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我不是药神(影评)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吃不起天价进口药,就该等死吗?
-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文牧野执导的电影,《我不是药神》。
这部电影取材于一个真实故事,故事的原型叫陆勇,是无锡一家针织品出口企业的老板,在2002年的时候不幸患上慢粒白血病,只能靠吃一种瑞士进口的抗癌药续命。这个药一盒要2万多块钱,每个月需要吃1盒,这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吃一年就相当于吃掉当时无锡的一套房子。所以,即使像陆勇这样有家底的人,那也是不堪重负。至于普通家庭的患者,得了这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吃不起药,只能等死。
2004年,陆勇偶然间了解到,印度有一种仿制药,药效与瑞士药相同,价格却仅是原价的1/6,再加上陆勇本身英语水平好,于是他开始直接联系印度公司购买仿制药,用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确实很好。于是,侠义的陆勇做起了代购,帮助数千名病友购买这种仿制药,随着购买量的增大,药品价格逐渐降低到200多元,在这个过程中,陆勇没有收取一分钱的代购费。
但问题来了,由于这些印度仿制药没有取得我国进口药品的销售许可,即使药真实有效,在我国也会被认定为“假药”,因此,陆勇因涉嫌“销售假药罪”被抓。但是,上百名白血病患者联名写信,请求司法机关对陆勇免予刑事处罚。最后,考虑到陆勇没有造成他人伤害后果,也不是销售行为,检察院最后撤回起诉,陆勇被无罪释放。
陆勇案引起我们思考,吃不起天价进口药,就该等死吗?当情与法相冲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选择?
回到电影,为了戏剧效果,《我不是药神》对原型故事做了较大的改编。改编到了什么地步呢?据说陆勇看到预告片后,气到发微博澄清。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啊,改编后的主人公叫程勇,是个卖印度神油的潦倒小贩,突然改行卖起了抗癌药,一开始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这个投机倒把的小商贩,是如何成为白血病人口中的药神的呢?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我的声音,一起进入今天的电影。
-
2.我不要做什么救世主,我要赚钱!
-
3.这个药呢,从明天开始,我就不卖了
-
4.佛祖说,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5.我相信会越来越好,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文牧野,导演、编剧。长片处女作《我不是药神》于2018年上映,票房达到31亿,并凭此片文获得第55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平黎黎,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
潦倒失意的印度神油店小老板程勇,迫于为父亲治病和房租压力,选择接受一个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提议,赴印度走私印度仿制抗癌药,并在卖药的过程中组建了五人小团队,顺利拿下印度药代理权,赚得盆满钵满。之后,迫于坐牢的恐惧和假药贩子的威胁,选择放弃代理权。一年后,他又开始重操旧业,这一次,他不再为了赚钱,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倒贴钱也要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