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昆阳大决战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今天我们继续来说大汉王朝第五季的故事。
上一回我们说了,王莽乱搞民族关系,导致周边各民族反叛,他出兵征讨,不仅消耗了大量物资,还让百姓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接连不断的天灾又催生了大量流民。在这种局面下,叫苦不迭的农民终于纷纷揭竿而起,其中以赤眉军、绿林军两支起义军最为强大。除此之外,沉寂已久的汉朝宗室也开始加入了混战,南阳人刘縯、刘秀兄弟率众起义,打出了复兴汉室的旗号。
一句话,当时的天下开启了乱炖模式,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中间最大的波动来自绿林军。地皇三年,公元22年,绿林山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这场瘟疫的强度远超21世纪的新冠疫情,简直要赶上埃博拉病毒,在极短的时间里,绿林好汉们就死了将近一半。为了不葬在绿林山,剩下的人被迫走出山林。其中由王凤、王匡率领的一支人马进入南阳郡境内,并与刘縯、刘秀兄弟率领的汉朝宗室起义军联手。这是个极有意义的联合:绿林军找到了更高一层的战斗目标,刘縯得到了他急缺的兵马,并很快成为绿林军中的风云人物。
在刘縯的策划下,绿林军攻占了昆阳等城市,又围攻南阳郡首府宛城,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南阳市。
别看今天南阳市的存在感不强,但在汉朝那会儿,那可是妥妥的一线城市,而且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只要占领宛城所在的南阳郡,北可攻击洛阳,向东能挺进中原腹地,向西威胁武关乃至关中,向南顺流进攻汉江、长江流域,是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地带。
有趣的是,当王莽还是汉朝大司马时,他的封地就在南阳郡的新野县,还因为政治下台,在新野住了好两年,所以他也非常清楚这一带的战略价值。为了避免南阳郡落入起义军之手,王莽开始了大规模的调兵遣将。
对于这次出征,王莽极为重视,他下令调遣各州郡的精锐将士去洛阳集合,又派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两名“三公”级别的大官作为统帅。在这咱必须说一句,新莽王朝虽然常有奇葩政策,但工作效率确实很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四十三万精锐士卒汇聚洛阳,号称百万大军。可以说,王莽集中了天下精锐,进行一次梭哈式的赌博,准备先消灭绿林,再铲平赤眉。胜就天下安宁,输就万劫不复。
王邑和王寻率军从洛阳直扑南阳郡,大军旌旗千里,连绵不绝,规模空前,《汉书》甚至表示,这是秦汉两朝规模最大、盛况最空前的一次出征。
王邑是王莽的堂兄弟,他作为最高统帅,手握大军,气焰非常嚣张,决定先拿下宛城以北的小城昆阳来练练手。有部将进言说:“昆阳虽小,但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刘縯率领贼人主力围攻宛城,我们不如直插宛城,消灭刘縯,昆阳守军自然就投降了。”王邑喝道:“你懂什么?我手握百万大军,当然是见一个城,踏平一个城,如此方能显示我军军威!等我攻下这个小县城,就要杀光里面所有的人,让将士们踏着敌人的血泊前进。前队人马唱歌,后队人马跳舞,那样才叫痛快!”
说完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凶残之语,王邑便指挥兵马,把昆阳包围得跟铁桶一样密不透风。相比之下,昆阳城里的起义军只有七八千兵马,不少人都吓尿了裤子。有起义军将领想要投降,但王邑拒绝接受,他铁了心要攻下昆阳,在尸山血海中开party。随后,王邑便指挥大军攻城。当时新莽大军攻势之猛,史书记载,城中居民去打个井水,都要举着盾牌或者木板,否则就会被城外射来的箭穿个透心凉。
眼看昆阳就要坚持不住,幸运的是,在王邑大军围城之前,刘秀就带着几个人率先突围,四处寻找援军去了。刘秀东奔西走,征集了几千援军,虽然连新莽大军的零头都不到,但刘秀是个不怕死的人,带着这几千人就去解昆阳之围。到了昆阳城下,刘秀亲自率领一千多兵马作为前锋,向新莽大军平A过去。
一千多人对四十多万,这冲锋看上去比肉包子打狗还要悲壮。然而王邑是个标准的脑残,他大概以为打仗就是黑社会街头火并,你砍我一刀、我回你一刀,谁的人多谁就赢。看到刘秀只有一千多人,王邑干脆就派几千人前去迎战,在他的概念里,我人数是你好几倍,那不妥妥的是我赢吗?
但王邑很快就惊讶地发现,他派出的几千兵马竟然被刘秀的一千多人给打垮了!刘秀趁热打铁,又率领三千精锐向新莽大军猛冲。都说吃一堑长一智,但王邑并没有自我修复的本领,看刘秀率军杀来,他拉上王寻,带着万把号人就去跟刘秀对决。出发前王邑还贴心地向其余兵马发出指令:没我的命令,你们谁都不许轻举妄动!
在王邑的意识中,他还是我人比你多几倍,那我必然就会打赢。然而刘秀根本不管敌军兵马有多少,他带兵直接扑向了王邑和王寻!
这一招完全出乎王邑的预料,他自然毫无准备,被刘秀率军一阵猛冲,立马就慌了神。混战中,王寻又被起义军当场击毙,新莽军顿时阵脚大乱。那么问题来了,其他的几十万新莽部队怎么不上来帮忙呢?嗐,王邑之前不是说了嘛,没他的命令,谁也不许动!
王寻被杀,让王邑吓破了胆,他直接丢下大军,没命地逃了。主帅一跑,新莽大军群龙无首,不战而溃。城中守军趁机杀出,与刘秀一起发起了夹攻,新莽大军兵败如山倒,士卒只顾逃命,集体践踏,尸体绵延了一百多里。王邑逃回洛阳,活下来的士卒则各自奔逃回家,起义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昆阳之战”。
-
- 2.后继无人,自己当神仙
- 3.常安城的新鲜段子
- 4.魂断渐台
- 5.王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407年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在四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奠基了中国疆域的基础,确立了汉文化的主流思想,更奠定了汉民族的根基,它让“汉”这个字,从东方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文字,乃至一种生活方式的共有名称。
自汉朝立国,一个伟大、统一而稳定的中国,屹立于东方,崛起于世界,并源源不断地向世界输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时至今日,它所开创的范式,它的经验与历史教训,依旧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
请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的声音,穿越回两千年前,走进大汉王朝的生命机体,与它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