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慢读《庄子》·外杂篇18
天运(二):黄帝的乐舞、孔子的事业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黄帝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
上一期,咱们一起读了《庄子·天运》篇的头两个寓言,听到了大巫师解释天地星辰怎么运行,也和宋国太宰一起探讨了“仁义”的不同内涵,领会了“忘却”的奥义。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走进两个更有趣、也更难懂的寓言。什么?您问这一篇还有多少寓言?别急。您可别忘了,讲故事可是庄老师最喜欢的上课方式。他把深奥的道理融入到生动的故事里,就像我们平时聊天一样自然。所以《天运》这一篇啊,由八个寓言组成,您的故事还有的听呢。
今天咱们要讲的第一个故事,发生在黄帝和北门成之间。黄帝,大家都不陌生,上古“五帝”之首,传说中战胜了蚩尤、开创了华夏文明的那位圣王嘛;北门成,则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大臣。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玫瑰色滤镜”,说的是人们回忆过去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性地忘记那些痛苦的、不愉快的事情,记住那些美好的、快乐的时刻。其实,这种滤镜何止发生在回忆自己过去的时候,就连跟自己无关的,自己压根都没经历过的,已经很远很远的过去的时代,都倾向于想象得特别美好、特别理想。
比如今天的我们,不但会通过电视啊小说啊歌曲什么的,梦回古代王朝,这个盛世那个盛世的,就连民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五六十年代的干劲十足、八九十年代的激情草莽,等等等等,大家也忍不住会十分怀念。同样的,对于战国时期的很多思想家来说,黄帝时代,就是那个有着玫瑰色滤镜的时代。他们写了很多书来描绘黄帝时代的太平盛世,歌颂黄帝的崇高德行。但说实话,其中有多少是真实的历史,谁也说不清。说白了,大家只不过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借一个壳子来装自己的理论。
咱们接下来要讲的这段对话,也是这样。故事是这样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说的是黄帝在洞庭之野,亲自排演了《咸池》之乐。
这里的“洞庭之野”,是个形容词,指的是一片开阔、广大、空旷的地方。它不是今天的洞庭湖,洞庭湖在那时候的名字是“云梦”。那这里提到的开阔的地方,“洞庭之野”是哪里呢?不知道,而且,恐怕写这个故事的庄老师也不知道。这就好比《逍遥游》里的“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是个理想化的、虚构的所在。
不过,虽然“洞庭之野”可能是虚构的,“咸池之乐”却是真实存在、如假包换的。它,是周礼规定的用于郊庙祭祀的“六舞”之一。所谓“六舞”,依次来自黄帝、尧、舜、夏禹、商汤和周武王这六代圣王。按照主流说法,从黄帝这儿流传下来的乐舞,应该是《云门大卷》。这里的《咸池》,又叫《大咸》,一般认为是尧的乐舞。
庄老师说黄帝在排演《咸池》,要不就是他记错了,要不就是战国时候存在的另一种说法。毕竟古书悠久,存在不同的记载也很正常。反正不管怎么着,《咸池》之乐,它就是礼乐文明系统中像《东方红》一样重要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黄帝亲自排演了这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他的大臣北门成却有了疑问。他跟黄帝说:“对您的音乐,‘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
北门成这句话,说的是自己听这部乐舞的感受。整部乐舞一共有三个部分,在北门成听来,第一部分让他“惧”——害怕;第二部分让他“怠”——疲惫;第三部分让他“惑”——迷茫。最后呢,甚至有些飘飘荡荡,像失去了自我一样。
沁人心脾的音乐常有,震撼人心的音乐也常有,但能让人害怕、疲惫、迷茫的,真不知是怎样的音乐。但是,北门成的感受,却在黄帝的预期之内。有这样的感受就对了!
为什么呢?接下来,黄帝用炫丽、复杂的语言描绘了音乐的效果,依次为北门成解释了产生这三种感受的原因。
-
2.绝对命令、无限变化、隐微无形
-
3.用过的“刍狗”不要捡回来
-
4.古法不可效仿,必须“应时而变”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庄子,庄氏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穿匈国,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金圣叹盛赞其为“天下第一才子书”。鲁迅先生则有云:“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然而,令人望而却步的经典,细细读来,实则很有趣:它看起来晦涩难懂、讨论的都是深奥哲理,可里面到处是精彩故事;它写作于战火纷飞的战国年代,却不教人如何努力拼搏,满本书都像在说“努力不一定会成功,躺平一定很舒服”。
其实,这部成书于超级内卷的战国年间的古书,只想心平气和告诉你:不争不抢,顺其自然,命运自有最好的安排。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庄子·齐物论》)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