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一场惨败,一道罪己诏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今天我们继续为您带来大汉王朝第二季的故事。
上一回说到,汉武帝在得知巫蛊之祸的真相后,幡然悔悟,随即开始了疯狂的打击报复,之前参与陷害太子的江充、刘屈氂等人,杀的杀,关的关。不过,无论汉武帝怎么幡然悔悟,怎么怀念他死去的老婆和孩子,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汉武帝复仇之际,边疆战事的一个灾难性消息,让他痛彻心扉。傲娇了一辈子、霸气了一辈子的汉武帝,竟然不得不对天下发布了一道诏书,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轮台诏》,因为其性质,人们更多地将其称之为《轮台罪己诏》。
什么叫“罪己”?罪行的罪,自己的己,加在一起,就是帝王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是的,咱们的汉武帝刘彻公开检自己,作自我批评了!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灾难性的消息,让龙傲天霸主低下了骄傲的头颅呢?甚至需要公开向天下检讨呢?一切还得从李广利说起。
之前说过,征和三年也就是公元前90年,匈奴入侵,汉军分三路还击,李广利率领主力七万兵马,向漠北进发。出兵之际,汉武帝对巫蛊之祸的报复已初现端倪,但只涉及到江充、苏文等人;刘屈氂、李广利这对政治同盟,还在吃香喝辣。
因此,李广利出征时,心情大好:对外,他手握大军,兵强马壮;对内,有刘屈氂和自己的助力,计划中昌邑王刘髆当上太子,简直是板上钉钉。而一开始的战斗也颇为顺利:汉军出发后,很快击溃了匈奴五千骑兵,向北挺进,几乎无人阻拦。
李广利非常得意,仿佛未来的荣华富贵尽收眼底。可他的好运到此为止了。一是因为,匈奴避其锋芒,把主力集中在草原北部,南边只留下一些诱敌的偏师。李广利看似进展顺利,实则前方危机重重。
二是李广利收到了消息:他出征后,刘屈氂出事了,自己的家人也进去了。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李广利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位军官劝他投奔匈奴:“君侯的家人已沦为阶下囚,您能保证一回长安,就把他们给弄出来吗?要是办不到,恐怕您得在牢里跟他们重逢了。到那时,您还能指挥千军万马吗?还有现在的风光吗?”
李广利听了这话,心里一团乱麻。思来想去,总觉得投奔匈奴太丢人,而且一旦去了,家人必死,不如来一场大胜,以战功换取全家无罪。于是他心一横,指挥大军深入了匈奴腹地。
汉军一路向北,渡过郅居水,也就是今天蒙古国北部的色楞格河,随后进入今天俄罗斯境内。算起来李广利这次走的比霍去病还远,孤军深入,必有危险。但他已经赌上了一切,必须找匈奴单于决战。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擒住、哪怕是击败单于,皇帝就会对自己网开一面。
只可惜,长途跋涉之后,汉军始终没有找到单于,只遇到了匈奴的左贤王部。双方大战一天,汉军重创敌人,还击毙了匈奴左大将。然而这已经是李广利的最后的胜利了——因为跑得太远,超出了大家的认知范围,士兵们产生了恐惧感,部队里怨言不断,军心浮动。
有军官就说,李广利太自私,要拿全军将士的命换取功名,不如把他捆了,大家回家好了。不少人表示赞同。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广利得知此事,及时诛杀了主谋,一场兵变胎死腹中。但军心已变,仗是没法再打了,李广利只能率军撤退。
这恰恰就中了匈奴人的计谋:他们主动示弱,诱敌深入,一直苦苦等待这么一个反击机会。果然,汉军一来一回,疲于奔命。见时机已到,以逸待劳多日的匈奴大军,五万精锐骑兵,突然发起追击。这一追就是上千里,终于在今天蒙古国的杭爱山,拦住了李广利。
随后两军交手,死伤都很惨重。汉军以疲惫之师,没有让匈奴人占到便宜,表现可圈可点。但这已是强弩之末——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累了,这场激战耗尽了他们最后的力气。而李广利作为统帅,竟然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战斗之后,他急于休整,忘了设防。
匈奴人没有放过这个大好时机:他们连夜在汉军大营前挖了几道大壕沟,然后从汉军背后发起夜袭。这一次,汉军没有防备,又疲惫不堪,根本无力抵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见状,心如死灰,下马投降,他本人也由此成为汉朝投降匈奴最高级别的将领。
李广利为了一己私利,葬送了七万汉家男儿的性命。消息传到长安,他的家人全被诛杀。李广利得知此事,索性无所顾及,大肆出卖情报,因此深得单于宠信。
然而,他的得宠,却触碰了另一名汉奸卫律的利益,没多久,此人便伺机打击报复,一番精心谋害,李广利竟然被匈奴人选为祭神的祭品。
临死前,李广利怒目圆睁,朝天大骂:“我死必灭匈奴!”果然他死后,草原上雨雪不停,庄稼歉收,瘟疫流行,牛羊倒毙,死了很多人。匈奴人以为真的是李广利的恶灵作祟,便给他修了祠堂,磕头祭拜。但也就仅仅如此了。
想想从前的李广利李大将军,那是何等风光,谁能料到,异域的一座小小祠堂,便是他最终的归宿。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一度得生者,岂有常不灭?
不过,灵魂游荡在草原上空的李广利,大概应该会看到,在遥远的长安,他昔日的皇帝,很快就后悔了,认错了,或许,这里面也包括他一份。
-
- 2.拒绝屯田,大战走向终点
- 3.“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 4.承认错误,颁布《轮台罪己诏》
- 5.轮台罪己,到底有何意义?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407年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在四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奠基了中国疆域的基础,确立了汉文化的主流思想,更奠定了汉民族的根基,它让“汉”这个字,从东方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文字,乃至一种生活方式的共有名称。
自汉朝立国,一个伟大、统一而稳定的中国,屹立于东方,崛起于世界,并源源不断地向世界输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时至今日,它所开创的范式,它的经验与历史教训,依旧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
请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的声音,穿越回两千年前,走进大汉王朝的生命机体,与它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