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烧烤简史,跟着老祖宗去撸串
-
1.中国烧烤哪家强?
路上读书fm的朋友,大家好啊,我是弗拉基米尔·大内密探零零九·良辰伊万诺夫。今天依然是个好日子,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特别适合放假吃饭睡觉打豆豆。这天气,最最适合的就是一个字儿“吃”。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人有八大菜系,分别是说、学、逗……呃不是,是粤、川、鲁、苏、浙、闽、湘、徽,要论做法就更热闹了,有说十四种的、有说二十四种、还有说三十六种的。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咱老百姓做不出的。要不怎么说中国是“民以食为天,不吃饿发癫”呢。
而论到这美食里最让人上头的,想起来就哈喇子直流的,那必然就是:烧烤。
远的不提,就说2023年最火爆的美食类新闻,你敢说不是那山东淄博烧烤吗?好家伙,那某音、某手、某站有一个算一个,24小时高强度宣传山东淄博烧烤,只要你刷视频了,不是一群男女老少搁那撸串,啃羊肉啃得恐龙康啷的,就是某些老爷们喝多了,鬼嚎得跟人猿泰山似的。
这里良辰不得不点名表扬一下大山东了,不愧是孔子老家,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撸串乎?”是这么说的吧?管他呢,反正今儿讲的是烧烤又不是孔子,各位就凑合着听吧。
要说也真怪了,这山东淄博烧烤咋如此多娇呢?引无数外地英雄竟去开销。您让自个老家的烧烤摊子,在行业圈里老脸往哪搁啊?这一打听良辰我才知道,不是自家烧烤不争气,而是淄博烧烤太牛啦。人家是注入灵魂+丝滑三件套,堪称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
所谓注入灵魂,就是每桌都有个小铁锅,烤肉上来了,顾客自己烤,要焦要嫩要半焦半嫩全看心情。所谓丝滑三件套,就是烤串搭配小饼、蘸酱、大葱,来他个反传统吃法,主打就是不按套路撸串。
唠到这大伙也该明白,人家山东淄博烧烤,不仅是食材上下功夫,各种烤法和吃法都没闲着,只能说是传统烧烤out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引起全国烧烤舆论的“百家争鸣”,有说山东淄博烧烤昙花一现的,有说东北烧烤才是走在撸串最前线的,有说新疆烧烤是真正全国一哥的,有内蒙古烧烤不服气,要和新疆烧烤比原生态的,等等等等。
但要我良辰说啊,中国烧烤哪家强,不论当代论古朝,别看山东淄博烧烤套路多,咱老祖宗在撸串艺术上,那花活能给你整迷糊了。
那位同学举手了,古人也撸串吗?那必须的啊。战国著名思想家孟子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脍炙哉!脍炙所同也。”没有人会不爱烤肉!嗯,这话我举双手双脚赞同。
据《宋史》记载,赵匡胤当上皇帝后,还在雪夜去大臣赵普家,两人吃着烤肉,喝着小酒,畅谈国家大事。还有宋仁宗,某一天清晨醒来,他告诉身边的臣子:“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昨晚朕饿得睡不着,好想吃烤羊肉啊。
瞧瞧,老祖宗们不仅吃过烧烤,还特别爱吃,也对,此种美食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2.火焰上的美食
早在原始社会,咱老祖宗就已经吃上烧烤了。
事情是这样的,大约60万年前吧,北京猿人原本过的是茹毛饮血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天空一声巨响,惊雷炸翻全场。旁边森林里燃起了大火,一批倒霉催的小动物,来不及逃出生天当场被烧死。
随后一脸懵的咱们老祖宗北京猿人,就想去看看怎么回事儿。这一看,惊呆了,他们发现身上着火的小动物,传来阵阵扑鼻香味,馋得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把火烧过的肉塞嘴里一嚼。嘿,您猜怎么着?地道!自此以后,北京猿人解锁了食物新吃法——烧烤。
