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冒犯的艺术,也是作死的艺术
-
1.古代也有“脱口秀”
路上读书fm的朋友,大家好啊,我是弗拉基米尔·大内密探零零九·良辰伊万诺夫。今天还是个好日子,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万物生,特别适合睡觉吃饭打豆豆。
有听众朋友问我了:良辰啊,咋搁你这每天都是好日子呢?傻乐什么呢!各位说得对:天天阳光明媚万物生,是指望不上滴,生活,是日益悲催滴!但是,咱们不能就此颓了,丧了,得支棱起来,找点法子逗自己开心,比如听听大内密探,深爱良辰周,做路上读书年度会员啥的。
除此之外呢,还有一个解闷法子,近些年是越来越火。那就是点开视频,或者身临线下,去看几个滑稽哥们儿或姐们儿,在台上插科打诨、嬉笑怒骂,解决你的压力山大。没错,那就是脱口秀。
在这年头,让人快乐是门好生意。脱口秀节目一茬又一茬地上线,早年是壹周立波秀、今夜80后,近些年是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欢乐喜剧人,逗乐子的形式一个比一个花。搞笑咖也成了香饽饽,脱口秀有他们,综艺有他们,街上海报有他们,就连电梯广告都有他们。
也难怪,笑是人们生活的解药嘛!这不能怪现代人太空虚,整天想找乐子,毕竟咱老祖宗也是一个样。你以为古人就不苟言笑,清心寡欲了?错了,人家也是靠讲讲笑话、听听段子,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这样子嘛!
所以,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咱们的古人也玩脱口秀。打春秋战国那会儿,段子手们就迫不及待地开麦了。
春秋最早最强也是最有名的段子手,当属齐国丞相晏婴,比如著名故事“晏子使楚”,说的是那一年,晏婴出使楚国,因为身材矮小,楚人就故意在大门边上开了个小门,让他入城。晏子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一句话怼的楚人内伤,只好悻悻地打开城门,让他正门而入。
入宫后,楚王还不服气,打算继续羞辱晏子,说齐国没人了吗,怎么让你这么个人来当使者?晏子笑道:齐国派使者有自己的一套规则,贤者出使贤明君主,不肖之徒出使无能之君。晏婴我最为废柴,所以就来楚国了。这叫你黑我一人,我黑你一国,楚王又被怼得内伤。
楚王不服,还想扳回一局,就派手下押了个犯人过来,说你看看你看看,你们齐国人都啥素质,尽出产些劣质人口,偷窃都偷到我们楚国来了,我就纳闷了,是不是你们齐国人都喜欢做贼?
晏婴不急不躁,稳稳答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哎,怎么这人在我们齐国温良恭顺,连邻居一根针都没拿过,到了你楚国就成了江洋大盗呢?这该不会是被楚国的风气感染的吧!
一顿精彩三连击,triple kill,楚王只能认输,经此一战,晏婴达成了中国段子手祖师爷的成就。
不过,在春秋时期他算是段子手的翘楚,但到了战国时期,这个地位只怕要被瓦解,因为竞争对手太多了。
起自春秋的百家争鸣,在战国终于达到了巅峰。这些后世扬名立万的学者们,看上去是一帮“高大上”的圣贤,一个个一本正经地搞学术讨论。但剥开这些严肃外表,你会发现,先秦诸子其实是一帮满肚子学问的销售,整天到各国出差跑业务,跟甲方爸爸兜售自己的产品,也就是本流派的学说。
当然,销售都是有竞争的,所以,为了成功兜售自己的学说,他们还必须擅长拉踩同行,diss一下其他学派。
为了忽悠客户业绩长虹,为了diss友商火力更猛,什么老庄孔孟、列子韩非,都不得不在干货里头插播点段子,把自己练成古早版脱口秀演员。比如著名的庄子。庄子这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冒犯人,而且冒犯得非常有水平。
比如有一回,他跟自己的朋友惠施斗嘴。惠施是庄子的老CP了,这回他又是咋惹到了庄子大哥呢?话说有一天庄子去找惠施玩,当时他还是个无业游民,而惠施已是魏国宰相,有人就告诉惠施,说庄子没安好心啊,到这来是想抢您的宰相之位!
这惠施也是当官当得神经紧张,还真在国都搜捕了三天三夜,想要掌握这老朋友的行踪。庄子一看老朋友这样,直接跑到惠施面前,来了段快板:
“惠施老铁,多日不见,给您来段快板吧!当里个当,当里个当,这南方有神鸟,是高冷又骄傲。喝水吃饭都很挑,到梧桐树他才歇脚。您看清高不清高?您看这事儿多蹊跷!再说地上有猫头鹰,捡到老鼠很开心,仰头见了南方鸟,叫得动魄又惊心。这事儿着实挺滑稽,赶忙说给您来听呀您来听!”
