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文景之治的贤明君主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
说起中国古代历史上贤明的君主,想必大家是烂熟于心,什么鸟生鱼汤,不对不对,尧舜禹汤,周文武王,就俩小燕子韦小宝这俩文盲都知道。如果再往下数,汉景帝刘启的大名,想必是要被大家提到的。
不用说,西汉的文景之治,历来是历史上盛世的模范作业,文帝和景帝也是出了名的三好学生。文帝自不必说,排除掉良辰我给他挖的黑料,在历史书里,汉文帝刘恒那就是一生兢兢业业,减负减税,道德模范,人君楷模。而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呢,也和他,在历史上攒够了排面。
在历史书上,汉景帝的仁政和他奉行一生的黄老之学,那是作为优秀答卷,常年在史书上展览传播。
首先表现在,他本人非常体恤百姓,刚即位,就先给全天下的老百姓发了个大红包:税赋减半。自西汉立国以来,刘邦定下的税收标准是十五税一,文帝时期曾改为三十税一,但后来又喊停了,景帝上后,就恢复了三十税一,也就是3.33%的税收标准,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可以说是少有的好政策了。
景帝仁政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更改了肉刑的处罚规定。听过良辰黑汉文帝那一期的可能会质疑:肉刑废除不是文帝的手笔么?不是他当政时候就废了么?
各位,郭德纲郭大爷有个名段子,说是有个大善人,心态善,见不得穷人受苦,所以把方圆二十里的穷人都赶走了。这文帝的废除肉刑,跟着大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话怎讲呢?是这么个意思哈,文帝是“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意思是原本按律处罚,要把你右趾砍了,现在皇帝觉得太残忍,不砍你脚趾了,免得你痛苦,直接改判你死刑。把你人砍死了,那这不就没肉刑了吗?这道理太强大了,我无法反驳。再比如,本来要砍你左脚趾,现在不砍了,改鞭子打五百下。这听起来是不是好点呢?结果很多人还没打满500下呢,就被打死了,所以说,文帝确实“废除”了肉刑,但你还不如不废呢是吧?
所以,景帝即位后,咱也别来虚的,直接改法律,肉刑全改为笞刑,也就是用竹片或者木板鞭打犯人,同时,大幅度减少鞭打的次数,打五百下的改为打三百下,三百下的改为两百下。量的减少,就会带来刑罚——质的变化。
除此之外,历史书上关于汉景帝的仁政,还有诸如打击贪官污吏、分配土地给农民、缩短服徭役时间,等等。总之,景帝是始终贯彻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就地躺平,啥都不做,那可不行,要是有人据啸山林,起兵造反那还是得管管的。
所谓无为而治,总体来说就是,政府不要今天一个政策,明天一个通知,刚让人去服徭役,第二天又要征收粮食,不能这样来来回回折腾百姓。政府要体恤民力,与民休息,百姓自己就会铆足劲搞生产,让百姓安安稳稳准时准点996地在家种地,这样人家才能按时交税,多开荒多生娃,人丁兴旺、纳税多多,社会才会发展,经济才会恢复,国家才会有钱途,对不对?
总之呢,汉景帝恩威并施,给开局既穷又破的大汉朝,攒下了不少家底。虽然最后都让汉武帝刘彻这个败家子给败光了,但景帝本人的贡献那是大大滴。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这人特好相处,是天下第一好的皇帝?NO!NO!NO!这可不是咱们节目一向的风格,从古至今,仁慈的皇帝不少,但善良的皇帝却没几个,这位汉景帝,甭看他在史书上一直顶着仁君的名号,生活中的他那是相当可怕的,比如说,暴力杀人,比如说腹黑记仇,比如说忘恩负义坑恩师……
-
- 2.暴力男孩,棋盘杀人
- 3.睚眦必报,饿死首富
- 4.忘恩负义,处死恩师
- 5.刻薄寡恩,罔顾亲情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邓德志,宁波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史书的汉景帝以贤明仁德而被称为圣人,他的无为而治更是被历代帝王称之为统治模范,然而一个掌握天下的帝王,真的可以只靠仁德治理国家吗?
兄弟惨死大殿之上,臣子被饿死在家中,老师更是被他亲手送上断头台,为何以仁德著称的汉景帝会如此残忍绝情?本期节目将为您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