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蓝色巨人两大失误:叩响新时代的门铃
-
上一回咱们说到,轰轰烈烈的5·19行情,在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之际,奋力做了最后一跃之后,也开始调头,一路往下。说到这人,咱得好奇多问一句:美国这互联网泡沫是怎么发展起来?这事儿啊,还要从宣统三年说起。
那位说,等等,宣统三年到底是哪一年啊?公元1911年。那时候在咱中国,还有皇上,大伙儿还留着长辫子。可你猜人大洋彼岸的美国,什么情况了?IBM成立了。这是不是很有趣?作为计算机行业的领导者,IBM在美国成立的时候,咱中国还封建王朝社会呢,割裂不隔离?震撼不震撼?不过,咱也不佩服,这IBM实在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生命力顽强,因为它徽标是蓝色,所以江湖人 “蓝色巨人”。
刚才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事情就得从这个蓝色巨人说起,因为虽然IBM是一家做硬件的公司,但正是这个巨人,把计算机从军用推向了民用。连它的两个小失误,都能不经意间缔造出全球最大的两家软件寡头。毫不夸张地说,蓝色巨人以一己之力,敲响了互联网时代的门铃。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两个小失误,或者说,蓝色巨人给互联网时代的两大馈赠讲起。
1980年8月21日,一个凉爽的下午。IBM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决定派出代表专程拜访一家初创企业,这家企业规模并不大,也没推出过什么成功的产品。不过,公司的创始人倒是名声在外,听说他技术出众,在高中时就能够把自己的编程作品卖给学校,还听说,此人十分邋遢,动不动躺在地板上睡觉,身上那味儿太臭。
IBM的代表一进公司,就看到一个看起来憨憨的大男孩迎面走来。代表就拦住这小伙:“嘿,你们老板的办公室怎么走?”小伙二话不说,带领他走到一间办公室,进去后一屁股就在办公桌后面坐了下来:我就是。代表小惊讶了一下,但也不废话,直接掏出了一份卷轴,给这个人展示了一份PC设计样图。
对于IBM来说,他们正准备推出新一代个人电脑,但他们是主打搞硬件生产的,操作系统嘛,无足轻重,外包给一家小公司,既可以省成本,还能够提高效率。IBM的代表漫不经心地展示着他们的合作构想,阳光撒在徐徐展开的图纸上,完全没注意到,这张图纸让那个懒散的小伙看到了一个充满无尽想象力的市场。
四十多年后,这个小伙成了举世闻名的企业家。2023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一生中见到过两项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一项是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另一项,是我在1980年首次看到图形用户界面。
没错,当年这个小伙子就是比尔·盖茨。IBM展示的图纸,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户。按照IBM的要求,比尔·盖茨为他们的电脑设计出了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也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前身。
如果IBM能预知未来,知道这个操作系统能让微软在日后的互联网时代里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我猜,IBM打死也不会把图纸给比尔盖茨看,更不会让他来做这件事。这个错误有多大呢?就这么说吧,全球最大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的老板埃里森,曾经对IBM的这一行为,有过这么一句话的描述:“企业经营历史上的一个价值超过千亿美元的错误”。
话说,这个埃里森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感兴趣啊?因为,他就是另一个抓住IBM千亿美元错误的男人。
1970年,IBM的研究员科德发表了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大型数据库的系统模型》,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理论。这篇文章,被埃里森一不小心读到了,那叫一个震惊,要知道,这是第一次有人用全面一致的方案管理数据信息。他敏锐地意识到,利用这项技术,可以撬动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
几年后,IBM又发布了一种新方法,使用者不需要了解复杂的原理,只需要提出简单的问题,数据库就会给出正确答案。这还没完,IBM甚至发明了一种语言:结构化英文查询语言,让人们可以便捷地使用关系数据库。
说这些什么意思呢?就是说IBM每一步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几乎攻克了这一领域的主要技术难题,就差把饭直接喂到嘴里了。但遗憾的是,这些人太牛了,牛到只顾着研究,压根没想着怎么把这些技术推向市场。
可埃里森就不一样了,他以IBM的研究为基础,创立了甲骨文公司,成功地推出了第一个商用关系数据库。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甲骨文就从一个初创公司,迅速成长为一个亿万巨人。等到IBM意识到这块市场的潜力,再推出自己的数据库产品时,已经拍马都追不上甲骨文公司了。
回过头来看,这局面叫啥呢?就叫在IBM的铺好的道路上,全球前二的软件公司微软和甲骨文,一路狂奔,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数不清的创业者蠢蠢欲动。也就是说,一个巨大的商机呼之欲出,华尔街投资人就跟海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
接下来,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
- 2.风险投资:你先做大,钱管够
- 3.网景上市:一个最好的时代
- 4.疯狂时代:咱们把门拆了吧?
- 5.暗流涌动:如果钱没了怎么办?
- 6.劫后余生:互联网还有未来吗?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朱雀桥边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当你盯着大盘个股红红绿绿的数字和图线时,你可曾想过,今天你因它而产生的喜、怒、哀、乐,早在百年前就已经被前人上演过千万遍?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总是金融时事,却对金融投资史上的大事件却不甚熟悉。但不读史,如何能保证自己不重蹈前人的覆辙?
本系列从清末的数次股灾,到惊心动魄的美国大萧条,从臭名昭著的安然造假,到散户大战华尔街……让我们以史为鉴,更好地懂得金融、学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