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衡山派小掌门,本剧头号熊孩子
-
今天,咱们来讲讲主角团里的最后一位,人小鬼大的莫小贝。咱们小贝在江湖上,也算是数得上名号的一个人物。衡山派掌门兼五岳盟主,这样的名声放出去,哪怕名不副实,也得让不明就里的人抖上几抖。
不过,对于大多数观众朋友来说,小贝给人留下的印象估计只有三个字:熊孩子。任性刁蛮,鬼主意多,撒谎不脸红,功课不好好做,学习不好好搞,整体就胡天海地瞎打闹。打架、逃学、找枪手,把夫子给气了个肝儿疼。一放学就跑去西凉河摸鱼,摸到深更半夜才回家,把湘玉担心得差点神经衰弱。
而且,小贝不光熊,口才还贼溜。你说她一句吧,她能顶你十句,嘴炮功夫max。喏,且说那天晚上,小贝西凉河摸完鱼回来,前一秒还气势汹汹拿着擀面杖说要打死她的湘玉,一见她,马上丢下擀面杖,把她搂在怀里嘘寒问暖。全客栈上上下下围着这个小祖宗转,给她洗澡、换衣服,捶腿的捶腿,煎药的煎药,做汤圆的做汤圆。
等到小贝看起来一切都好了以后,湘玉这才开启教育模式:“小贝啊,你是个聪明娃,今天的事情……”不等湘玉说完,小贝的嘴炮炸响:“烦死了烦死了!每次就知道说这么两句话,能不能换点新鲜的?得亏我哥死得早,否则迟早被你给活活烦死!”小贝vs湘玉,KO。
湘玉气得无语凝噎,扭头就走。伙计们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掌柜的被这么欺负啦,一个个轮番上前和小贝打起了车轮战。率先上阵的,是和小贝住在同一个屋、关系最要好的小郭:“莫小贝我警告你,你以后再敢跟你嫂子犟嘴,你信不信我重出江湖?”
小郭呢,还以为自己的“排山倒海”很有威慑力呢,谁知道小贝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你打过那么多人,有一个真正练过武功的没有?”意思就是,就你那三脚猫功夫,也就好意思来吓唬吓唬不会武功的普通人。小郭被噎死了,秀才连忙上来帮阵:“她不是没武功,她是没碰到,子曾经曰过的……”
虽然我也不知道子有没有曰过小郭有武功,反正小贝下一秒又呛回去了:“跟子曰了那么多年,连个功名都没曰出来。”好家伙,一句话抢白得秀才小脸憋得通红,也不知道是羞的还是恼的。大嘴见状,赶紧帮着宽慰:“那个考功名跟读不读书没啥关系。秀才别急,这事儿包我身上了啊。”
啥?啥事儿包你身上了?小贝当即就不乐意了,继续大火力输出:“身为一个大厨,连个鸡蛋都炒不熟,真羞。”半天没吭声的老白,终于也听不下去了,这孩子,嘴巴咋那么毒呢?“熟,怎么就不熟了?”好家伙,他这一张嘴,反而引火烧身:“你跟人家谁都熟,人家跟你可不熟。走南闯北那么多年,谁认识你,谁搭理你呀?”三言两语,直捅老白肺管子。
就这么着,咱们的莫小贝同学因为贪玩差点夜不归宿,却毫无悔改之心,愣是用她那顶厚的脸皮和三寸不烂之舌,以一挑五、把客栈里的所有人都给数落了个遍。
这样的熊孩子,您见过吗?反正良辰我是没见过,我要见过了,早被活活气死了。要是您身边就有这样的熊孩子,啥都不说呢,为了感谢您多年的厚爱,请允许良辰我与您隔时空拥抱一秒钟。
不过呐,最近几年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叫“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不怕孩子没教养,就怕家长不教育”。可是,这种观点,放在咱小贝身上,成立吗?
成不成立,咱先去剧里一点点扒拉一下吧。
-
- 2.家长角色缺失,难走出自我中心
- 3.包庇考试作弊,教不会是非曲直
- 4.把孩子当小号,疯狂鸡娃为攀比
- 5.不懂怎么教育,专家说啥我都信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芳嘉,十级腐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老剧《武林外传》,是我们的童年欢笑,是我们的青春回忆。曾经以为,那是国产情景喜剧辉煌时代的一个逗号,却没曾想,它却成了一个句号。除了轻松搞笑、娱乐消遣,这部剧自洽的人物关系,暗藏深意的情节安排,也让人击节赞叹。本系列将运用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组织学等理论,老剧新说,重新解读《武林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