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要立新太子,个个令人愁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今天我们继续为您带来大汉王朝第二季的故事。
上一回说到,汉武帝统治期间,连年征战、滥用民力、大兴土木、求仙问道、穷奢极欲,导致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起义遍布天下。严重的社会问题,给汉武帝很大的触动,他不得不颁布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虽然扭扭捏捏,但也算是公开承认了自己的过失。
错误要一个个修改,问题要一个个解决。恢复生产,推广新的农业技术,让流民重返家园,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个三五年是完成不了的。但眼下有一件事亟需汉武帝解决,而且要尽快解决,那就是要立一位新太子。
自从刘据因巫蛊之祸自尽,太子之位就一直空缺,汉武帝也没有提这事,大概率还因为触景生情,徒生伤感。可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88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意识到必须重视接班人问题,不能再拖下去了,那就是我们说过的马家兄弟阴谋弑君一案。
这场刺杀未能得逞,但也给了汉武帝很大的警醒:如果自己真的遇刺身亡,连个太子都没有,那就麻烦大了,天下必将大乱,没准刘家连江山都保不住。再者,汉武帝当时已经69岁了,在那会儿已是高寿,晚年的他也多次生病,有好两次还病得不轻。多重考虑之下,汉武帝意识到:立太子之事,必须要尽快处理。
除已经去世的刘据之外,汉武帝还有五个儿子,老二齐王刘闳,一度很受汉武帝喜爱,可惜命薄,英年早逝;老五昌邑王刘髆,参与李广利、刘屈氂拥立太子一案,也退出了竞争行列,后来在公元前88年正月一命呜呼,死因不明。撇开这两位,还剩下仨:老三燕王刘旦、老四广陵王刘胥以及老六刘弗陵,因为年龄尚小,还没有封王。
就剩这三个,可把汉武帝看的是眉头直皱。
自从刘据死后,汉武帝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头大的问题:剩下的几个儿子,或多或少都有些缺点:老三燕王刘旦口才好,能言善辩,热爱学习,涉猎的领域五花八门,喜欢天文、历法、数学、方术、歌舞、射箭、打猎,还喜欢同游侠交往——但问题是,喜欢的挺多,就没一个是正经的。
老四广陵王刘胥,那就更别提了,长的是五大三粗,彪形大汉,浑身蛮劲,力能扛鼎,空手斗熊擒野猪,又喜欢歌舞游戏,典型的雄性荷尔蒙过剩。只可惜刘胥的肢体太发达,抢了大脑的发育机会。鉴于他过于放飞自我,也早早被排除在外。
排除到最后,老幺刘弗陵,反而成了汉武帝最心仪的接班人。
刘弗陵的母亲是汉武帝晚年的宠妃钩弋夫人,爱屋及乌,汉武帝对刘弗陵也是高看一眼。加上刘弗陵着实招人喜爱,身体健康,聪明伶俐。汉武帝挑选接班人,最看重是不是“类己”,在他眼里,刘弗陵简直就是自己小时候的copy版,喜爱的不得了,便打算立为太子。汉武帝曾让人画了幅“周公辅成王”的画,赐给心腹霍光,其用意再明显不过。
但刘弗陵作为继承人有个很大的问题——年纪实在太小,只有6岁。6岁的娃即便再聪明,他又懂个什么治国理政、天下大事?
太子太小,会酿成汉武帝最害怕的局面——他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只能活个一两年。到时候自己死了,刘弗陵又不能理政,小孩肯定听妈妈的话,这意味着,将来大权必然落入钩弋夫人之手。
在巫蛊之祸中我们说过,吕后当权,大肆屠戮刘家子弟,给了汉武帝极深的心理阴影。立刘弗陵为太子,岂不是又要轮回?更让汉武帝担心的是,钩弋夫人年纪轻轻,才二十出头。这意味着汉朝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由这个年轻女人掌权,而她也有足够的时间,为自己编织强大的外戚势力。
到那个时候,“诸吕之乱”的危机,就有可能再次上演!
怎么办呢?即便聪明如汉武帝,一时半会也拿不定主意,而他又一次生了重病。借用一句国足的解说台词:留给汉武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过就在这节骨眼上,有人及时出手,帮他一锤定音。谁呢?那便是老三燕王刘旦。
别看刘旦一副名士做派,与世无争,其实这家伙的心机是一点都不少。刘旦当然是想当太子的,掐指一算,觉得老头子差不多也要交待后事了,自己必须要争取一下。而且他觉得自己当太子是理所当然:老大前两年死了,老二早就不在了,接下来怎么着也得是他老三嘛!
刘旦立刻派使者上书,说自己“求入宿卫”,意思是请求到长安宫中当侍卫,伺候父皇。然而其本意是回来窥探虚实,借机与父亲搞搞关系,谋取太子之位。汉武帝何等聪明,刘旦那点小心思,还不是一清二楚,他可不稀罕这份“孝心”。
汉武帝把信看完,狠狠地摔在地上:“刘旦这个小兔崽子!如此心术不正!要朕说,当初就应该把他送到齐鲁之地去,让他跟儒生们学学什么叫礼义!把他封到燕赵之地,他就被那边的‘慷慨悲歌之士’给教坏了!”
汉武帝越想越气,一怒之下,就把燕国使者给斩了;又命人寻了刘旦的罪过,削了燕国三个县,示以惩罚。汉武帝这么一发飙,算是彻底把刘旦给踢出局了。
于是,汉武帝关于接班人的多选题,就变成了必选题:年仅6岁的刘弗陵。
-
- 2.残忍的决定,无情的杀戮
- 3.临终托孤,任命辅政大臣
- 4.中兴之功,未有高焉者也
- 5.民贼独夫,恶贯满盈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407年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在四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奠基了中国疆域的基础,确立了汉文化的主流思想,更奠定了汉民族的根基,它让“汉”这个字,从东方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文字,乃至一种生活方式的共有名称。
自汉朝立国,一个伟大、统一而稳定的中国,屹立于东方,崛起于世界,并源源不断地向世界输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时至今日,它所开创的范式,它的经验与历史教训,依旧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
请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的声音,穿越回两千年前,走进大汉王朝的生命机体,与它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