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新兴产业如火如荼,传统行业危机四伏
-
上一期咱讲到,1921年“信交风潮”,青年蒋介石都赔了个一干二净,输得认拜认拜入黑帮头子黄金荣门下,然后孑然一人投身大革命浪潮,连蒋介石都玩不转,可想而知,民国的股市在那之后,成了个啥熊样了。再加上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大量的资金跑去了公债市场,股市,呵,谁看啊。
无独有偶,不光中国这边股市惨兮兮,太平洋彼岸,美国的股市,也差不多,准确地说,也快不行了,甚至美国的整个经济都迎来了一次重大危机。这,就是连咱们中国初中的历史教科书,都要专门给它开一个章节的,美国30年代大萧条。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历史上有这个经济大萧条,都知道有多么多么惨,多少人失业,没有饭吃,当然,最主要记住的是罗斯福总统怎么怎么拯救了这一切。但这大萧条怎么发生的呢?好像比较少关注。
俗话说的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像大萧条这个规模的经济危机,自然不是在1929年10月29日那天突然发生的。在它之前的几年,一切早有铺垫。咱们今天,就来马后炮地关注一下,当年整个二十年代美国的经济走向,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经验教训,疫情之后,咱们这经济前途不是也很迷茫吗?中国这经济走势不是也很低迷吗?
其实,如果去翻看100年前美国的经济环境,你会发现,大萧条之前,其实不管是农业也好、工业也罢,都不是很乐观。
先说说当年美国的农业。要说当时美国农产品的平均价格,在1918、1919年还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可到了1920年却突然下跌,此后非但没有再涨回去,甚至从1928年开始再度下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因为农业机械化。早在19世纪中叶,美国农场主就开始大规模地利用机械化。差不多同一时间,西部地区的土地开发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也就是说,无论是耕地面积,还是生产效率,都远远超过之前的水平。两个因素叠加,美国农产品的产量,那叫一个突飞猛进。这么说吧,在1859年后的五十年里,全美玉米产量翻了一番,小麦产量甚至涨了差不多三倍。
那位说,产量上去了,这不是好事吗?那说明经济水平在提升啊。各位,大道理是那么回事,但得分情况。大家还记得2022年底网上一些新闻吗?说河南的萝卜卖不出去,农民一车一车地萝卜给钱就拿走。是的,就是这个道理。农产品大丰收,有时候不但赚不到钱,还亏得农民血本无归。
你想啊,如果市场的需求量不够,农产品产量越大,价格就越低。本来呢,美国机械化耕种出来的高产量的农产品,它自己国内消不掉,还可以出口,比如1914年一战爆发,欧洲各国打成一锅燕麦粥了,打仗嘛,需要大量的物资,美国人的农产品正好,大量外销,不愁卖不掉。
可到1918年底,一战结束了,之前打仗的各国纷纷回转头来,搞战后重建,恢复生产,搞活经济,这么一来,谁还要你美国人的农产品啊。于是,美国西部地区机械化种植出来的大量玉米啊土豆啊小麦,好了,全堆积在仓库里,不要钱都没人来拖走,整个二十年代,大量美国农场主负债累累,甚至破产。
农业如此,工业里的一些产业也同样不容乐观。我们之前的故事多多少少提到过,20世纪初,美国的什么汽车啊、化工啊,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日新月异,看得人眼花缭乱,可是,就像怎么今天,互联网这个新兴的时髦的经济模式,挤压了许多传统的实体经济一样,当时美国的煤矿、纺织、铁路等等相对“旧”的产业,也被新的产业压得抬不起头来。
就拿铁路来说,在流水线的作用下,汽车、飞机不仅造出来了,而且连价格也打下来了,福特汽车,家家都有,飞机又快,这谁还想着坐火车呢?客流量减少,收入来源减少,建铁路的成本,都还没收回呢,盈利就更别提了。就像咱们今天很多城市的客运站经营不下去一样。高铁又发达又便利了,家庭用车大量普及,自然而然大家就不想去挤长途巴士了。
所以,在大萧条爆发之前的几年里,新兴产业的营收飞速增长,很多人都觉得美国经济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前途一片灿烂。可实际上呢?铁路运输业的客运收入降低了30%不止,其他的一些传统行业,从产量到单价,再到工人工资,没有哪个不在降低。
只是当时的人们被热门的东西冲昏了头,丝毫没有留意到经济发展失衡的潜在问题了。
-
- 2.民众开始疯狂投机,在哪国都不是好事
- 3..股市、银行、实体经济,全方位大崩盘
- 4.“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
- 5.美国没成二战发源地,多亏了罗斯福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LXJ,北京大学财政学学士、税务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当你盯着大盘个股红红绿绿的数字和图线时,你可曾想过,今天你因它而产生的喜、怒、哀、乐,早在百年前就已经被前人上演过千万遍?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总是金融时事,却对金融投资史上的大事件却不甚熟悉。但不读史,如何能保证自己不重蹈前人的覆辙?
本系列从清末的数次股灾,到惊心动魄的美国大萧条,从臭名昭著的安然造假,到散户大战华尔街……让我们以史为鉴,更好地懂得金融、学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