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360之父的N次创业
-
大家好,这里是路上读书,我是刘学。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欢迎走进今天的《商战风云》。
老话说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上一集咱们提到,瑞星、江民、金山等老牌收费杀毒软件,统领市场十余年,却在2010年前后,被免费的奇虎360一脚踹翻、赶出历史舞台。
这奇虎360,确实奇,五年不到,就扭转了整个杀毒软件市场的格局。但如今,我们回想起这个企业,第一反应却不是360的成功,而是它与腾讯的那场人尽皆知的“3Q大战”。这场大战,直接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格局。
腾讯,大家相对来说更熟悉。在前些年,我们也讲过吴晓波的《腾讯传》。所以,咱们今天的故事,先从360说起。
奇虎360的掌门人周鸿祎,打小就聪明。明明学习一点儿也不刻苦,可成绩偏偏就是很好很好。1988年去西安交大读了计算机,92年又保研了。
可能就是因为读书读得太顺了,周鸿祎闲不住,想折腾折腾,就开始创业。毕竟是学计算机的,做的事情也都和计算机有点关系:一会儿搞电脑算命,一会儿搞软件汉化,还用自己汉化的PS做过广告公司。可这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给周鸿祎职业生涯埋下伏笔的,还得是那次防病毒卡创业。
1992年保研之后,周鸿祎开始读一本刊物,叫《计算机世界》。这是那时候的计算机行业刊物,当时的瑞星就是在上面发布了“防病毒卡”的相关信息。周鸿祎读了,热血沸腾,觉得是个商机,自己也要干!但咱们后来人知道,创业哪儿有干别人干过的事儿的呀?
果不其然,这次创业一波三折。先是写程序,他自己电脑性能差,就去蹭学校机房搞开发,天天翻墙出去,偷偷摸摸搞,晚出早归。巧的是,碰上机房失窃案,被警察逮住,审问了两天,整个人被整得神魂颠倒。最后吧,好不容易熬过开发关,进入投产阶段,又没有自己的货源和组装厂,只能从深圳华强北跑到北京中关村,自己买零件、自己焊接,效率太低了,创业宣告死亡。
创业失败后,周鸿祎意识到,自己确实还有很多技术和商业上的短板需要学习补齐。于是,他进入了当时最牛的软件公司,北大方正。在这里,他积累了不少经验。不久,他又出来单干,开发了第一款中文搜索引擎:3721网,谐音“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个网站发展得不错,2003年被雅虎看中,一把收购,并购款整整有1.2亿美元呢!
不过,周鸿祎当时的名头,并不是“创业新星”,而是一个臭名:“流氓软件之父”。原来,周鸿祎为了做大3721网,开发了不少流氓插件。3721网固然好用,但它的流氓插件往往是强制安装、难以卸载,像牛皮癣广告一样无法根除。这一招保住了网站用户率,但也搞臭了周鸿祎的名声。
3721网被雅虎收购后,周鸿祎只在雅虎呆了18个月,就呆不住了,想出来单干。这次干点儿什么好呢?大学时期创业杀毒卡的经历、瑞星杀毒软件的大成功,以及3721网靠着流氓插件发家的历史,让他灵光一闪:干脆撸起袖子革自己的命,开发一款集杀毒、清理流氓插件于一身的软件!
于是,就有了360安全卫士。
-
- 2.免费!颠覆杀毒行业
- 3.腾讯嘴馋,小试牛刀
- 4.名为“隐私”的战争
- 5.“一个艰难的决定”
- 6.3Q大战,谁是赢家?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Sue,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有时,它是和平友好的切磋互动;有时,它是暗流汹涌的阴谋诡计。
商战,看似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但实则是息息相关。它是两个或者多个企业之间的较量和角力,但战利品却是你我的钱包或者注意力,而战败后,为飞流直下的股价牺牲的,也还是广大的投资人。
《商战风云》系列,为您讲述近几十年来,中外著名企业之间的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