这一番快板打下来,惠施顿时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庄子老师也真够毒舌的,分分钟把哥们儿比作了二愣子猫头鹰,把魏国宰相的金饭碗比作了臭老鼠。就他们道家躺平党清高,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鸟。PS: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庄子这位嘴炮王的光荣事迹,赶紧收听我们路上读书的节目《慢读庄子》,保证让你笑不停!
2.俳优的诞生:靠脱口秀端铁饭碗?
瞧古人这脱口秀,寓教于乐,循循善诱,让人乐乐呵呵就把道理听进去了。战国的那些君王们就觉着:“哎哟不错哦,要是每天都有人整点这节目该多好!”
于是,专业搞脱口秀的工作岗位诞生了,那就是俳优。
啥叫俳优?中国古代的艺人,叫做“优”,其中那些油嘴滑舌的,善于逗乐子搞笑的,就叫“俳优”。有些顶流俳优,业务能力极强,号称是“出口成章,辞不穷竭”,嘴皮子跟机关枪一样嘚吧嘚吧嘚,讲得眉飞色舞又让人受益良多。
于是乎,这帮顶流俳优就得到了君王赏识,被提拔到王宫里头,专职讲段子。比如在楚庄王那会儿,他手底下就有个顶级俳优,叫做优孟。
这楚庄王早年也是个浪子,喜欢声色犬马。他有匹爱马,穿高定,住豪宅,吃大餐,独得君王恩宠。可生活太优越也不一定是好事儿,这马吃得太好,最终是得了肥胖症死了,我估摸着还附带有三高症。爱马一死,楚庄王那叫一个难过呀,自己哭天喊地不说,还逼着群臣一起嚎丧,更离谱的是,他还要以大夫之礼来给这匹马举行葬礼。
这事儿一下炸了锅了,大臣们面面相觑:what?这不是礼崩乐坏吗?但楚庄王说了,我要我要我就要!谁敢劝阻,那就直接乃伊组特,跟他的马一起上路。这可咋办呢?哎,这时候,宫里的脱口秀大师优孟就出场了。
只见这优孟一上殿,立刻嚎啕大哭,看得楚庄王都大吃一惊:难道他比我还爱我的马?赶紧问他怎么回事呢。优孟一把鼻涕一把泪:“哎呀!这么一匹宝马,您竟然只用大夫之礼埋他,人家还以为我们楚国穷酸呢。大王啊大王,我恳请您:用埋葬国君的规格,给马来个一条龙服务。”
楚庄王有点迟疑:“展开说说?”优孟表示:“这棺材,得要玉制的,上边必须雕龙画凤,不然没格调;外包装也得气派一点,要用上好的梓木。接着,选块风水宝地,派大军出动,为马爷开发地下新楼盘,召全国老人小孩前来打灰,为马爷修豪宅美舍。唉,什么穷奢极欲,滥用民力?我只知道,您的爱马,必须住进地下CBD!”
“这还不算啥!送葬那天,再叫来齐国赵国的大使,在前边陪着嚎几嗓子;韩国魏国的大使在队伍后边,好生护卫着咱马爷灵柩。对了!还要给马爷立个祠堂神庙,摆上牛羊猪头,给它追封万户侯,千秋万代享受百姓供奉。好了,天下诸侯都知道了,您楚王是贱人而贵马,24k纯的‘爱马士’!”
这一通输出,楚王是泪流满面呐:“别念了,我错了还不行嘛?这下可咋办呐!”优孟答道:没事陛下,咱这还有一个方案:用油锅做棺材,姜枣来调味,香料来去腥,米饭作祭品,大火作衣服,让您的爱马葬到人肚子里,您看如何?
楚庄王点头如捣蒜,立刻把这匹马交给了太官,也就是王宫的食堂师傅。这个故事有点问题,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却出现了战国才有的赵魏韩三国,大概是记载的人手滑了。但这些小细节无伤大雅,优孟的一番表演,让楚庄王是幡然悔悟,少干了件劳民伤财的缺德事,可见这宫里的脱口秀艺人不是吃干饭的。
这么一来,善用脱口秀来劝谏君王的俳优,就成了古代宫里的钉子户,而且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常常享受君王不同寻常的宽容。像在五代十国那会儿,有个叫敬新磨的脱口秀艺人,在后唐庄宗李存勖手底下当差。
李存勖是古代有名的猛将,位列“十三太保”,打仗很厉害,但很反差的是,这哥们儿还是个文艺爱好者,特爱跟娱乐圈艺人混在一起,有时还亲自登台唱戏,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
有一回,李存勖又和一帮戏子歌手厮混,玩到尽兴了,就大声疾呼:“喂,李天下!李天下在哪里?”其他艺人都嘻嘻哈哈,但也不知道怎么搭腔。这时,敬新磨登场了。
他一个箭步冲到李存勖面前,一个响亮清脆的巴掌呼到了李存勖脸上。这一幕实在是太突然了,李存勖自己都不敢相信,脸上全是惊恐和茫然。一帮艺人更是震惊了,心想这小子不要命啦?赶忙一拥而上,拦住敬新磨。
敬新磨却十分淡然,对李存勖说道:“料理天下的,只能有皇帝陛下一个人。您咋还能叫别人帮手呢?”这一下就把紧张的氛围化解了,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李存勖本人也是转怒为喜,不仅没有把敬新磨大卸八块,反而表示:“好活儿,当赏!”
