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朝中有人好做官,贪财好色我都沾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XX。
今天咱们要讲的人物,对熟悉明朝那些事儿的听众朋友来说,那简直是如雷贯耳,但对那些不怎么熟悉明朝历史的,就显得有些寂寂无名了,这个人的名字叫胡宗宪。想必这时候看过《大明王朝1566》的朋友要咆哮了:大哥!胡宗宪可不是什么寂寂无名之辈,他可是大名鼎鼎,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胡部堂。
然而,电视剧毕竟只是电视剧,历史上的胡宗宪,身上最抢眼的标签,是“严党”。什么是严党呢,说白了就是跟在明朝最大的权臣、奸臣严嵩屁股后面摇旗呐喊的,那能有什么好东西?
要说这胡宗宪啊,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明史记载他“多权术、喜功名”,对上巴结领导,投其所好,对下贪财好色,欺压百姓,说他为了讨好严嵩父子,“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每年都要给严嵩父子上贡一些好吃的好玩的,钱和美女更是不计其数。
史书怎么说来着?说他为了敛财,创造性地“创编提均徭之法,加赋额外,民为困敝,而所侵官帑、敛富人财物亦不赀”。就是说胡宗宪不仅向百姓增派额外的赋税,导致百姓民不聊生,还侵占公款,专门吃大户,把当地的富户都给搜刮了一遍。因此,胡宗宪喜提“总督银山”的雅号。
贪财向来和好色脱不了关系。据那本大名鼎鼎的《万历野获编》记载,“宗宪在江南亦恣情妓乐,自负嫪毐之器,至拥诸倡女,与幕客宣淫于制府”。说这个胡宗宪,自比先秦时期的嫪毐,某方面能力特别突出,经常带着一帮娼妓,在总督府大白天的疯狂happy。
堂堂总督府,竟然被胡宗宪搞得乌烟瘴气,和青楼一般,实在让人无语。如此肆意妄为,那必然是招来非议,明朝的言官岂会放过他?果然,一封又一封的弹劾折子递了上去。
然后呢?然后就是嘉靖皇帝一道指令:胡宗宪无罪,放他归乡。嘉靖那么腹黑又暴躁的皇帝,怎么就如此大度了呢?原因无他,因为胡宗宪早早就做足了功课,人家可是26岁就中了进士进了官场,对明朝官场那一套早有钻研,他太了解了,人在官场飘,哪能不挨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不是和同事搞好关系,而是搞好和直系领导的关系以及最大领导的关系。所以,除了严嵩,早早搞定嘉靖皇帝更重要。
跟领导怎么搞好关系呢?首先工作要做得好,其次个人感情也要表达得好,比如解决领导一些燃眉之急,比如满足领导一些个人小癖好。嘉靖皇帝我们知道的,别的爱好不明显,修仙问道,寻求长生不老,爱得专业爱得深沉。胡宗宪在地方上,时不时就搞点灵芝、白龟、白鹿什么的祥瑞,甚至一些秘术,悄咪咪地快递到了宫中。这么一来,嘉靖左手握着弹劾胡宗宪的折子,右手握着胡宗宪孝敬的稀罕玩意儿,你说他怎么舍得生气怎么舍得把他开除嘛。
不过良辰我也有疑问,要说溜须拍马,那是明朝官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配置了,难道胡宗宪就凭这个就能一骑绝尘平步青云,还得到了嘉靖帝的信任呢,还登上总督的高位吗?
事实上,咱们这位胡大人,虽然为人贪财又好色,为官溜须又拍马,但是业务能力,那可是顶流中的顶流,在严嵩时代的一众官员里,绝对是拔尖儿的存在。
-
- 2.胆大心细是我的代名词
- 3.被人遗忘的抗倭英雄
- 4.好官?坏官?留待后人评说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王禹,吉林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大明王朝1566》中的胡宗宪是正邪难分的胡部堂,民间说中的胡宗宪,是严嵩的狗腿子,是大奸臣,然而在历史的另一面,这位大奸臣却也是抗倭英雄,是官场老手,好官和坏官并不足以概括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