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蚂蚁战大象
-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欢迎走进今天的《商战风云》。
如今要宅家看电影电视剧,那可是要比十年前、二十年前方便得多:既不需要蹲在电视前数着点儿等播放、也不需要费时费力去买碟片和DVD机,你打开手机、iPad、电脑,电视盒子,随便点进一个视频网站,买了会员、动动手指,就能“零食饮料配好剧,快乐摸鱼一整晚”。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么惬意的看电视剧模式,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来的呢?什么时候开始的,80后估计都有印象,也就这么一二十年的事情。至于怎么来的,那就得追寻到大洋彼岸,一个叫奈飞的美国视频网站了。
听过咱们路上读书讲的那本书《奈飞文化手册》的,应该都还有印象,作为最早尝试付费会员制的在线视频网站之一,奈飞的成功,是因为它彻底颠覆了传统视频行业的租碟模式。既然奈飞靠颠覆租碟模式成功了,那就说明,有人因为租碟模式被颠覆了,那是谁呢?好了,咱们今天的商战故事,就发生在奈飞网与曾经的线下电影租赁之王——百视达之间。
让咱们把时间的针脚,拨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大家伙想要在家里看电影电视剧,除了等着各电视台播,最常用的就是一种又黑又大的盒式录像带。当然了,你光租了录像带还不行,还得配备一整套设备,音箱啊、屏幕啊、解码设备等等,你得先把录像带推进去,再才能播放。
这一整套操作,我估摸着90后00,基本都不熟悉,但你们的60后、70后的爸妈肯定太熟悉了,家里有老房子的,回去翻翻,没准还能翻出一些你爸妈年轻时候收藏的录像带。
有用户需求,自然就有提供商。在当时的美国,就有一家专门出租录像带的公司,很有名,叫“百视达”。
其实,当时的美国,搞录像带租赁的公司很多,可为啥偏偏是百视达快速取得了成功?没有别的原因,无非就是烧钱、开店。把店面开成了连锁,开出了规模效应。当时的影像租赁店,本质上和其他任何实体店没有任何差别,无非就是谁的店面多、覆盖广、片源丰富,谁就能赚钱。百视达获得了一大笔融资以后,一掷千金,花了600万美元大建仓库、大买片源、大肆扩张。最夸张的时候,它每隔17小时就要开一家新店。
到1994年,百视达在全美已经有了三千多家门店,而且全开在闹市区。据说, “全美国70%的人,开车十分钟就能找到一家百视达”。很多人在城市上班,周五下班了,开车回家的路上去租几部电影。周末,一家子守在屏幕前其乐融融地看电影,等到周一回城里上班,顺路再带回去还了。这不香吗?
不过,任何租赁服务,都要解决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得让顾客按时把录像带给还回来。因为一家门店的电影录像带数量是有限的,可是需求却可能很集中。特别是碰上《泰坦尼克号》这种爆款电影,店里有10盒带子,及天之内来了20个人都想租它,怎么办?再要是其中还有人霸占着录像带,就是不肯还,那流转不就出问题了吗?咋办呢?对此,百视达的答案是:收取高额的逾期费。当时,人们从百视达租一次录像带,三天要花三五美元不等。要是忘了及时归还,每超过一天,就要多付1美元左右的逾期费!
您也知道,这只要是个人,就有忘性。老刘我说水浒,说着说着就忘了填前面挖的坑,您开个路读会员吧,也可能会忘了续约,这多正常啊。同样的毛病,百视达的顾客爱看电影爱租录像带,可记性总是不好使,逾期费是交了一次又一次。这导致什么呢?有人说,嗐,导致大量录像带丢失,收不回呗。错!大错特错,它导致百视达的总营收里,有10%来自逾期费,最高的时候,一年可以收8个亿!
面对这样的高额逾期费,顾客是敢怒不敢言。毕竟是自己逾期在先、不占理,白花花的银子就怎么丢了,怪谁呢?怪自己。
可话是这么说,但平白浪费了这钱,谁心里也不舒服是不是?而这,也就成了奈飞入局的契机。
1997年,奈飞创立了,打出了一条大快人心的口号:“让逾期费见鬼去吧!”据说,创始人哈斯廷斯创立这个公司,就是因为他有一次忙得忘了还录像带,结果逾期了一个多月,不得不额外付了40美元,相当于他一星期的生活费!
年轻的奈飞,就是以这种“挑战者”的身份出现的。它要挑战的,是一个有着80亿年收入、千万级用户数、上千家门店和仓库的传统巨头。这场对局,堪称“蚂蚁战大象”。
问题是,小蚂蚁奈飞是如何破局的呢?
-
- 2.隐秘的胜仗
- 3.“翻盘专家”接连失手
- 4.合纵连横,奈飞的心眼
- 5.百视达的绝地反攻
- 6.离干掉奈飞只差一步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Sue,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有时,它是和平友好的切磋互动;有时,它是暗流汹涌的阴谋诡计。
商战,看似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但实则是息息相关。它是两个或者多个企业之间的较量和角力,但战利品却是你我的钱包或者注意力,而战败后,为飞流直下的股价牺牲的,也还是广大的投资人。
《商战风云》系列,为您讲述近几十年来,中外著名企业之间的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