可见,皇帝也知道,这俳优嘛,就是专门整狠活说骚话的,有点出格的言行也很正常,不必过于计较。也正是因此,古代的俳优们可以通过脱口秀讲点敏感话题,向君王建言献策。
3.冒犯的艺术?还是作死的艺术?
话又说回来,开君王玩笑是高危动作,玩归玩,闹归闹,别跟咱大人物开玩笑!此话不假,比如在曹操曹老板跟前,您就得小心点,千万别随便抖机灵。
其实曹老板这人吧,看上去是个很能开得起玩笑的主。他早年当过游侠,所以也爱听人扯犊子、讲段子,《魏书》里说他跟人聊天的时候,笑得前俯后仰,脑袋都埋到酒杯里去了,作风相当不羁。所以呢,一些下属就大胆地向曹老板展示自己的脱口秀才华。
比如孔融。孔融大哥不光是让梨小能手,还是个脱口秀大王。建安九年,也就是官渡之战后四年,曹操发兵收拾了袁绍家族的残余势力,攻破了袁家经营多年的邺城。他儿子曹丕也没闲着,继承了老爹的人妻猎手属性,瞅准袁绍之子袁熙的老婆,传说中的美人甄姬,抢在老爸出手前抱得美人归。
孔融听说了这事,准备幽默一把,写了封信给曹操说:“您这事儿干的,了不起。就像那武王伐纣后,把妲己赐周公呐!必将流芳百世,成为美谈!”曹操看得美滋滋,心想这文化人拍马屁就是悦耳!不过我曹操也是读过点书的,知道武王伐纣但咋没听说过武王赐美人给周公呢?还请孔融老师赐教,你这典故出自何处呢?
孔融哈哈大笑:“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哎呀,我就是用今天发生的事来推测,想必当初就是这样的咯。乖乖,此言一出,曹老板差点心肌梗塞,好家伙,你这是在内涵我们父子抢人家媳妇给他老袁家戴绿帽啊!算了算了,看在你孔融出身名门,我且给孔夫子点面子,忍你一忍。
孔融看着曹操吃了瘪,心里还挺得意的,大概以为自己智商超群,曹操不敢怎样。于是,他又酝酿着给曹老板秀秀才艺。有一回,曹操看前线打仗,后方粮食吃紧,于是下令禁酒,还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同志们呐,这喝酒不是好事情,那商纣王好喝酒,不就亡国了嘛!
恰好这孔融是山东大汉,能喝,爱喝,逮着这机会又准备跟曹老板皮一下。立刻写了个《难曹公表制酒禁书》,说这酒有啥不好的?天上有酒旗星,地下有酒泉郡,那帝尧能饮千钟酒,咱们至今还说他是圣王。可见,喝酒这事儿好得很!再说了,你说夏桀商纣爱喝酒所以亡国,那人家还好女色呢!那您是不是也理应把婚姻也给禁止了呀!
这讽刺的,不带一个脏字儿,却杀伤力极强,简直就是当众揭人曹老板的短。曹老板自然更是怒火中烧,又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了一笔。
孔融讽刺完了,又得意了一把,但这种小事,他也就忘了。可这位曹老板,虽说表面上看着嘻嘻哈哈,十分随性,却着实是个嫉贤又妒能、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
等到曹老板再也不能容忍孔融的时候,也给他开了个玩笑。他存心炮制了一顶不孝的帽子,扣到以孝悌闻名的孔融头上,直接把他灭了并株连家人。感觉就是腹黑男积攒了多年的不爽,终于一把还回去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玩归玩,闹归闹,别跟咱大人物开玩笑!
当然,曹营里头,跟孔融一样爱作死的脱口秀艺术家还有不少。像是帮曹操赢下官渡之战的许攸,就仗着自己是曹操的老朋友,有事没事就叫他的小名“阿瞒”,而且还狂言“没有我曹操就拿不下冀州”“没有我曹操就进不了邺城”。曹老板听得烦了,就把许攸给杀了。不过在《三国演义》里,这顶帽子被扣在了曹老板手下悍将许褚的头上。
还有一个叫娄圭的,也是曹操早年的好哥们儿,据《魏略》记载,有回他跟同伴一起乘车,看到曹操出行的排场,同伴说道:“曹家爷俩看上去都很快活啊!” 娄圭接了一句:“大丈夫生于世间,应该要自己做到,怎么能只看人家?”
