉政权的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
除了火力日益凶猛的枪杆子,刘渊还展现出了他出神入化的统战能力。咱知道,当时汉人地方官的民族歧视情况相当严重,对这个胡人当家做主的反动集团一直是深恶痛绝。所以刘渊团队在攻打介休县的时候,当地县令宁死不降,就连县令老婆也硬刚,对着攻城的匈奴将领破口大骂,说你个外地蛮子,赶紧把我杀了!
匈奴大将一股子邪火直蹿脑门,拔刀就把这对苦命鸳鸯送上了西天。这事儿传到刘渊耳朵里,二话不说,立刻对这个匈奴子弟兵翻脸不认人,贬官四级,并眼含热泪地厚葬了这对县令夫妇。这手操作,直接感动了并州当地的汉人百姓,一个个老刘这个蛮族分子好感大增。渐渐地,这个新生政权招牌上的“大汉”二字,也变得越来越有说服力了。
凭借杂胡猛男的彪悍武力,外加胡汉命运共同体的先进理念,这个冒牌大汉在并州疯狂发育、茁壮成长。说起来,当时的天下形势好像也有意要成全咱这位匈奴英雄,您看哈,西晋恰到好处地乱成了一锅粥:成都王、东海王、河间王这仨恶棍在中原大地狗咬狗,闹得全国各地但凡手里有兵的,都想趁乱造个反玩玩。整个西晋朝廷拆了东墙补西墙,压根没空搭理刘渊,可不就给了他相当宽松的发育环境吗?
只有那个司马腾,做梦都想把刘渊碎尸万段。不过,他一连吃了几个败仗后,明白苦了,凭自家军队根本干不过这伙杂胡,他依赖的鲜卑特种兵又迟迟不来搭把手。无可奈何之下,他本人也被调去了外地,遗憾告别了他的老对手刘渊。
全天下都没人搭理自己了!刘渊感到这感觉好得不要不要的,如此一来,整个并州岂不就是我大汉的囊中之物了?这可是并州啊!今天的山西大地,古代的三晋要津,北境胡人涌入中原的咽喉要道,通往两大都会长安洛阳的交通枢纽,绝对是乱世中的兵家必争之地、帝业奠基之所。
然而,哪怕一切客观条件似乎都已具备,刘渊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因为一个人来了,他接替司马腾成为新一任的并州刺史。这人是谁呢?就是传说中闻鸡起舞的卷王,刘琨。
那位说,闻鸡起舞不是祖逖吗?怎么改名了?在此请允许我打一波广告,速速打开《历史人物B面》之祖逖篇,是时候补一补历史课啦。
刘琨,字越石,来自名门望族中山刘氏,属于正儿八经的的汉皇后裔,不是刘渊这种山寨货。但这位天潢贵胄跟咱想象中可能不大一样,这位大哥在踏上北上并州、狙击刘渊的传奇征途之前呢,没啥耀眼光芒,就一普通大晋贵族公子哥。
众所周知,我晋贵族圈是一个巨大的卡颜局,刘琨就是里边的颜值扛把子。怎么说呢,据说这哥们儿从小的风评就是“俊朗”且“雄豪”,跟吴彦祖一样,帅成了形容词。后来东晋的超级巨星桓温听人说自己长得像刘琨,高兴得冒泡。当场精心打扮一番,就问人家“我真有刘天王内味儿吗”?对方仔细看了又看,幽幽地表示:哎,抱歉啊,之前看走眼了,跟刘琨大人相比,您脸太瘦、眼太小、胡子太黄、个子太矮、声音太娘……这人还要追加差评,桓温一把打断,郁闷得直接回屋表演葛优瘫,接下来几天,见人都噘着个嘴。这说明啥,说明咱琨琨那颜值、那气质,绝对是我晋顶流。
可惜,咱这位盛世美颜的公子哥呢,光顾着绽放美丽去了,早年并没干出什么不得了的事业。整天就和那帮贵族子弟混圈子,跟在当时的头号权贵贾谧屁股后边当小跟班。后来贾南风垮台,贾公子跟着掉了脑袋,刘琨这才正儿八经地进了职场。
可在职场生涯中,这小子虽然留下了闻鸡起舞的卷王传说,啥啥都没干成。难道是长得好看的人就是个绣花枕头?哎,没办法,他一入职就碰上了司马家王爷大乱斗的狗血桥段,所以他的职业生涯,不是在跳槽就是在跳槽的路上,今天办入职,明天办离职,今天跟着这个王爷混,明天跟着那个王爷,工资没见涨,就是离职赔偿多。
说起来,打工人小刘真是老板杀手。八王之乱期间,他是跟谁谁倒霉:跟司马伦,伦老爷被群殴致死;跟司马囧,阿囧被做成烧烤。小刘就这么在换老板、克老板、接着换老板的死循环中蹉跎着岁月。
直到公元306年,刘琨迎来了他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八王之乱的丑剧宣告结束,跳槽大户小刘很识时务地跳到了胜利者司马越一方;同时,打完内战的司马越震惊地发现,并州已经群魔乱舞、危若累卵,刘渊老贼几乎已经把那变成了匈奴民族自治区。
这可如何是好?不管不顾?有失我大晋威仪!派兵剿匪?咱刚打完内战,没这个能力侬晓得伐!算了算了,象征性地派个倒霉蛋去料理并州这笔烂账吧!
您应该已经猜到了,这个倒霉蛋,就是刘琨。
-
- 2.西晋的回光返照,王朝掘墓人的风云际会
- 3.登基称帝的匈奴王,危在旦夕的洛阳城
- 4.洛阳攻防战悍然打响,大帝刘渊中道崩阻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良超,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三国之后,两晋纷纷扰扰,150年的时间里,司马家族从北到南,四分五裂,匈奴鲜卑相继南下,比三国更乱的乱世来临。这中间既有祖逖石勒沙场浴血,也不乏陶潜嵇康这样的风流名士。他们是民族大融合的缔造者,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
这是鲜血与铁蹄铸就的乱世,也是中华民族初步成型的时代,是儒释道三教争锋的乱纪元,也是中华文化璀璨夺目的恒纪元。
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回到两晋时代,感受魏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