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神秘道士的预言
-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今天接着给大家说宋朝的故事。
上一回说到,宋太祖赵匡胤定下“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方略,在短短数年间,先后灭掉了南边的荆南、武平和后蜀。虽然中间一度自乱节奏,去攻打最难啃的北汉,但到底还是回到了既定方案上,轻松吞并了南汉,又攻灭了南唐。几年下来,赵匡胤叮叮咣咣就打没了一半的对手,成绩着实斐然。
灭掉南唐,完成了统一大业的关键一步,但其实距离最后的成功,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且不说最难啃的北汉始终盘踞在背后,就说广阔的南方,赵匡胤也还有许许多多的江河湖泊没有纳入版图。就比如说,在浙江一带还盘踞着吴越国,在福建的漳州和泉州,还有平海军节度使、军阀头子陈洪进。
虽然这一个个的,都对北宋,对他赵匡胤表示臣服,姿态摆的也很是恭敬,但说到底,那不过是做做样子。钱粮不上交吧?军队不归你管吧?有军队有政权有货币有土地,那不就独立的土皇帝?一个个逍遥快活着呢,他赵匡胤但凡想吃点太湖的水产品、漳州泉州的时令水果什么的,还得跟他们一个个写封信打个商量,这叫什么话!
所以,终其一生,赵匡胤都在谋划一件事:消灭割据,一统天下。
但,这世上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赵匡胤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有,实力,也有。就是吧,哎,运气差那么一丢丢。据史书记载,最终把吴越、平海军和北汉这些纳入北宋疆域版图的,不是他,而是他弟弟宋太宗赵光义。
那位说,为啥啊?难道说赵匡胤干活干累了,躺平了,后面的活儿甩手给弟弟干了?确实,他确实是躺平了,而且是永永久久地躺平了。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十月二十,当了快17年皇帝,年仅49岁的赵匡胤,驾崩了。
换句话说,赵匡胤是壮志未酬身先死。不过,相比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这个“身先死”的剧情,更具有冲击力。因为,他死得实在太莫名其妙、毫无征兆且一点死因说明都没有。
根据官方权威史书记载,也就是《宋史》了,关于赵匡胤之死的,有且仅有一句话:“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翻译过来就是,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的那天晚上,赵匡胤死在万岁殿里,享年五十岁。兑换成今天的话就是,老赵在开封去世,享年50岁。
咱们知道,今天的新闻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叫“字越少事儿越大”。关于赵匡胤的死,《宋史·太祖篇》中,上一句还在说吴越王献大象,下一秒就说老赵死了。那位说,人家编修《宋史》的,就讲究一个简明意赅,一句废话也没有。这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大家都知道,《宋史》在咱们的二十四史里,修撰的水平是比较差的。可问题是,在紧随其后的《太宗篇》里,关于大宋朝第二任皇帝赵光义之死,那又是记载的有头有尾哦,总共三十字:壬辰,不视朝,癸巳,追班于万岁殿,宣诏令皇太子柩前即位。是日崩,年五十九。明明白白记载着,死之前已经不上朝了,感觉到自己不行,临终前命儿子“柩前即位”。
再看看赵匡胤之死,就说如果是突发什么疾病,总得有个征兆吧?就算是突发心梗之类的,来不及交代后事什么的,那至少会有一句,夜半突发心梗之类的只言片语吧?可赵匡胤这里是啥都没有,就冷不丁一句:某日某地卒。
是病逝还是遇害,是寿终正寝还是死于非命,一个字都没提。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别瞎捕风捉影了,古代医疗水平那么差,人均寿命那么短,赵匡胤50岁未满而亡,这不是普遍现象吗?确实,要说呢,当皇帝是个高危职业,古代中国据说一共有493个皇帝,平均寿命不到35,赵匡胤能活49岁,算是优秀了。可问题是,赵匡胤本人是武将出身,一直身强体壮,武艺高强,号称“一条杆棒等身齐”,没病没灾,此前也没有任何关于身体不适的记载。
