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拗相公的坏脾气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
咱中国人,对“改革”俩字,是咋看咋稀罕。为啥呢?因为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光是改革,那就占了好打一部分,远的有大秦帝国的商鞅变法,近的有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
要不是这些历史上的伟大改革,咱还愁着下锅木有米,没钱来兜底,八国联军不讲理,赶明儿又来嚯嚯你呢!
说白了,咱能吃饱饭,靠的就是近代以来的一系列改革。它们或温和,或激烈,或有效,或流产,但大伙都知道:不改,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呢,咱今天对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改革家,天然带点好感。
其中一位顶流,就是咱今天的主角:政坛孤勇者,穿越嫌疑犯,vans代言人,王安石先生!
这位先生一辈子没干别的,就做一件事:给北宋搞改革。仁宗时代的北宋,外边契丹忙着数岁币,不闹腾了,国际局势一团和气,内里皇帝与士大夫共治,政通人和,全民忙着诗酒唱和。一般人看来,这是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黄金时代。
但像王安石这样,一个时代最敏锐的大脑,早就看到了盛世下的隐患:国库日益空虚,官僚日益腐败,表面的繁荣,全都是泡沫。等到锐意革新的神宗即位,他立刻出手,掀起了一场覆盖政治、经济、教育的大改革,史称“熙宁变法”。
众所周知,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最后败得一塌糊涂,大宋这一番折腾,全成了内耗,国运一路暴跌。北宋亡了之后,很多南宋文化人就把国家衰亡的锅,甩给了这场变法以及王安石。
像大儒朱熹就说了:这王安石,“惑乱神祖之聪明而变移其心术”,一顿折腾把祖宗之法都搞乱套了,你能有老祖宗聪明吗?结果呢,不就成了“一世祸败之原”,把国家搞崩了嘛?
还有更狠的,南宋学者罗大经,他直接人身攻击,说这王安石跟秦桧没啥两样,如今领土沦陷、国家分裂,就赖这俩货!
但是很多人就不乐意了:“变法输了,但王安石没输!”在晚清,也有个失败的改革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所谓经历相同才能感同身受嘛,他就说王安石事业宏远,人格高尚,堪称三代以下的唯一完人!
另一位老熟人,微操大师蒋介石也对王安石大刀阔斧的改革非常肯定,他说:这古代政治家里头,秦汉之前,我最服周公,秦汉之后,就数王安石。变法变得是切中时弊,只可惜呢,手底下没有一批好干部,最终才失败了。
虽然蒋公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但他对王安石的这种评价论调,还是被吸收继承了下来。咱们至今还是同情这位失败的英雄,认为vans本人是德艺双馨老改革家,没毛病!只怪他思想太超前,被奸臣小人所不容,改革受阻,功败垂成!
但正如本山大叔发出的灵魂之问:“怎么你到哪儿,哪儿都大环境不好啊?”咱不能啥锅都甩给外部条件,忽略了王安石本人的个性问题。
后人冯梦龙给王安石起过一个绰号,叫“拗相公”,说的就是王安石的性格,过于偏执,特立独行又极其固执,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正是“拗相公”的一面,让王安石的变法波澜壮阔,但又最终失败。咱今天,就来聊聊这位拗相公的坏脾气。
-
- 2.呆人王安石:钢铁直男是怎样练成的?
- 3.狂人王安石:自信人生二百年
- 4.直人王安石:不懂人情世故,制造人情事故
- 5.历史的进步,需要伟大的偏执狂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良超,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北宋历史上有着一颗明星,他的名字叫做王安石,他领导的变法是北宋政治史上最重要的变革,虽然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但王安石的天才变法者形象却被定格在了历史长河中。
然而这样一个震古烁今的天才,他的变法为何会走向失败,他的人格中又有什么缺陷,使他走向了众叛亲离的境地?本期节目将为您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