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员工举报,掀出上亿元惊天大案
-
上回咱们说到,红光实业改制以后,明明经营不善,却还想着上市。为了达到圈钱的目的,高管们利欲熏心,篡改财务资料、披露虚假信息。坑坏了那些信任他们的股民。着实可恶。
今天咱们要讲的东方锅炉,跟红光同在四川,同样经历了国企改制,同样存在伪造文件情节,可为什么咱们要把这两个案子分开来讲呢?因为这个东方锅炉的案子,最重要的倒不是虚假披露虚假消息、财务造假,而是股票贪污。
哎,一个是骗消费者的本金,一个是挖国家的墙角,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那咱们今天就仔细地说说,东方锅炉一案里,是怎么个贪污法。
东方锅炉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成立的。和红光实业一样,它最开始的技术还蛮先进。本来,上面领导部门对它的要求是只要能生产出5万千瓦级别的锅炉就好。但它硬是靠自己,花了整整三年时间,自主研发出了20万千瓦级别的电站锅炉。等到1985年,又开发出了全国第一台自主制造的30万千瓦锅炉。不得不说,这实力的确是超牛。而凭借着这个出色的顶尖的30万千瓦锅炉,东方锅炉创造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也确保了它接下来十余年的荣华富贵。
势头这么好,如果挂牌上市,想必是一片红红火火了?大概当时东方锅炉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在1996年12月27日,东方锅炉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发行了5400万股。
可惜啊,胜地不常,好景难再。自从挂牌上市之后,它和那个红光实业也一样,从神坛跌入了深渊。虽说它倒是没有经历股价的一路狂跌,或者是股民的舆论质疑,但是,它经历的比这些还要严重得多,它竟然被内部员工举报了!
在当时那个年代,国企单位内部员工搞举报,绝对是石破惊天的事情。你想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工作干到退休的,即便退休了也还是要住在单位职工楼里,靠单位发退休金的,从生到死,你的生活来源,你的所有社会关系,都和单位绑在一起了。这要是有人跳出来指认自己单位的领导,厂长什么的,别的不说,起码是第一步就亲手砸了自己的饭碗甚至一家人的饭碗。
东方锅炉出了这样的事儿,只能说,大老板干的事实在是人神共愤了,小员工冒着丢饭碗的风险,也非得把他们举报了不可。
在接收到对东方锅炉的实名举报信息以后,国务院的稽查特派员积极行动了起来。1998年夏天,编号为“09办事处”的特派员小队抵达成都机场,他们瞄准的不仅仅是东方锅炉,更是它的上级主管单位——东方电器集团。
对于这次活动,国务院相当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呢?一般的调查组,就是国务院稽查办事的普通职工组成。可是,这支特派员小队里,竟然有原国务院某部的副部长!
不止如此,在这个弥漫着紧张氛围的夏天,国务院还先后出台了《国务院稽查特派员条例》,和《国务院向国有大型企业派出稽查特派员方案的通知》。好家伙,又是派出副部长,又是颁布政策作为执法保障,还专门点明了就是针对“国有大型企业”。个中含义,懂的都懂,用不着我多说了吧?
调查小组查账的时候,因为还没掌握证据,也因为不能打草惊蛇,就只说是搞常规检查。可检查结果一出,基本就锤死了东方锅炉的罪名——上亿元的账外账啊!各位,这里的上亿元,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亿元,更是侵吞国有资产的上亿元!一时间,从中纪委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从公安部到财政部,全都派出了专业的办案人员,和09办事处一起开展调查,誓要把东方锅炉查个底儿朝天不可。
有了板上钉钉的证据,接下来,就是撬开犯罪嫌疑人的嘴巴了,这活儿就没必要让中央的办案组来干了。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接过了剩下的侦查工作,雷厉风行,短短二十四小时内,就让东方锅炉党委副书记、董事长何允明胆战心惊,一五一十地吐露了自己的犯罪真相。
不光是他,他家里人也不敢有任何隐瞒,当场交出了六张共计八十多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存单,还老实交代说,另有一百多万被分散着放在了亲戚那里。
就这样,1998年8月27日下午,人证物证俱在,何允明被依法拘留。当然,上亿元的贪污案,光靠何允明一个人,肯定干不成。他的帮凶,或者说,他的保护伞,都有谁呢?
-
- 2.虚增利润,玩弄截期,财务报告造假连篇
- 3.倒卖股票,侵吞财产,厅级干部忏悔录
- 4.庭审现场:法庭辩论,尽显人间百态
- 5.立法易,执法难:对公司的约束重在落实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LXJ,北京大学财政学学士、税务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当你盯着大盘个股红红绿绿的数字和图线时,你可曾想过,今天你因它而产生的喜、怒、哀、乐,早在百年前就已经被前人上演过千万遍?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总是金融时事,却对金融投资史上的大事件却不甚熟悉。但不读史,如何能保证自己不重蹈前人的覆辙?
本系列从清末的数次股灾,到惊心动魄的美国大萧条,从臭名昭著的安然造假,到散户大战华尔街……让我们以史为鉴,更好地懂得金融、学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