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跨国集团的税务安排:从避税港说起
-
上一回咱们讲了企业所得税是怎么算的,因为算法比较复杂,自然也就有不少企业从中钻空子,一方面瞒报收入,一方面多列支出,另外还有小企业通过老板走私账什么的,大的企业呢?还会整出些什么做慈善逃税的路子,等等。看起来花样很多,不过,比起今天咱们要讲的跨国集团的逃税门路,那些,都已经算是很小儿科的。
像国内企业那些什么账外账之类,其实跨境集团那里也有,但跟人家的常用手段一比,那就根本不够看了。为什么呢?您想啊,既然是跨国集团,至少在两个国家或者地区有公司,要是规模大的话,在十几个国家都有公司也不是没可能。这么多的子公司,我们国家可以向哪些征税呢?这就是一个小麻烦;根据法律,集团知道哪些子公司在税率低的地方,会不会把盈利都转移到这些地方去呢?这就是一个更大的麻烦。再说简单点,如果它明明是在咱们中国境内创造了10个亿的年度营收,却通过内部账务操作,说成是在一个税率低得多的国家创造的呢?
不过,咱也别把跨境公司想象成妖魔鬼怪,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么个听起来很美妙的词:“避税天堂”。 我们之前讲过霍尔果斯这样的“税收洼地”,没错,很类似。只不过,税收洼地是在国内,而避税港是在国外。对企业来说,避税港就是企业所得税征得比较低的地方,或者是企业所得税本身不低,却处于各国税法中的空心地带,通过一定的操作,可以让一部分利润到哪儿都不用交税。听起来不好懂是不是?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大型跨国集团,苹果。
苹果,大家都知道,是个美国公司。可是,你知道吗?它把自己大部分的海外利润,放在了爱尔兰。换句话说,它把爱尔兰作为自己的一个利润中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它在爱尔兰官方的默认下,在这里成立了几个没有员工、也没有具体地址的子公司,然后把在其他几十个国家获得的利润,转移到爱尔兰子公司。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原来,根据爱尔兰的税法,这些苹果子公司不是它的当地公司,爱尔兰没有权力向它的海外利润征税。而根据美国的税法,这些苹果子公司注册在海外,美国也没有权力对它征税。这就导致一个什么情况呢?几十亿几百亿的利润放在爱尔兰,竟然在哪里都不用交税!也就是说,只有苹果公司决定把这些放在爱尔兰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回它的母公司的时候,美国才会去对它征税。
在这里,爱尔兰就是一个典型的避风港。当然了,它自身的企业所得税率本来就很低,只有12.5%,最近几年才稍微把大型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提高了一点点,到15%。但是,就算是15%,比起咱中国的25%,比起美国降税减负以后的21%,也还是相当低了。
当然了,想要成为避税港,光税率低还不够。比方说刚果,哪怕它的税率是0,你愿意把企业放到哪里去吗?那位说,为啥?不征税啊,多好。呵呵,什么时候人家再来个九国大混战,指不定就把你的资金全都给冻结了。让你一毛钱都动不了。
所以啊,一般来说,避税港还需要具备一些其他的优势,比方说政治、经济要稳定,交通、通信要便利,资金的汇入和汇出也不受太多的限制。毕竟啊,很多公司只是把注册地放在避风港,股东和管理层的肉身还在其他地方。要是钱款往来不方便,那可不行。
可以说,对于跨国企业来讲,他们减轻税负的手段,大部分都跟避税港有关。当然了,企业觉得自己是在合理地避税,可是税务机关却可能希望把它判定成逃税。最近几年,全球各国也在抓紧制定反避税条款。像苹果公司,前些年不就被欧盟要求补交130亿欧元的税款吗?只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像苹果这样的世界级大公司,更是会涉及到国家政治之间的博弈。一个案子拉扯个几年,那都是家常便饭了。
得了,咱不说苹果了,不如来看看咱们更熟悉的一个中国企业,海底捞,火锅巨头,你一定不知道,在海底捞的架构里,也用到了避税港。而且,不光企业注册到避税港去,连大股东的国籍都给改了。这么一顿操作,你知道能发挥出怎样的妙用吗?
-
- 2.海底捞张勇移民:为了上市还是避税?
- 3.海淘过的朋友,你的个人信息还安全吗?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LXJ,北京大学财政学学士、税务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与税收不可避免。”但是,人的本性就是不信邪。在长久的历史上,总有人千方百计地追求长生,也总有人想要规避、甚至逃避税收。想知道你都交了哪些税吗?想知道法制咖们到底是怎么逃税的吗?想知道古今中外,“税收”二字酝酿出了多少趣事和丑闻吗?尽在路上读书《税收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