事实上,赵匡胤之死,是一个真正的历史悬案。从他死的那一刻开始,至今已争论了一千多年。
刚才我们说了,《宋史》对赵匡胤之死的记载,惜字如金,有人猜测,这里面可能有些什么不好说的原因,于是呢,秉着为尊者讳的传统,不好说就尽量不说,不好写就尽量少写,努力淡化人们对赵匡胤死亡的想象。可有时候,你越这样,留下的发挥想象空间就越大。特别是在没有道德包袱和政治压力的野史杂记中,赵匡胤之死就相当离奇,相当戏剧化,甚至可以说是催生了后世许许多多影视剧作品。
说到这儿,就得请出宋朝第四代皇帝宋仁宗时代的人物——文莹和尚。这和尚,相当不同寻常,走的是高层路线,结交的不是达官就是显贵,手里掌握了很多朝野秘闻什么的,然后他又是个自媒体爱好者,简单说就是把自己听说来的八卦啊秘闻啊段子什么的,真的假的荤的素的,一股脑儿写成了一本书,叫《续湘山野录》里,这里面就写到了宋太祖赵匡胤蹊跷死亡之谜,写得眉飞色舞,神乎其神,
这第一神奇的就是:赵匡胤之死早有预言。按文莹和尚记载,赵匡胤活着的时候,就有人预言过他会在公元976年十月二十这天死去,最后,预言还成真了。
谁这么神算子呢?说是有一年,那时候估计赵匡胤还没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呢,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外出游玩,碰到个老道士,自称混沌,又叫真无。这名字一听玄之又玄,仙风道骨,然后弟兄俩就跟这道士饮酒畅游,喝着喝着,老道士放飞自我,又唱又跳起来了,没准还是一段科目三什么的,唱的啥呢?没听过,只听道士嘴里念叨着什么“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
酒桌上的话嘛,大家知道的,没人当真,但大概是那一晚太嗨了,赵匡胤印象深刻,所以很多年后,当他一不小心当了真龙天子,作为成功人士的他,开始倒带回放自己的辉煌人生路——想当年啊……嗯?想起来了,我这命数,不正是当年那道士预言过的吗?奇了怪了。去,赶紧给我去把混沌道士,哦,不,混沌真人找来!
茫茫人海,上哪儿找一个没有身份证登记的道士?不过,有缘人终会再相逢。等两人再次重逢,已是十几年后,也就是公元976年,正是赵匡胤死的那一年。多年未见,大仙、神算子、宇宙第一预言家露面了,假如是你,你会怎样?那必须是最高规格的迎接,最豪华隆重的接待,对不对?赵匡胤也一样,国宴吩咐下去,歌舞奏乐准备起来。不问苍生也不问鬼神,就问问“我还能活多久”。
接着,戏剧性的一幕来了,神算子道士的回答出人意料:“十月二十日是个坎儿。那天晚上要是晴天,陛下就还能再活十二年;若不是晴天,那就得快快准备后事了。”老道士这话说得玄之又玄,但考虑到他之前的神秘预测,赵匡胤内心很是忐忑,最后就当真了。
-
- 2.斧声烛影,千古疑案
- 3.宋太祖之死的另一个版本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天涯莫名,自由撰稿人,著有《活在大宋》《大清秘史》等书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这是一个极好的时代,经济文化艺术高度发达。据统计,整个宋朝的GDP是当时世界第一,比其他国家的GDP总和还要多;宋词是中国历史文化里面的一朵奇葩,深刻地影响着后世;这个朝代人才辈出,有变法的王安石,有名臣包拯,还有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著名科学家沈括,忠臣岳飞……
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军事力量孱弱,亡于外族入侵。对内,权力斗争不断,奸相弄权,祸国殃民,忠良受害;对外,外交上长期处于被动,卑微求和,丧权辱国。靖康之耻中二帝被俘,皇后公主惨遭蹂躏,更是令整个宋王朝蒙受奇耻大辱。
从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到1279年崖山之战,宋朝国祚长达319年,为什么常常被人冠以“弱宋”的调侃?最富有的朝代为何沦为最屈辱的朝代?百变声优良辰周,将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为您讲述这一段让人又爱又恨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