当然了,由于北京猿人“猿气”太重,智商还没到人工生火水平,他们只会用自然火吃烧烤。所以每当电闪雷鸣发生时,那帮猿人就排队候着,心里默默祈祷一个炸雷平地而起,燃起一堆山火,然后吃上一年中难得一次的火烤食物。
据考古学家发现,北京猿人的年代越是往后推,遗址内的烧烤骨头就越多。要说这原始人还真是文明素养欠缺,吃完烧烤垃圾随手就扔,还是咱现代……等等,逢年过节烧烤摊子外,一堆人也是撸完串,竹签子就地一扔。咳咳,这说明人类的行为,是有迹可循滴。
好了好了,继续唠嗑。再后来,发展到山顶洞人时,人类智商就上线了,学会了钻木取火。好家伙,给他们狂的,什么玩意都拿来烤着吃,顿顿吃烧烤,烧烤吃顿顿。
什么?天天吃你觉得幸福?这话你当山顶洞人面说去,人家不气得把你烤了才怪。实际上当时是不吃烧烤不行,因为条件太落后,没有其他烹饪方法,一群光屁股的野蛮人,只能在烤着吃和生着吃中二选一。
话说回来,那啥调料也没有,连个孜然都不撒,纯靠大火直接烤的食物,口感能好到哪去呢?你问我能不能换换口味,那不好意思,冇得办法。
直到新石器时代,情况又不一样了,浙江嘉兴的马家浜人发明出了陶制长条形烧火架,这玩意放在那能供暖,拿来用能烧烤,且具备保温、加热、掌握火候等多功能,被誉为是现代烧烤架的祖宗。
瞧见没,你今天津津乐道的BBQ聚会,人家6000年前就玩起来了,还有模有样支棱起烧烤摊子。那时候的烧烤,不仅口感进步了,还干净又卫生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群穿着兽皮的野人,搁那边举办BBQ聚会,美滋滋,好嗨皮。
当然,毕竟还是原始社会,你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要吃吐了,更何况调料、配菜、啤酒啥啥都没有,那玩意想想都没劲。好在进入文明时代后,中国人成功让烧烤变为美食。
例如商朝有一道名菜,叫“獾獾之炙”,这名字听着就欢快,是当时最美味的烧烤佳肴,其地位不亚于今天中南海国宴。用上等獾子的脚掌,以独家秘法烧烤而成。《吕氏春秋·本味篇》更是为其代言,曰:“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最好吃的肉,就是大猩猩的嘴唇和烤獾章,此乃商朝的国宝级美食,当然也只有王室才能享用。至于普通人嘛,想想就好了啦,梦里啥都有的啦。
要论商朝烧烤的真爱粉,商纣王绝对算一个。因为他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出门办事,那坐车必喝酒,骑马必吃肉,后面烧烤摊大队必须跟上齐步走,随时随地持续不断供应烤肉。为此,《帝王世纪》绘声绘色记载道:“纣宫九市,车行肉,马行炙”。大家想象一下,纣王坐在马车上,喝的酩酊大醉,还不忘和妲己划拳,或者骑着骏马,一手一个肉串,边骑马边搁那撸串。
这里良辰我就得吐槽一波了。您说这纣王也是心大,那骑马路上必然颠簸,也不怕肉串的签子,一不小心扎嘴里去。如果纣王把自个给扎死了,那他可就立大功了,史书就必须要记上这么一笔:“商纣王单杀商纣王,竹签子怒刷封神榜。”
而到了周朝时期,那烧烤的花活更是越玩越多,在烧烤的烹饪方法上,更新出了炮、燔、炙三个版本。让人看了都得承认:“整活还要看咱老祖宗。”
先解释一下啥叫炮。炮操作起来比较费劲,要把吃的肉食,用草帘或湿泥包裹起来,里面会塞满各种调料,在烧烤时,调料香气会和烤肉融为一体,做法类似今天的叫花鸡。
下面再说燔。这种烹饪方式就简单粗暴多了,直接把肉往炭火里烤着,等熟后就蘸料开旋。该吃法要的就是个爽,将烤得香气飘飘的烤肉,直接抓手里大咬大嚼,边吃边蘸调料,那种大快朵颐的快感,是最满足口腹之欲的原始冲动。
最后是炙。炙就纯属技术活了,它不是火焰直接来烧,而是用木棍插入肉中,然后放在架子上炙烤,最符合现代撸串的特征。《诗经·小雅·瓠叶》中有相关记载:“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您瞧,咱周朝就对兔子有三种吃法了,那心中全是满满的爱啊。
咳咳,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兔兔呢,这,良辰我也没办法啊,传说周文王吃了儿子伯邑考的肉,然后吐出三只兔子,所以兔子又叫“吐子”……
3.一个人的喜好,四百年的潮流
话说中国烧烤代言人,还得加上一个汉高祖刘邦,他老人家对烧烤的影响之大,那真是连商纣王都自愧不如。因为,刘邦同志太热衷于烧烤,最后搞出了热门烧烤套餐,可以说是以一人之力引领汉朝四百年的烧烤潮流。
