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郑州轮奸案,族叔竟是始作俑者
- 乾隆元年,秋末冬初时节,在保定往京城的官道上,路旁的草木枯黄、树叶凋落,道上南来北往的商客络绎不绝。 在一家热闹的茶舍里,一名说书先生端坐大堂的条案前,说着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这时,一名黑脸汉子忽地一拍桌子,大声道:“说书的,老子一路翻山越岭,不想听这些老掉牙的书,你给老子来点荤的,有劲儿的,给老子解解乏!”同座的一帮大汉也跟着起哄。 说书先生倒也机灵,将手中醒目一拍:“好咧,那我就给诸位讲一个去年发生在郑州的多人强奸案,真人真事。”一听“强奸案”三字,茶客们都面露期待之色,唯独坐在角落里一对老夫妻闻言浑身一震。 且说这边,说书先生已经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 “列位看官,话说雍正十三年,正值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一片清明。然而这年夏日,在河南郑州,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大案。话说有一个姓郭的大户,叔侄两家住在一起:叔叔叫郭宗炎,其妻刘氏,叔婶住东屋;侄子叫郭元曾,是个秀才,妻子常氏,小两口住西屋。 案件发生于七月初二的夜里,月上中天,星斗闪烁。 这天夜里,常氏早早地便上床歇息,而她的丈夫郭元曾最近些时日又不在身边,去外地办事了。夏夜的屋外,蛙鸣和蟋蟀声阵阵不断,常氏渐渐睡去。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间她感到有人在摸她,她猛地惊醒,见一个陌生男子正趴在自己身上,浑身散发着酒臭味,而自己的衣服已被剥个精光,常氏大为骇然,刚一失声尖叫。 说时迟那时快,一只大手一把捂住了她的嘴巴,却不是趴在她身上的那个人的手,她惊恐地看去,发现床边还立着几个大汉的身影,原本睡在自己身边的小儿子也被扔到了地上,正哇哇大哭。 “这些恶贼想干什么?想必诸位都能想到了吧!”说书先生见下面的人个个听得耳根竖起,便得意地卖起了关子。 那黑脸汉子笑骂:“老东西,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干啥,不就想弄她吗?哈哈。这女人真是艳福不浅啊,几个男人伺候她,享福咯!”这句话好如在沸腾的油锅中浇了一瓢冷水,各种不堪入耳的话在茶馆里劈里啪啦地炸开了。 一时间,茶馆里的人声鼎沸,唯独有那对老夫妻面露悲伤,默然不语。 “啪——”说书先生一拍醒木,又添油加醋地讲了起来:“那天夜里,这几个恶贼可把这个常氏折腾得那叫一个死去活来,最后被弄得晕死了过去,等她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上午。那几个奸污她的恶贼早就不知所踪,常氏看着自己身上的伤痕,想到昨夜受到的侮辱,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怪哉怪哉,你刚说郭家叔侄同住一处,几个男人在西屋奸污这妇人,难道住东屋的叔叔婶婶没听到半点动静?你这是纯属瞎编,谁信啊!”坐在茶馆中间的一个男子忽然插嘴。 说书的合掌轻拍两下,赞叹道:“这位兄台问得妙啊!这东西屋一墙之隔,你说一点声音都没传过去,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其中的缘由,请听老汉接着说!” “且说这常氏正在痛哭之时,丈夫郭元曾回来了,一进家门,看到妻子这般景象,慌忙询问发生何事,常氏哭哭啼啼,将昨夜惨遭污辱之事告诉郭秀才,说完羞愤得直往墙上撞去,想要一死了之。郭秀才虽然心中痛苦万分,但也是深明大义之人,他忙将妻子一把搂住:‘此事怎能怪你?是恶人们丧尽天良。你放心,我这就去报官,定要求县太爷抓住那几个贼人,你可看清楚了他们的长相?’ 听闻这句话,常氏放声哭道:“先前屋内昏暗,我看不清,后来月光照了进来,我看清楚了几分,居然认出一个熟人,那人见我认出了他,竟然干脆点起了火纸给这些歹人们照亮,好让他们加倍羞辱我!” “此人是谁?”郭秀才着急地问。 “你的好叔叔——郭宗炎!”常氏咬牙切齿地说出了这个名字,满眼仇恨地望向东屋的方向。郭秀才如遭雷劈,没想到带头奸污妻子的人,竟是自己的族叔。 说书人一口气讲到此,稍作喘息,端起茶杯小啜了一口。 “这就奇怪了,族叔为什么要带人奸污侄媳妇呢?”有人质疑道,众人附和着点头,等着说书先生揭开谜底。 “要说这族叔郭宗炎确实不是个东西,本也算是书香世家,他父亲和哥哥都是秀才,可这郭宗炎却不学无术、好吃懒做,他让自己的妻子刘氏与乡里多人通奸,以此来赚钱供他享乐。这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后来事情被西院的常氏知道了,常氏便时常嘲讽他夫妻二人没有礼义廉耻,郭秀才也多次劝说族叔。可这郭宗炎夫妇不仅不听,反而恼羞成怒,纠集周围几个破落户,一共六七人,趁郭秀才不在家,将侄媳妇常氏轮奸了。”说书先生叹口气,“唉——人心恶毒啊。” 听闻此,角落里的那个老妇人愤然站了起来,似乎要说什么,老头连忙将她一把拽住。店小二以为他们要加水,忙提着茶壶过去,那老头却摆摆手:“不加了,茶钱多少?结账。” 店小二道:“好咧,五文钱。”又说:“听这位老丈的口音,像是河南人。” 老头点点头:“正是。” “那这说书人讲的这案子,您二位肯定听过。”店小二边收拾着茶碗边说。 老头眉头紧锁,还未回答,老妇人哆嗦着嘴唇:“他……他简直一派胡言!”周围几个茶客好奇地看了过来,店小二不知这老妇为何这般激动,一时也愣住了。 老头拉起妇人,急匆匆地走出了茶馆。老妇人眼圈一红,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滚:“黑白颠倒,黑白颠倒,这世间难道真的没有王法了吗?我可怜的儿啊!” 老头神色凄然道:“别哭了,老婆子,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反正我们就拼尽这两把老骨头去为炎儿伸冤吧。” 老妇人点点头,两人相互搀扶着朝着北京城方向走去,不远处,已隐隐能看到那高大威严的城门轮廓。
- 2.儿子含冤入狱,老夫妇上京告御状
- 3.乾隆下令彻查,吴应棻领命查案
- 4.疑点重重,官员难以自圆其说
- 5.屈打成招,无辜者蒙冤含雪
- 6.对簿公堂,抽丝剥茧还原真相
- 7.讳盗诬良,冤案背后的制度弊病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林洛菲,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从古至今,总有疑案、悬案和奇案,有人神秘失踪、再无音信;有人含冤而死、证据确凿却回天无力;有人浑水摸鱼,让小纠纷酿成惊天大案;有人父子相杀,夫妻反目;真相与假象扑朔迷离,令人好奇。
本系列将从历史上有名的悬案、离奇的公案出发,抽丝剥茧,看看世事人心如何让历史变得纷繁复杂,一件小事如何发展成惊天大案,既有帝王将相、父子妻儿的勾心斗角,又有江湖术士、市井百姓的贪婪狡诈,在片言只语中探索历史真相,讲述经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