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司马光,不止会砸缸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
今天要出场的人物,北宋一代名臣司马光,又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天团成员。
阿光是个名人,一出场,就有观众老爷拍着胸脯表示:诶,这哥们儿我熟!竹板那么一打,立刻搂着阿光rap了起来:“铛里个铛,铛里个铛,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河南老乡司马光。司马光,砸过缸,脑瓜从小很灵光。长大变成老夫子,编的史书贼拉长呀贼拉长!”
但rap不了多久,您估计就得哑火了。这司马光除了砸缸和编《资治通鉴》,还干出了啥业绩呢?诶,好像还真说不出来。看来,阿光就是一聪明勤奋的读书人,在群星璀璨的北宋历史中,显得有点平平无奇。
前些年呢,平平无奇司马光难得蹭了点流量。说是有人质疑,司马光砸缸这事儿是不是业绩造假?
比如搞收藏的文化名流,马未都马爷,他老人家就发问了:以北宋的制造业水准,还烧制不出那么大的缸——能装下一小孩,所以,司马光砸缸这事是胡扯,不可信!就这事,马爷跟北大赵冬梅教授是好一顿掰扯,算是让熟悉的陌生人司马光蹭了点热度。
有一说一,这司马光急智救人的事儿,古人还是有明文记载的。不过人司马光砸的是瓮,请君入瓮的那个瓮。惠洪的《冷斋夜话》和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都讲了这故事,这俩都生在北宋晚年,离司马光时代还不远,其中邵伯温还是混北宋官场的,听来的八卦还算可靠。
但不管这是传闻,还是真事儿,这故事都告诉我们,在北宋那会儿,司马光绝对是个super star。为啥这么说?因为这个故事的初衷,不是表扬司马光是个小机灵鬼,而是在呼应当时司马光的顶级声望。
在很长一段时间,司马光其实是宋人眼中的人民救星、当代圣人。当时王安石变法太激进,百姓怨声载道,人民群众表示,只有一个人能“活百姓”,能“救焚拯溺”,把咱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这人是谁呢?那就是王安石变法的铁杆反对派,司马光。
司马光后来废除新法,大宋的社会舆论更是沸腾。大家就开始传,说这司马相公小时候就展现出了救民水火的天分,把差点淹死的倒霉孩子从缸里,啊不,瓮里救了出来。我大宋天降救星,真是百姓之福啊!
到了南宋,司马光的声望更加如日中天,程朱理学一派的读书人,直接奉他为“儒家三圣”,与孔子、孟子并列。到现在,咱知道了,司马光绝不是啥平平无奇读书人。砸瓮,甚至编《资治通鉴》,都只是他辉煌人生的边角料。
咱们拿着放大镜检阅他的方方面面,你会发现司马光还真是个近乎圣人的儒家君子,大宋百姓不是张口就来。
然而,也正是这位圣人般的君子,让他所深爱的大宋慢性死亡。接下来,咱们就来走近君子司马光,见证他的错位人生。
-
- 2.君子司马光:大宋士大夫的标杆
- 3.鞭策的艺术:最顶尖的谏官是什么样的?
- 4.迂阔的“迂叟”,误事的君子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良超,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每一个中国人都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耳熟能详,而他的《资治通鉴》,更是中国历史上与《史记》齐名的历史著作,除此之外的司马光就显得有些陌生,在他历史学家的身份背后,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的?本期节目将为您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