同伴赶紧把娄圭的这番话举报给了曹老板。曹老板大怒,把娄圭拉去出给宰了。
跟君王开玩笑,容易踩雷。其实哪怕你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最好不要随便开玩笑,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东晋的孝武帝司马曜,就给咱打了个样。
跟前几代费拉不堪的东晋皇帝比起来,司马曜算个有能耐的。在位时打赢了淝水之战,还小小拿捏了一下权势滔天的门阀士族。可这家伙有点成绩就飘了,说起话来就不带把门的了。有一天,这司马曜在后宫清暑殿,搂着宠妃张贵人,喝着小酒,快活无边。
这酒精一上头,司马曜就想给张贵人展示一波幽默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汝以年亦当废矣,吾意更属少。”啥意思?爱妃啊,按你这年龄吧,我早该把你废了,再找个年轻小姑娘哈哈哈哈哈。
司马曜可能觉着,我乃九五之尊,坐拥后宫佳丽,跟你个黄脸婆开个玩笑又如何了?再说了,你这把年纪了我还如此宠爱你,这不显得你很优秀、我很深情嘛?
但听到张贵人耳朵里,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张贵人十四岁入宫,刚开始就一小宫女,后来因为会拍马屁,得了司马曜前任宠妃欢心,被推给了司马曜,才靠青春无敌赢得了圣上欢心。
“我又不是门阀贵族出身的大小姐,如今又被你说年老色衰了,那我岂不是就要完蛋了?”张贵人越想越怕,越想越气,于是怒向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当天半夜,趁着司马曜烂醉如泥,张贵人就派心腹宫女,用被子把睡梦中的司马曜给活活闷死了。
事后,张贵人给出了个相当搞笑的解释,说咱皇上是因为做噩梦而惊悸窒息,才暴毙的。更搞笑的是,朝中的两大权臣兼皇帝亲戚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竟然还点头认可了。
就这么的,司马曜因自己的玩笑话而死,而他的死法比他的玩笑还要好笑。
可见这冒犯的艺术,确实是个高危事业,一不小心就碰到了雷区。但即便如此,咱们古人还是继续乐颠颠地开着玩笑,把脱口秀大业进行到底。
在曹魏那会儿,曹操手底下有个叫邯郸淳的官员,就是古代脱口秀事业走向正轨的幕后英雄。他编了古代第一本笑话全集,称为《笑林》。虽然史学家刘知己说这玩意儿“颇为无知所悦”,是给平头老百姓傻乐用的,但这也说明了这玩意儿确实能带给人快乐。
后来编笑话成了一件颇为流行的事,甚至连苏轼、冯梦龙都来参与。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有个署名“游戏主人”的作者,将很多从宋朝到明朝的笑话搜集起来,做了个大合集,这就是著名的《笑林广记》。
除了笑话书本,到了文教昌盛的宋代,更是几乎出现了脱口秀这个行当。当时有个行业叫“说话”,也就是说书,其中有条细分赛道叫“说诨话”,专门用来搞搞笑、吐吐槽。跟现在的脱口秀大会啊、吐槽大会差不多。北宋那会儿还有个脱口秀大王,叫做张山人,他一开讲,汴京老百姓们就涌到瓦肆来围观,从宋神宗那会儿火到了宋徽宗时代,绝对是脱口秀界的巨星。
就这样,古人们听着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脱口秀,在开怀大笑中捱过时代的变迁、人生的悲欢。就像今天,各位听良辰扯着犊子,讲着笑话,来抚平伤口,继续微笑面对生活的毒打。
今天就聊到这里啦,路上读书,你的音频图书馆,我是良辰周,我们下次再见!
-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良超,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在读研究生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探索史书夹缝里的新奇故事,角度刁钻,逼格满满,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趣。现代人整天找乐子,咱老祖宗何尝不是呢?历史上从来不缺喜剧人和段子手。
为了diss别人抬高自己,诸子百家会在干货里插播段子,生生把自己逼成古早版脱口秀演员。比如庄子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冒犯人,尤其喜欢“冒犯”他的朋友惠施;楚庄王要以大夫之礼给爱马安葬,大臣优孟表示:不不不,您应该用安葬国君的规格,还要追封万户侯,让天下人都知道您楚王是贱人而贵马,24k纯的“爱马士”。
是不是有“冒犯的艺术”内味儿了?不过别轻易模仿,因为一不小心就成了作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