这事还得从五百年前大闹……额不好意思,串戏了串戏了。这事还得从刘邦跑江湖说起。
刘邦早年在泗水当亭长时,由于他本人路子太野,黑白两道都混得通透。在送一批苦哈哈修陵墓时,有个人也不知是为方便办事,还是想交个朋友,临走前送给刘邦一壶酒,外加烤鹿肚、烤牛肝各一个。
要知道,刘邦这人是出了名的爱占便宜、不务正业、穷得响叮当,外加还嘴馋。这都有日子没见荤腥了,一看好酒烤肉送上手,当场高兴得差点飞天上去了。什么临别分手,统统顾不上了,立马就逮着酒往嘴里灌,烧烤嘴里塞,三下五除二,刘邦灵魂爽到飞起。
打那之后,刘邦就把这搭配当首选套餐了,在做皇帝后,几乎顿顿都要点。刘邦弟弟刘交的后人刘歆,便将他叔叔这段轶事,以都市传说的分类,悄摸记在自己编辑的杂志上,这便是号称西汉第一花边小报《西京杂记》。
在刘邦老大的带头撸串下,整个汉朝也开始上行下效,烧烤迅速发展为西汉的网红级美食。汉昭帝为此还专门举办了烧烤节,上到朝堂下到民间,当然是民间有钱人,都参加到这场国家级BBQ聚会中。
随着烧烤事业在西汉蒸蒸日上,撸串的种类也多元化起来,其数量之多,堪比今天的大排档。比如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的墓里,就出土了大量撸串菜单,有牛炙、豕炙、鹿炙、炙鸡、串烤鲫鱼等等等等。再看汉代长沙吴阳墓出土的“美食方”,里头就有“狗干炙方”、“鹨脩炙方”,可以说是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海陆空全方位齐活了。
当然了,西汉烧烤发展之所以突飞猛进,应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冶铁技术的更新换代,铁制灶具在西汉取代了陶制灶具,在东汉后,烧烤不仅是时尚潮流,其中程序也更加精致化。
在山东临沂博物馆的《庖厨图》中,就能看到烧烤的一系列流程:第一步宰羊切肉、第二步分条分块、第三步串串入盘、第四步扇风烤肉。每一步都分工明确、层层把关,这波操作比今天很多烧烤摊还正规。
观众朋友们发现没,今天所谓的烧烤文化,全是人家汉朝玩剩下的。可见撸串子,老刘家人是认真的,一看就是职业吃货。但是,我要说“但是”了,中国烧烤发展的王者段位,还得看看老李家——大唐。因为那是把烧烤吃成艺术的时代。
4.烧烤界的天花板
如果说两汉的烧烤,相较于今天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大唐的烧烤,就是上凌驾秦汉,下吊打至今,在中国烧烤史上,属实yyds。在介绍唐朝撸串文化前,良辰我先问两个问题哈。
第一:“请问烧烤里面最精贵的是什么肉?”“羊肉?牛肉?猪肉?”当你回答以上三种时,唐朝人只能同情你吃得太差。因为在大唐撸串圈,牛羊肉属于最低端,都是充当配菜烤的,上不了台面。
第二:“烧烤对您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好吃?解馋?快乐?”当你回答以上三种时,唐朝人还是只能同情你吃得太差。因为在大唐撸串圈,烧烤的最大价值是治病救人,甚至是治疗疑难杂症。
怎么样,已经被我大唐给震惊到了吧,如果烧烤有段位,那应该是以下三个:
初级段位:在唐朝的普通BBQ宴会上,一次就要烤一整头牛,也就是今天的全牛宴。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就在他的《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写道:“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这里面的“浑炙犁牛”就是指烧烤一整头牛。
有人肯定要说了,全牛宴现代也有啊,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咳咳,咱们先抓住两个关键词哈,“唐朝”和“普通”。首先在唐朝,牛的价格远大于当代,现在一头牛约莫几千块到一万,那时候一头牛起码得二三十两银子。再加上宴请宾客的牛,那必须是牛上牛级别,所以三十两银子没跑了。那唐朝三十两银子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今天一顿烧烤掏了75000元人民币。兄弟,你吃烧烤能买单七八万吗?
