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一国之君智力有问题?
-
西晋时期的某一天,洛阳城的皇宫,巍峨壮观的太极殿,斑驳褪色的红漆栏杆,白墙上有着烟熏的黑色。大殿看起来年久失修,颇有几分衰败,汉白玉修砌的台阶,缝隙里竟然蹿出了一丛一丛绿色青苔。这个巨大的、代表着西晋王朝权力中心的宫殿,就跟这个国家一样,一天天地走向破败和腐烂。
此时这个逐渐腐烂的帝国的主人,正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皇帝身穿华服,端坐于龙椅之上,朝臣们正急切地向他报告民间的情况:百姓们都已经吃不上饭了,很多人就要饿死了,您快想想办法吧?
原来,由于战争频仍,加上天灾不断,田地里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很多老百姓挖草根,吃树皮,最后实在没什么可以塞肚子了,饥民们竟然不惜易子而食,惨绝人寰啊。
司马衷听到如此惨状,惊诧万分,沉思良久,从嘴巴里挤出了一句话:“何不食肉糜?”老百姓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此言一出,众人都沉默了,你说皇帝体恤民情吧,他确实还知道心疼百姓,甚至认为老百姓应该拥有和他一样的食物。可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让他们吃肉粥,这不是纯拿人家开玩笑吗?
因为这句千古流传的名言,司马衷成了一个著名的傻瓜,一个不识民间疾苦的白痴皇帝,恶评如潮,被骂了一千七八百年。可他真的是什么都不懂的纯傻子吗?这个傻子又是如何当上皇帝的?一切还得从他爹——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说起。
虽然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但司马炎并非雄才大略的帝王,甚至可以说,司马炎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位。尽管在继位初期,司马炎也有过励精图治,开创了所谓的“太康盛世”。但司马炎“好善而不择人,苟安而无远虑”,缺乏识人眼光,目光又短浅,导致犯下了许多严重失误。比如他大肆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伏笔;比如他忠奸不分,放着忠臣良将不用,却信任贾充这样的奸佞;比如他过于宽仁,纵容权贵;比如他晚年沉溺于享乐,荒淫无度。
但最要命的是,司马炎选择了傻儿子司马衷当接班人,还为他找了一个聪明、霸道有野心的媳妇贾南风,这导致西晋在建国半个世纪后就宣告灭亡。可是,司马炎为什么非要选个傻儿子当太子呢?是不是他也是个傻子?或者他没有别的儿子,只有这一个傻儿子可以选呢?
统统都不是。司马炎的智商和情商都很正常,精力更是非常旺盛,后宫佳丽三千都不止,差不多有几千上万人。这让司马炎产生了选择困难症,于是他每天坐着羊拉的车在后宫里转,羊停在哪个屋门口,他就进哪个屋去临幸妃子。
司马炎辛勤耕耘,所以也很高产,共有26个儿子和10个女儿。他的儿子里不乏聪明人和野心家,总之智商都在线,除了这个司马衷。可有什么办法呢,偏偏这个脑子不大对头的司马衷,从血缘和法统上都是最最正牌的太子人选,因为他是司马炎和皇后生的,嫡子,又偏偏更正牌的嫡长子早早就挂了。
都说司马衷的智商有问题,但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可惜古代没有智商测试题,没办法给他算。但从司马衷的一些日常言论来看,基本可以肯定,他没有办法独自承担国家机器的运转,他做不好皇帝。
比如有一年夏天,还是太子的司马衷在宫里的后花园散步。后花园中,曲径通幽,栽满了各色花卉,假山怪石嶙峋,流水潺潺作响,这样的皇家园林少了点气势,却也有几分雅致。但司马衷无心欣赏美景,因为他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草丛中传来的蛤蟆叫声上。接下来,司马衷便问了侍从们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这些蛤蟆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
司马衷是太子,他可以随便提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但可就苦了周围人,因为这些问题往往太傻太天真,让人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需要他们发动头脑风暴。最后侍从贾胤抢答道:“在公家地盘叫的,就属于朝廷;在私人地头叫的,就属于私人。”
司马衷点点头:“如果是公家的蛤蟆,就应该给它们发工资。”
有这么一位智商不及格的皇帝,国家还能好得了吗?百姓的日子还能好过吗?答案是很明显的。然而作为皇帝,司马衷也是个可怜人。他的一生相当可悲,几乎没有人真正地关心他、尊重他。
-
- 2.身不由己的一生
- 3.忠臣挡刀,傻子皇帝也动容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叶开,历史作家,哲学方向学者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你印象最深刻的皇帝是谁?皇帝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中国历史上共494位皇帝,贤君明主不乏其人,但奇葩另类更不少。有的不务正业、行为荒诞,令人啼笑皆非,有的残暴至极、罔顾伦常,遭人唾弃。他们的人生,不是贤明或者昏庸所能概括,这些奇葩故事一定会颠覆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