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大卫·格雷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占领华尔街”主要参与者,先后任耶鲁大学副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出版有《债:5000年债务史》。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Tracy,金融学和管理学的教育背景,热爱读书持续思考的独立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网络上,一边是大量人群失业、找工作困难,另一边是不少人辞了白领工作,去做体力活,要么上山种地,做这种硬核体力活,要么学做木工,陶瓷匠,面包师之类的工作。按理说,经济大环境不好,折腾的人应该少啊,这些人怎么还非得扔掉不错的饭碗,毅然决然裸辞,做很多人眼中没有以前体面,没有以前收入高的体力活呢?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无意义的工作”这个概念,指出许多所谓的白领工作既不创造价值,又耗费精神。尽管这些工作能带来一定的收入,但它们却让人感到不快乐,长期被这种无意义的工作消磨,最终选择辞职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作者不仅提出了这一概念,还详细分析了这种现象对个人的具体影响,探讨了无意义工作的社会背景和未来趋势,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现在和未来的职业选择。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但是因为贪婪,因为某种必须一刻不停高效工作的蜜蜂综合征,我们依然埋头苦干,为他人赢取收益,而忽视了自己内心的抱负,只因这些抱负挣不了钱。
如果有人每天醒来后,不愿投入自律高效的工作中,那他就不配拥有好生活:这种道德理念正好为统治阶级所利用。
大型机构中,上级的重要性几乎永远是跟他手下干活的人数挂钩的。这反过来更刺激了组织阶梯中处于上位的那些人不断扩充自己的队伍,至于招来的下属具体做什么,则完全是以后再考虑的事情了。
倘若世界上大部分可支配的财富掌握在1%的人手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市场”反映的不过是这1%的人的喜好,而不是其他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