一顿烧烤七八万,这还只是普通宴会,如此奢华,盛唐还真不是吹的。不过这种BBQ在大唐还仅仅是初级,原因是没有技术含量、没有艺术气息、纯靠“钞能力”。下面是中级段位。
根据《卢氏杂说》的记载,唐朝有一道奢华名菜叫“浑羊殁忽”。这道菜无论是食材,还是做法,嗯,堪称行为艺术。
首先,我们需要一只未成年小鹅,对,就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鹅。该鹅不仅要未成年,更是要童子鹅,也就是恋爱史为母胎solo的那种。
接下来是去毛,在拔毛时手法必须到位,要轻重有度、力道正好,决不能因为拔毛把鹅表皮破坏了。这要没点洗桑拿的技术,还真不一定干得了。
接着便是划开鹅肚子,手法凌厉地去掉内脏。随后取用上等肉沫加糯米饭,用秘制调料腌制好后,将其填充进鹅腹中。
再宰杀一只羊,同样去毛剖腹取内脏,将鹅放入羊腹中,用线将羊腹缝合,放在火上炙烤。等羊被烤熟后,再取出里面的鹅,这时便可食用了。小小吐槽一句,有点像咱们今天吃的猪肚炖鸡。
咳咳,此时的烤鹅肉,已经和羊肉香味融合,腹中调料也在入味。一只鹅具备了三种美味,那尝上一口,都是人间难得走一回了。至于那只羊怎么办呢?它不过是个“盛具”而已,根本没资格上餐桌,往往是直接丢掉。怎么样?大唐烧烤就是这么任性,玩的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在唐朝的BBQ聚会里,牛羊肉是最低级食材,属于家常便饭一类的,您要是重大宴会吃这个,明儿上班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一整只羊当配菜,用完就扔的吃法,良辰我啊,是想都不敢想。
如此复杂而又精妙的工序,可见大唐的烧烤,已经发展到了艺术的境界。然而这还只是中级段位哦,要论大唐烧烤最高段位,那必须是超越美食追求,直奔健康养生。毕竟你吃得再奢华、玩得再艺术,要是突然嗝屁了,那什么都白瞎。
虽然就凭前两条,唐朝老祖宗就已经在烧烤文化上,甩咱们现代人好几条街了。随着唐朝文明日趋繁荣,人们突然发现:我天呢,这撸串还能治病救人啊。
唐朝著名妇产科大夫昝殷,就以“痔疮克星”而闻名大唐。他本人是这么说的:“同志们,痔疮不用怕,去山上揍死几头野猪,回家找炉子炙烤,上点椒盐和小葱,旋它两斤就好了。”没错,烤野猪功效如下:“治久患痔下血不止、肛边及腹肚疼痛”。
当然了,如果你觉得打猎野猪太冒险,怕被野猪给拱死,那也可以抓鸳鸯,将鸳鸯烤熟后,蘸点辣醋吃,也行。同时,昝殷还专门写了本《食医心鉴》,将野猪肉炙、鳗黧鱼炙、鸳鸯炙、炙鸲鹆等等,都记载在里面,称其为药膳。
总结一下,论奢华,唐朝一顿烧烤七万八;论艺术,唐朝一顿烧烤玩出花;论健康,唐朝一顿烧烤治痔疮。所以从中国烧烤的发展史来看,咱们会发现,人类对任何食物的追求,起步是吃饱,末端是健康。
好了好了,本期节目就聊到这,良辰我也饿了,该去楼下撸个串了。路上读书,你的音频图书馆,咱们下次再见!
-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SPIKE,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探索史书夹缝里的新奇故事,角度刁钻,逼格满满,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趣。
2023年最火爆的美食类新闻是什么?山东淄博烧烤申请出战。与其他地方比起来,淄博烧烤确实有特色,但要说中国烧烤哪家强,不论当代论古朝,老祖宗在撸串这件事上,不仅爱吃,还很会吃。
著名思想家孟子为烤肉打call,表示人人都爱吃:“脍炙哉!脍炙所同也。”宋仁宗某一天深夜饿得睡不着,最想吃的是烤羊肉:“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
在汉墓出土的《庖厨图》中,能看到烧烤的一系列流程:第一步宰羊切肉、第二步分条分块、第三步串串入盘、第四步扇风烤肉。原来千年前的烧烤,已经如此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