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四起四落,“不死猫”终于咽气
-
上期讲到,2008年初,中国平安的天量再融资,让A股的三年牛市彻底熄火,大盘一路狂跌,跌得股民的心都碎了,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啥时候能再回升。可是吧,回升的迹象一点着落没有,那边外围市场倒是传来噩耗:美国的次贷危机,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了!
今天回看这场危机,不过是一些数字和图表上的波动。但对当时深处其中的人来说,那是一场他们从来没想象过的灾难。从华尔街的高楼大厦到普通家庭的餐桌,从自家房子的断供到股市的暴跌,再到银行的倒闭,当时的美国,甭管是老百姓,还是企业和政府,没有一个不悬着心。多少中产阶级,没了房,没了投资,也没了存款,辛辛苦苦大半生,一夜之间,回到了当初一穷二白的那个赤贫模样。而又有多少机构,百年基业摇摇欲坠,甚至毁于一旦。
咱们今天,就来讲讲这场金融危机里,最最标志性的一个事件:华尔街老牌投行,雷曼兄弟的破产。
1844年,有着犹太血统的德国青年亨利·雷曼,踏上了通往新世界的旅程。他往西跨过大西洋,最终在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落脚。在那里,他开启了自己的商业篇章——H·雷曼公司。说是“公司”,其实这也就是一家小杂货店。而接下来的三五年里,他的两个弟弟,艾曼纽尔·雷曼和梅耶·雷曼也陆续来到美国。
俗话说得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哥仨劲儿往一处使,在1850年正式成立了雷曼兄弟公司,开始干棉花经纪业务。说白了,就是给买卖棉花的双方当中介,从中赚取佣金。
好景不长,才干了短短四年,美国内战就爆发了,南边的产棉区闹起了独立。这棉花经纪的生意还怎么做?雷曼兄弟公司走到了完蛋边缘。可谁也没想到,雷曼兄弟几个,居然神来一笔,大发了一笔战争财。怎么回事?原来,他们在战争期间掏空家底,支持阿拉巴马州政府,战后,政府投桃报李,点名让他们做本州的财务代理。
就是这一投机,这一角色的转变,让雷曼兄弟几个第一次接触到了债券和其他投资银行业务,应该说是尝到了甜头。就这样,188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时候,雷曼兄弟公司成为了创始会员之一。这地位,不用说,金融界的顶流圈。
然而,好日子过了几十年,大灾又来了。这次又是什么灾呢?1929年美国大萧条啊,世界知名大灾。即便是像雷曼兄弟公司这样有多年深厚积累的,也险些走到了破产那一步。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当时的公司掌门人,罗伯特·雷曼,当机立断,承销发行了全球第一家电视制造商——杜蒙公司的股票。
这一步又怎么踩到点子上了呢?你想,上世纪30年代的电视机,那啥处于科技发展的前沿,当之无愧的朝阳行业,好比21世纪前后的电脑。虽然当时股市一片哀鸿遍野,可杜蒙公司却逆势上扬,鹤立鸡群,于是,要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又喘了口气,续了命。当然,经济大萧条毕竟是太严重了,接着,雷曼兄弟又精准投资了一家酿酒公司,禁酒令之后,美国人对酒精饮料产生了报复性消费,好嘛,雷曼公司这一笔投资,又小赚一笔。就这样,电视机和酒水,两笔生意,让雷曼公司从破产的边缘爬了出来。
熬过了经济大萧条这道坎,美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五十年。乘着国运的东风,雷曼兄弟公司给石油、航空、计算机等行业的大公司融资,大家通力合作,赚得盘满钵满。只是盘子大了,管理却没跟上。到八九十年代,公司一度陷入内斗,管理混乱不堪。一会儿股东之间互相下绊子,一会儿子公司业务崩盘,一会儿因为欺诈性销售被罚款,总之是乱得很。闹腾到1984年,还被美国运通这个信用卡公司给收购了。
不过,十年后,峰回路转,1994年雷曼兄弟再次独立出来,由理查德·福尔德出任新CEO。福尔德不负众望,锐意进取,彻底放弃了公司最初的商品业务,转向抵押贷款债券等等复杂的投资业务,又涉猎了商业地产,让雷曼兄弟重现辉煌。股价在1994年到2007年间上涨17倍,成为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
当然,就在这上涨17倍的途中,雷曼兄弟还遭遇了一次凶险。2001年,不是有个9·11吗?几个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向了纽约世贸中心。十分不巧的是,雷曼兄弟的金融交易中心,正好就在世贸的三楼。恐怖袭击过后,雷曼兄弟的损失,断层式领先于其他同行,全美乃至全球的金融业务都面临瘫痪。好在管理层给力,迅速启用应急方案,把公司总部搬到了第七大道。仅仅两天48小时的工夫,业务就恢复了正常运转。
您看看,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说短不短,说长也不算长。那么多危机,那么多难关,雷曼兄弟一一都挺了过去。其中有几回,任谁看了都觉得它肯定会完蛋,可它总是能化险为夷,这么一来,它在业界就得了一个诨号,叫“不死猫”,有九条命。咱们中国人说的,猫有九条命嘛。
只可惜啊,就算是猫,也终有要死的一天,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雷曼兄弟的好运气用完了,“不死猫”的第五条命,成了它最后一条命。
-
- 2.高收益高风险,永恒不变的真理
- 3.祸不单行:巨额亏损,信用下调,没能出售
- 4.雷曼倒下前,政府为什么没有救它?
- 5.大投行破产,华尔街时代随之终结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LXJ,北京大学财政学学士、税务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当你盯着大盘个股红红绿绿的数字和图线时,你可曾想过,今天你因它而产生的喜、怒、哀、乐,早在百年前就已经被前人上演过千万遍?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总是金融时事,却对金融投资史上的大事件却不甚熟悉。但不读史,如何能保证自己不重蹈前人的覆辙?
本系列从清末的数次股灾,到惊心动魄的美国大萧条,从臭名昭著的安然造假,到散户大战华尔街……让我们以史为鉴,更好地懂得金融、学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