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历代帝王的反面教材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
我们前面说了那么多古代有名的帝王,个个都是雄才大略,大家也都耳熟能祥了,今天咱就换个方向,讲讲笨蛋皇帝,那么提起笨蛋皇帝,想必晋惠帝大家一定不陌生。我想大多数朋友们第一反应一定是:哦!就是那个白痴皇帝呀!
的确,在大多数人眼中,晋惠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白痴。听过良辰《明朝那些事儿》节目的朋友们想必对那个动不动就撇下大臣溜出皇宫玩消失、兴建豹房、在皇宫里和大臣玩cosplay的明武宗朱厚照印象深刻。但是,朱厚照也有精明的时候。在基层官员蒙骗他一个人身中五刀是自杀时,朱厚照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愤怒说道:“岂有身中五刀自毙者?欲将朕比晋惠乎?”意思是身中五刀都是自杀,难道你们以为我和晋惠帝一样白痴吗?可见连明武宗这样一个以昏庸、不着调著称的皇帝在提起晋惠帝时都十分鄙视,晋惠帝堪称是历代帝王的反面教材。
讲到这儿,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晋惠帝这个人。这个著名的“白痴皇帝”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因为司马炎长子早夭的原因,司马衷得以成为太子,继而成为西晋第二个皇帝。那这个“白痴皇帝”的头衔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早年间,晋惠帝经过华林园时,听到一只虾蟆呱呱叫,就问身边的人说“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意思就是这些蛤蟆叫来叫去的,是为公家叫还是为私人叫呢?好家伙,怪不得老祖宗说伴君如伴虎。摊上这么一个主儿,想一出是一出的,这谁受得了。惠帝身边跟着的人绞尽脑汁,勉强回答道:“这些蛤蟆在官家地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很显然这个回答不算精妙,但糊弄晋惠帝是足够了。
第二是晋惠帝在位期间的某年,恰逢百年未有的大饥荒,土地颗粒无收,无数百姓被活活饿死。这时候地方官员着急了,他们深知百姓们吃不上饭的威力有多大,说实话,百姓们再吃不上饭可真就要造反了。各地官员使出吃奶的劲儿跑到了京城,请晋惠帝拿个主意。这可把晋惠帝难住了。他左思右想,终于冒出来一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思是百姓们既然没米饭吃,那怎么不吃肉粥呢?大伙听听,这像话吗!当时听到这些话的官员们是何反应我们已无法考证,但想必一定是万分无语。至于后来如何收场,我们暂且按下不表。至此以后,晋惠帝“白痴皇帝”的名头算是坐实了。
西晋一朝,总共经历四位皇帝。晋武帝司马炎雄才大略,结束了三国以来长达八十年的分裂局面,称得上是一代雄主。但可惜虎父有犬子,晋武帝留下来的家底儿在晋惠帝这块丢得就差不多了。晋惠帝去世后的十年间,西晋又苟延残喘了两任皇帝,然后便灭亡了。难怪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恨铁不成钢地评价到:“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意思是说晋惠帝啊,太笨了!从古至今也找不出第二个人在智商方面能跟他匹敌。西晋灭亡的罪魁祸首就在于晋惠帝。
但是,话说回来。朋友们在了解历史的时候,要记住一句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虽然俗话讲众口铄金,但如果别人说什么我们都相信,那难免会被带节奏。我们这档节目就是带大家挖掘历史,探求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人生B面。因此,我们必须要问了,晋惠帝真的就像大家印象中那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白痴吗?
-
- 2.装傻是我的“保护色”
- 3.能力虽然平庸,情商绝对在线
- 4.身处乱世,我没得选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王禹,吉林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提起晋惠帝司马衷,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白痴皇帝、不识民间疾苦,“何不食肉糜”也成为后世用来描述皇帝昏庸无能的代名词。
但晋惠帝真的是一个智力低下的白痴吗?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晋惠帝是一个能力平平但情商绝对在线的皇帝,与“白痴”二字一点不沾边。本期节目,将带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晋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