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从塑胶到空调:两大巨头的诞生
-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欢迎走进今天的《商战风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咱们每家每户在买家电的时候,都会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好空调,究竟格力造还是美的造?
作为空调业的两大巨头,美的和格力的恩怨从未停止。你跑、我追、你插翅难飞。说起来,谁更胜一筹呢?很多人会觉得是格力。格力的掌门人董明珠董小姐,一直很高调。一会儿骂这个,一会儿怼那个,一会儿和雷军打赌十亿,一会儿又到综艺上选了个会唱跳的“接班人”。董小姐频繁出镜,周围总是大佬环绕,就给人一种格力还是在行业里头稳坐冠军的感觉。
但其实啊,咱们稍微多搜一点儿数据,就会发现,近两年的格力早就丢掉“国产空调第一”的宝座。相反,美的却是全品类齐头并进,市值几乎要到格力的两倍。同样是广东家电企业,有着“另世我”一般相似的发展路径,格力和美的这一路走来,是如何缠斗,又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局面的呢?今天的《商战风云》,我们来唠唠美的和格力的三十年恩怨情仇。
美的的起点相当早,但是跟家电八竿子打不着。1968年5月,广东省顺德县北滘镇,大家知道,那是个特殊年代,风云激荡,生产活动也受到影响。饭都吃不起了,总得自救啊!一个叫何享健的人,牵头二十多个北滘镇居民,组建了一个“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干啥呢?从做塑料白手起家,后来又开始做五金件、汽车配件。这,就是美的的前身。
何享健他们小组一开始做的东西,无非就是什么塑料瓶盖儿、五金螺丝,没什么技术含量。做了十年以后,呼啦一阵春风吹,改革开放了。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还访问了日本,参观了松下等一众日本著名的家电企业。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信号!一时间,全中国都掀起了“家电热”。咱以前有老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被“家电热”这么一烤,老三件被新的三大件取代了,哪三件呢?冰箱、彩电、洗衣机。
何享健一看,明白了:时代变了!家电,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咱中国第一批重点发展的产业。那还要啥自行车啊,俩腿跑着也得跟上!就这样,1980年,何享健拍板决定:生产小组转做家电!
做家电,一个搞螺丝钉的能做?冰箱、彩电、洗衣机,火是火,可个个都是大件。大件意味着什么?不光是体积大,成本也高,最主要的是,技术也难,不是他们这样一个小厂玩得转的。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下子高不了大物件,先从小的简单的上手,就这样,何享健就从小小的电风扇开始,成立了“顺德县美的电风扇厂”。
虽然只是小小的电风扇,可是因为赶上了时代的风口,他们这电风扇,那可不只是内销,还做到了出口。在当时,北滘的车间里那哪是流水线啊,简直就是印钞机。各位80后还记得吗?在没有电风扇之前的童年,夏天是怎么乘凉的?是不是一人手里一把蒲扇,呼啦啦扇个不停?可有了小电风扇,那滋味甭提多享受了!如果我的记忆没错,八九十年代,一台小小的搁在桌子上的电风扇,也得大几十块钱,而那时候的冰棍还是一毛钱一根。
你想想,这电风扇,还不卖疯了?顺德县美的电风扇厂是不是赚疯了?这样的钞能力,谁不眼红?很快,短短几年里,全国的资本争相涌入家电行业,成百上千条流水线夜以继日地安装。这产生了一个什么后果呢?市场严重饱和,电风扇供大于求。
何享健一看,这局面不对啊,不行,市场过热,有风险,必须考虑再次转型。就这样,从1985年开始,美的一边出口电风扇、做外向型企业;另一边,着手开辟新赛道,开始研发和生产空调。就这样,稳扎稳打,慢慢发展成了美的集团。
就在美的开始向空调转型的时候,咱们节目的第二个主人公,格力,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1985年,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花了10万元,在荒地上建起了一座冠雄塑胶厂。国企嘛,一些臭毛病难免的。什么管理混乱,什么欠钱不还,什么得罪客户,那都是洒洒水的小事儿。这么管了两年,好好一个塑胶厂,居然成了远近闻名的烂厂,谁都不敢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就这样被扔到了一个“外来人士”——朱江洪的手中。
朱江洪,原本是广西一个工厂的技术员。1988年辞了职,本想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回家乡珠海发展,却误打误撞被聘用为“烂厂”冠雄的总经理。面对烂摊子,尤其是前任留下的那些烂账,朱江洪愁得不行。四处求爹爹告奶奶、上门赔礼道歉,结果呢,还是找不着启动资金。最后,好不容易,他的诚意打动了农业银行,可算搞到了一笔20万的贷款。
拿到了钱,朱江洪开始琢磨从哪儿开始干。您说巧不巧,他也瞄上了电风扇。成本低、技术简单、来钱还快,要是我早出生个十几年,我也心动。时代的风口加上个人的努力,冠雄很快就扭亏为盈,从年亏无数变成了年赚四百多万。
眼见冠雄塑胶厂被“变废为宝”,总公司大喜:这小子行,我看看还有什么锅可以甩给他的。把旗下的企业这么一扒拉,又发现一家烂得不行、处处是欠款的公司——海利空调厂。得,干脆就把冠雄和海利合并,让“救火队员” 朱江洪继续“点石成金”。
就这样,在1991年,格力空调器厂诞生了。跟着海利一起合并过来的员工里头,还有个铁娘子叫董明珠。日后,她将成为朱江洪的左膀右臂。
而差不多同一时刻,25岁的安徽青年方洪波也从广州辞职,来到北滘镇,成了美的集团内部刊物《美的报》的总编辑。这个青年也将成为何享健最信任的商业伙伴。
就这样,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的和格力一前一后地踏入了空调行业,也分别迎来了自己的“卧龙凤雏”——方洪波和董明珠。战场和战士都准备就绪,第一场短兵相接的大战,就在1996年。
-
- 2.适逢双骄陨落,空调大战1996
- 3.从惺惺相惜到反目成仇,格力美的诉讼战
- 4.空调价格战与“破格行动”
- 5.从挖人到“削藩”,格力人叛逃美的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Sue,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有时,它是和平友好的切磋互动;有时,它是暗流汹涌的阴谋诡计。
商战,看似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但实则是息息相关。它是两个或者多个企业之间的较量和角力,但战利品却是你我的钱包或者注意力,而战败后,为飞流直下的股价牺牲的,也还是广大的投资人。
《商战风云》系列,为您讲述近几十年来,中外著名企业之间的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