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一场改写蒋介石人生道路的股灾
-
前两回,咱们讲了晚清的两次大股灾。说白了,这两场股灾很相似,就是诸多企业经营不力,甚至根本没在经营,却蹭上了风口,靠着一味的登报纸、打广告,用各种华而不实的方式吸引人买他们的股票。可是,假的变不成真的,最终还是引发了股票市场大动乱。
前两次股灾说到底,就是没有实业的支撑,整个就是一场人为鼓吹出来的大泡沫,可今天咱们要说的,发生在1921年,也就是民国十年的“信交风潮”,那就很不一样了,它不仅不虚,有非常欣欣向荣的实体经济支撑,而且,还正是中国民族企业发展得最好的时候,它就这么冷不丁地来了。
这次股灾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从大的方向来说,甚至改写了中国历史。因为一个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人物,蒋介石,在这次股灾赔的血本无归,走投无路,为还债,拜入黑帮大佬黄金荣门下,接着,输得一无所有的他,走上了北伐之路,
那么问题来了,刚才我们说了,这场股灾,并不是没有实体经济支撑,也并不是金融泡沫导致,它又是怎么发生的呢?这故事还得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
话说这一战的爆发,给世界格局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处于战争中心,肯定就得把工作重心放到打仗上面去,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侵略,自然也就稍稍放松了。哪怕这样的放松很轻微、很短暂,也给了咱中国一个喘息的机会。
一方面,发达国家对我们没啥动静了,外商也纷纷投身军火等行业,对我国的倾销、对中国市场的攻占略有放缓,外患略微变弱。另一方面,辛亥革命之后,国内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也好、政治地位也罢,都有所提升。这期间,咱中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民族资本家,不但创办实业、重新振兴国内市场,甚至,还趁着欧洲忙于打仗、疏于经济、需要口粮和物资的机会,把产品卖到了国外,赚外国人的钱。像咱们在《乱世大商人》这个系列里讲到的张謇、荣氏兄弟等人,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优秀典范。是他们,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达到了一个小高峰。
咱们简单地算笔账吧。从一战爆发前的1913年,到一战结束、时局稍稍平稳后的1920年,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民族工业资本翻了一番还多。不光是投入这个行当的资本迅速增加,相关产品的销路也广为畅通。除了战争最初两年,海运船只比较少的特殊情况以外,出口额几乎是年年攀升。到了1919年,已经高达6.3亿两,从鸦片战争以后的贸易逆差被大大降低,民族资本也取得了喜人的回报。就拿荣氏兄弟的面粉厂来说,从1914年起的五年内,平均盈利率高达157.6%,远超平时。
总之,种种迹象表明,在一战爆发之后的好几年里,我国的资本主义工业正处在黄金起步时期,实体经济欣欣向荣。可为什么,一战结束没几年,1921年就又发生了一次超大股灾,其波动之巨、影响之大,甚至被认为是“在经济史上永留下不可淹没之污名”呢?
这事儿,还得从证券交易所的开办说起。
-
- 2.信托公司不办信托,是怎么回事?
- 3.从蒸蒸日上到节节下跌,不需要两年
- 4.蒋介石炒股,亏到孩子衣服都买不起
- 5.股票市场变公债市场,还有了监管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LXJ,北京大学财政学学士、税务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当你盯着大盘个股红红绿绿的数字和图线时,你可曾想过,今天你因它而产生的喜、怒、哀、乐,早在百年前就已经被前人上演过千万遍?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总是金融时事,却对金融投资史上的大事件却不甚熟悉。但不读史,如何能保证自己不重蹈前人的覆辙?
本系列从清末的数次股灾,到惊心动魄的美国大萧条,从臭名昭著的安然造假,到散户大战华尔街……让我们以史为鉴,更好地懂得金融、学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