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诸葛诞,意料之外的叛乱者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
上回咱们说到,毌Guàn丘俭淮南起兵折戟,司马师惨遭夜袭暴毙。现如今朝廷大权归谁?司马昭时来运转摘去!
可这司马昭是一玩弄权术的愣头青,一上台就得意洋洋地明牌,踩着风火轮抢班夺权,结果您猜怎么着?咱这位权臣练习生,才上台两年半,就成功逼反了一个几乎不可能谋反的人物,谁呢?镇东将军诸葛诞。
这个诸葛诞呢,之前也出场过,跑了几回龙套。他是咱敬爱的孔明丞相的同族兄弟,出身琅琊诸葛氏。历史上,琅琊诸葛氏很有风投意识,在魏蜀吴三国里多头下注——像诸葛亮,跟刘备钻进了蜀汉的山旮旯;而丞相他哥诸葛瑾,投奔了江东孙吴战队;而丞相的远房表弟,就是这个诸葛诞,则跟了曹魏阵营。听起来这诸葛一族像个八爪鱼,爪子伸得到处都是。当时人说这叫“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咳咳,咱诞总就是里边那条曹魏的狗。
但这家伙不是忠犬八公,而是条到处摇尾巴吐舌头的海王金毛。诸葛诞过去是曹爽夏侯玄的跟班,但同时又很鸡贼地把女儿嫁给了司马师的弟弟司马伷,和司马家族结成了儿女亲家。
高平陵政变后,司马家族一手遮天,诸葛诞是果断打不过就加入,把自己栓到了司马家门前。后来毌Guàn丘俭策划干司马师的时候,曾试图拉诸葛诞入伙,跟他谈国家大义,聊曹家恩情,不料诸葛诞一刀斩了来使,反手一个举报,给司马家纳了投名状。后来平定毌丘俭叛乱,诞总更是亲自带头冲锋,第一个杀进敌方大本营寿春。
所以战后论功行赏,司马家放心地把淮南这个反动集团大本营交给了诸葛诞,由他任镇东大将军,坐断东南饮淮水,态度坚决面朝北。
那怪事来了,这么一个识时务的俊杰,这么一个对司马家忠心耿耿的,眼瞅这江山马上就改姓司马了,咋会想不开去造反呢?没法子,司马昭篡魏进度条拖得实在太猛,让这条嗅觉灵敏的金毛闻到了危险的味道。
对诸葛诞来说,你司马昭一上台就咄咄逼人,铲除异己,火急火燎,独揽大权。摆明了不是个会分猪肉的主,如今能拦路的就剩下我们手握重兵、坐镇边关的军头,接下来要挨整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我诸葛诞摸爬滚打、闪转腾挪了一辈子,才有了现在的功成名就、兵权在握,决不允许一个侥幸上位的小瘪三夺走这一切。所以他坐镇淮南之后,立刻开始在当地大把撒钱,笼络人心,甚至培养了几千个死士。不仅如此,他还要求朝廷给淮南增兵十万,说是要备战下个赛季跟吴国作战,其实目的无非是增加筹码,拥兵自重,让司马昭不敢对自己下手。
然而司马昭是何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淳朴大男孩?偏要在太岁头上动土,老虎臀上打鼓,派了亲信贾充前往淮南,大大咧咧地把超级敏感话题甩到诸葛诞脸上:“洛阳的那些个名流世家,最近都在说,皇上该把皇位禅让给司马大将军,您老怎么看呐?”
诸葛诞还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你小子好歹装一下吧?!既然你都光着身子了,我也没必要给你留脸。他鼻子一哼,语带讥讽地问贾充:“我记得你爹当年,可是亲自护送太祖皇帝的灵柩返回邺城,压住了那些个妄图造反的宵小,我怎么看着你和你爹一点都不像啊?该不会……”
接着,诸葛诞神色一凛,语气凌厉:“要是洛阳出了什么变故,我肯定是要像你爹一样,拼死保卫的!”
贾充被怼得无话可说,立刻回去把诸葛诞的反动言论汇报给了司马昭。司马昭心想淮南这水土还真邪门,好端端一条走狗,跑到那儿就成大魏孤忠了?但此时司马昭还不能和诸葛诞撕破脸皮,只能想办法把他拽回朝廷,放到自己眼皮子底下拴着。于是司马昭往淮南扔出糖衣炮弹:下旨把诸葛诞封为司空,调回洛阳。三公的位置都给你了,你个老东西再不回来,那就是铁了心不给我面子。
诸葛诞也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狐狸了,哪里看不出来这是司马昭要缴他的械,呢,明摆着他已经在洛阳磨刀霍霍了。甘露二年五月初一,诸葛诞调集淮南官兵十多万,囤上了够吃一年的粮食,以淮南军事重镇寿春为据点,闭城自守。并且把小儿子诸葛靓送到吴国,当人质,搬救兵。
吴国那边,刚上台主政的大将军孙綝chēn 正急着冲业绩,欣然派出前不久跑路过来的文钦,率兵三万,前去支援。估计诸葛诞在寿春跟文钦相会的时候,会有一丝尴尬。毕竟去年两人还是你死我活的对手,今年又成了并肩作战的同志,多么灵活的政治立场,多么神奇的人生际遇!
面对钢铁堡垒寿春,司马昭祭出了大手笔。这年七月份,他出动了足足二十六万大军扑向寿春,而且为了看住那个不安分的小皇帝曹髦,他还逼着人家和太后御驾亲征,亲临现场,欣赏自己平定叛乱的英姿。
这注定是一场史诗级大战,三方势力博弈厮杀,五十万以上兵力投入其中,长达十个月的超长战争周期,三国时期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战争。然而,说出来您可能不信,这,其实是一场史诗级的菜鸡互啄。
-
- 2.菜鸡互啄的淮南第三叛
- 3.潜龙曹髦的忧郁
- 4.曹髦的壮烈表演,司马家的惊天丑剧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良超,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三国之后,两晋纷纷扰扰,150年的时间里,司马家族从北到南,四分五裂,匈奴鲜卑相继南下,比三国更乱的乱世来临。这中间既有祖逖石勒沙场浴血,也不乏陶潜嵇康这样的风流名士。他们是民族大融合的缔造者,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
这是鲜血与铁蹄铸就的乱世,也是中华民族初步成型的时代,是儒释道三教争锋的乱纪元,也是中华文化璀璨夺目的恒纪元。
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回到两晋时代,感受魏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