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
-
在前面四期节目里,我们已经详细解读了《孙子兵法》的“始计篇”和“作战篇”,这两篇,第一篇讲了打仗前全局庙算的重要性,第二篇则讲了战争成本极高、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分析。这两篇加在一起,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慎战”,要用全局的眼光看待战争,谨慎地使用“战争”这门工具。
在咱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无论是职场拼杀还是人际关系,冲突固然是一门有效的武器,可以帮我们划清个人边界、保护自身利益,但是,冲突毕竟都是有代价的,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那么,前面两章都在聊“打不打”,这一章,孙子可算是正式进入了“怎么打”的问题。到底怎么打呢?咱别着急。
从今天开始,算是正式进入怎么打了。第一篇,“谋攻篇”,这一篇很重要,是《孙子兵法》里承上启下的一篇。既是讲“战略”的最后一篇,孙子最后一次从大本大源的角度去理解战争的核心逻辑——谋略;同时,它也是孙子讲“战术”的准备篇,后面那些战争技巧、具体操作,都要围绕这一篇的内容展开。所以,各位朋友,这一章咱可得细细说道说道。
大家知道,不管哪朝哪代、哪个国家的什么作家,或者就说文艺工作者吧,但凡是谁,一辈子能写出一两句永流传的话,都是做梦都能笑醒的程度。你就比如写了一辈子诗,堪称中国古代写诗数量最多的乾隆皇帝,您能想到他写了什么?还不如人家7岁天才儿童骆宾王,3岁孩子都张口即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织棉袄,红掌涮火锅。”
好了。说笑了。想要写出一句千古金句,难。但在《谋攻篇》里,孙子只用了短短545字,就出了两个千古金句。其一,“不战而屈人之兵”。其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家知道这两句话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吗?孙子又是在怎样的语境下提出这两句话的?它的含义和我们平常的理解又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咱们先来重点讲讲这第一个金句——“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们往往很崇拜“常胜将军”。所谓的常胜将军,就是要打一场、赢一场、胜率极高。古代的常胜将军有很多,比如著名的北齐兰陵王高长恭,人家不仅出了名的帅、位列古代四大美男,而且一生戎马、基本没有败绩,事业桃花双丰收。再比如,西汉的“兵仙”韩信、“封狼居胥”霍去病、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明代的“常十万”常遇春,等等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也都是以经常打胜仗而闻名的。
这些人,但凡得一个,当领导的都要笑得合不拢嘴了。但是,孙子本人一点也不care这样的人,一点也不推崇百战百胜。相反,孙子认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这段话该怎么解读呢?重点在一个“全”字。这里的全,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比如“全国”,说的不是整个国家,而是保全一个国家。保全谁的国家啊?敌人的国家。“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意思就是,打仗的时候,最好是让敌国完整地降服,而不是把人家给攻破,更不是什么杀光烧光抢光。
同样的,后面的“全军”和“破军”、“ 全旅”和“破旅”、“ 全卒”和“破卒”、“全伍”和“破伍”,也都是类似的意思。
军、旅、卒、伍。这些都是古代的军队编制单位,在孙子所在的春秋时期,二千五百人为军,五百人为旅,一百人为卒,五人为伍。孙子用了这一大堆排比的手法,其实就是为了说明一件事儿:不管是大队伍还是小队伍,能让人投降的、就不要强行去攻破人家。
为什么要强调“全”而非“破”?打仗打仗,不就是为了把对方打败吗?您要是有这个疑问,那就是没把孙子之前讲的话给听进去。咱们在《作战篇》里已经算过账了,战争的损耗有两种:第一种是战争中军队的折损,第二种是战争后经济的凋敝。打一场战争,算上口粮、运输、装备、损耗,那是一千两黄金起步;更不用说军队过村庄的时候给地方经济造成的破坏。
前期造成这么多损害,后面不好好收回成本,那怎么得了?所以,只有保全了敌方的土地、人口和资源,才能方便后期填补自己的损耗嘛。相反,盲目追求“破国破军”,自己的军队折损了,恢复经济的资源也变少了,那不是妥妥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吗?不划算、不划算。
孙子的哲学就是:“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也和孙子一直以来的慎战思想一脉相承:百战百胜、不如不打不必要的仗;万一非得打,争取不动兵就让人屈服。
可是,说起来都是上下嘴皮子一碰,真要让别人屈服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孙子就要来谈谈使敌人屈服的四重境界了。
-
- 2.肌肉发达,头脑更要发达
- 3.“买鹿制楚”——管仲的“伐谋”之道
- 4.有多大碗,吃多少饭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Sue,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经典之作,世界军事理论的瑰宝,被誉为“兵学圣典”。书中以独特的思辨和智慧,对战争的本质、战争的规律以及战争的技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全书主要包括十三篇,内容涵盖了战争的方方面面,从战争的计划、组织、指挥到兵员的培养、训练和使用等方面都有详尽的论述。无论是军事爱好者、管理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和智慧,帮助自己在面对各种竞争性的环境和挑战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