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二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回家的路上病倒了,当他在街角里吐得一塌糊涂时,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从此两个人陷入了情欲的漩涡。女人总是让少年为她朗读,然后在暮霭熹微中上床,他们度过了一生中最短暂也最快乐的一个夏天。然而,女人突然失踪了。十八年后再相遇,却是在审判纳粹的法庭上……
本哈德·施林克,德国法学家、小说作家、法官。曾获德语推理小说大奖。《朗读者》无疑是他最轰动的作品,先后荣获四个重要奖项,被译成35种语言,是首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排行冠军的德语小说。据其改编的电影《生死朗读》获2009年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 多年以后,我才想起,我不光是因为她的身材才目不转睛的,吸引我的还有她的姿态和举止。她并不让人感到沉甸甸的,而是舒缓流丽,妩媚生姿,风情万种。
● 在审讯的几个礼拜里,我什么感觉都没有,我的知觉已经完全麻木。是谁给我注射了麻醉剂?麻醉不仅使我能够把汉娜看成路人,还能让我成为自己生活的局外人,冷眼旁观。
● 我在问自己,仅仅判决和惩罚少数几个人,而让我们这些第二代人继续在惊愕、耻辱和负罪当中沉默下去,难道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 她一定是彻底累垮了。她的战斗还不仅以法庭为战场。她得像以往好斗一样地去战斗;她不是要显露那些她能够做的,她是要隐藏那些她不能做的。这也是一种生活,一发起进攻就已经一撤到底,一取得胜利就早已暗藏溃败。
● 为了维护这么一尊自我形象,她不是反而使得自己变成呆子,变作跛子,变为瘫子了吗?她既然有这么大的能量,那就足够用来学习读书写字,早可以使自己摆脱文盲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