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封侯拜将的儿时戏言
-
各位路上读书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今天继续您带来《明朝那些事儿》之番外篇。
上一讲我们说了明末张皇后张嫣的故事,洋洋洒洒说了好不少。可实际上,在厚厚的《明史》里,传记也只有几百字而已。但与张皇后同一时期的一位女性,同样出现在《明史》中,却得到了浓墨重彩的介绍。
她并非皇亲国戚,不是皇后、贵妃,也不是公主、命妇,却拥有自己的传记。她不爱红装爱武装,戎马一生,南征北战。她统领的兵马,在西南平定土司叛乱,在辽东血战八旗兵,又与农民军多次交锋,立功无数。在崇祯自杀后,她依旧忠诚于明朝,直到撒手人寰。她生前被封二品诰命夫人,去世后追封忠贞侯。她,就是来自重庆的大明女将——秦良玉。
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很多,率军作战、冲锋陷阵的女性也不少。但秦良玉有两个无人能及的纪录:第一,她拥有位列将相的传记,在二十四史中,女性独此一位;第二,她是历史上唯一因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两项史上唯一,毫无悬念的传奇。
秦良玉身后,她的形象不断地出现在传统的戏剧、小说、诗歌中;到了今天,她除了被搬上了电视剧,甚至走出了国门,成为日本著名的FATE系列游戏中的一位英灵。人马传颂她的英勇,弘扬她的刚烈,当然最重要的是歌颂她对明朝的忠诚。在明末那个墙头草、贰臣乃至三姓家奴遍地的年代,这样的忠诚,更是烘托了秦良玉的高大形象。
在古代的男权世界里,秦良玉有三个特殊身份:将军,女人,以及土司。
秦良玉出生于忠州,也就是今天重庆市的忠县。一般认为,她是苗族人,但也有说是彝族人,反正都差不多,在明朝那会儿,可没有苗族、彝族的划分。
秦家的来头应该不小。根据清朝地方志的记载,秦家是当地的土司,豪强大户。秦良玉的父亲秦葵热爱读书,成了一名岁贡生,大概是属于地方上成绩比较好的那种,被推荐去了北京的国子监,喝过高级墨水。关于这一段,各种记载都有,我们就不深究了,交给历史学家们去考证清楚吧。
据说秦葵跟别的土司家庭不太一样。当时的土司,普遍跟朝廷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但秦葵大概因为读过圣贤书,满脑子都是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子女也是这个路数。据地方志记载,秦葵让三个儿子学文习武,研究兵法,并说将来天下大乱,到时候你们必须保家卫国,才算是我的儿子。
意外的是,秦葵把教育儿子的方式,也用在了女儿秦良玉身上。这可是非常超前的。在当时,有点条件的人家,才让女孩读书识字,但也就到此为止。教导女孩读书、武艺、兵法的,真的是很少见。
经过父亲的悉心培养,秦良玉可谓是文武双全。《明史》记载她“饶胆智、善骑射、熟韬略、工词翰、仪度娴雅”,既有淑女的仪态翩翩,也擅长武艺;她富有胆略,熟悉兵法,又写的一手好文章、好诗词。这简直就是四百多年前的素质教育嘛,放在今天也必然是鸡娃的胜利者。
秦葵发现,自己的三子一女中,女儿秦良玉才是最出色的那个。他大为感慨,便对秦良玉说:“只可惜你不是男孩!你的几个兄弟都不如你!”秦良玉直接给呛了回去:“要是我能掌握兵权,娘子军何足道哉!”
这里的娘子军,指的是唐朝的平阳公主。隋朝末年,她组织并统领著名的“娘子军”,征战沙场,助父亲唐高祖李渊夺取天下,算是女将中的顶流。
秦葵虽然觉得女儿讲的有道理,可只是哈哈一笑。就算自家闺女文武兼备,也无法改变当时社会的规矩:秦良玉终究还是要嫁人生子的,哪有机会当将军、上战场。所以秦良玉就算说过许多封侯拜将的梦想,等到了婚配的年纪,父亲还是一心张罗她的婚事。最后秦良玉嫁到了边上的石柱县,老公是石柱宣慰使马千乘。
-
- 2.遭遇陷害,忍字当头
- 3.浑河血战
- 4.皇帝撑腰,怼人无情
- 5.有兵无粮,有心无力
- 6.保境安民,封爵终老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两百年大明王朝,英雄豪杰、帝王将相不计其数,史海悠悠,唯独少了红粉佳人。长达两百多年的明朝历史上,有不少女性搅弄风云,影响着天下大势,却无人重视,史家闭口不谈,但她们的故事却在民间野蛮生长,传颂至今。女人能否影响国家,改变明朝历史?
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翻开明朝新篇章,聆听女人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