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慢读《庄子》·外杂篇13
天地(四):真正的大道,是发现自己,然后成为自己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以德治国就像螳臂挡车
-
上一期节目我们讲到,孔子和老子进行了一次真理大讨论,讨论先秦那群辩论家们,心心念念着要搞清楚马和白马的区别,要把一块石头,按硬度和颜色,分成两样儿。这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没有,那什么才是终极真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
咱们平心而论啊,虽然“白马非马”、“坚白为二”这些论调呢,很挑战大伙儿的认知底线,经常被怀疑是杠精本精。但是,还是要说“但是”,公孙龙这些人,还真不是没事儿找事儿,不是闲着无聊要跟你玩儿文字游戏。他是有他的政治目的所在的。
各位你想啊,当时是什么世道?太史公说了,“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有些人呢,名义上是卿大夫,实际上却享受着天子的吃穿用度和乐队表演。有些人呢,口口声声仁义道德、父慈子孝,实际上却横征暴敛、不拿百姓当人。还有些呢,不该他管的事儿,横插一杠、竖掺一脚;该他管的事儿呢,却扯皮拉筋,成了消失的他。
一句话,那就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咱们常说名实要相符、名实相符,可在春秋那会儿,能符得了吗?早就名不副实。所以,公孙龙想要重新审视、整理和安排这些跟事实不符的“名”。他要把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分得清清楚楚、独一无二。一个名,永远只能对应一个实,它是唯一的、相符的,不存在任何的模糊空间,不存在任何误读的可能性。比如我说白马,那就得是百分百的白马。黄马、黑马、红马都不行。
也就是说,他想找到构成世界的、那个最小的零件,拆分到不能再拆分,具体到不能再具体。好让一切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让相关部门再也不能互相推诿、互相踢皮球。没错,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公孙龙这个人,其实并不想当什么最佳辩手,他想拯救世界。
只是在咱们庄子看来啊,公孙龙这样拿着显微镜死磕,纯属费力不讨好。把自个儿整得殚精竭虑一辈子,头秃了、牙掉了、抑郁了,不光救不了世界,反而离终极真理越来越远。为什么?因为无论是做人还是治世,都不必那么地条分缕析,终极的大道只有一条,那就是让万物回归它的本初。
话说曾经啊,有个叫将闾葂的人。他跟他的好基友季彻炫耀说:“哎呀,鲁国国君这个人啊,前阵子非拉着我,让指教他治国的道理。你看看,我呢,实在是推辞不掉,就告诉了他一些浅陋之见。也不知道说得对是不对,不如说给你听听,你帮我参考参考?
“我当时跟他说呀,这为君者治理天下,一定要做到恭敬节俭,选拔公正忠直之人而没有偏私。这样一来,可不就天下大治、没人敢不和和气气的吗?您说对吧?”
这个将闾葂大概率是玩了一手假谦虚真卖弄,想博得别人的疯狂点赞,按咱们的常见社交套路,他这话说完了,季彻就应该一脸膜拜地配合演出:哇,你说得太对了,你太牛了,连国君都来向你请教。
哪知道,这个季彻是个耿直boy,不懂social之道,噗嗤一笑:“先生啊,真不是我扫兴。要按照您的高见来治国,这帝王德业,可就像螳螂挥舞着手臂来挡车子了。这么说吧,像你建议的这么做,绝对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泼了一瓢凉水还不够,他还继续踩:“你想,一国之君那是什么人啊?身居高位,一举一动都被无数人盯着看着。他一旦表现出什么爱憎好恶,就会有无数的下位者,为讨国君欢心,而争相效法、模仿。
“你节俭,衣服破了还打个补丁继续穿,底下的人一看:我要比你更节俭。你打一个,我就打俩、打仨!你恭敬,见人就点头、鞠躬,那我就比你还恭敬,我不但鞠躬,我还下跪、磕头!这样一来,整个社会不就卷起来了吗?卷来卷去,那些不想节俭、不想恭敬的人怎么办呢?不就要为了迎合君王和社会,而背叛他们的本性吗?”
将闾葂听罢,大吃一惊,望着季彻,两眼茫然:“您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啊,但是呢,又不是太明白。能否请先生细说一下呢?”
季彻也不客气,甩开膀子就吧啦吧啦开了:“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
真正的圣人治理天下呢,最重要的,就是要顺应老百姓的本性,不要给他们搞价值观灌输,也别动不动教他们做人。君王要小心翼翼,顺着大家最舒服的姿态,潜移默化地、春风化雨地、不知不觉地消除掉群众那些不好的念头,帮助他们认识真正的自己。
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却感受不到君王和教化的存在,好像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好像一切都本该如此,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何这样。这难道不比尧、舜那种刻意为之的德行教化更胜一筹吗?圣人,就是要让人民最舒适、最安心地做他自己啊。
-
2.高人在左,骗子在右
-
3.幸福世界是什么样子
-
4.你见过真正的自由吗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庄子,庄氏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原乡,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金圣叹盛赞其为“天下第一才子书”。鲁迅先生则有云:“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然而,令人望而却步的经典,细细读来,实则很有趣:它看起来晦涩难懂、讨论的都是深奥哲理,可里面到处是精彩故事;它写作于战火纷飞的战国年代,却不教人如何努力拼搏,满本书都像在说“努力不一定会成功,躺平一定很舒服”。
其实,这部成书于超级内卷的战国年间的古书,只想心平气和告诉你:不争不抢,顺其自然,命运自有最好的安排。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庄子·齐物论》)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