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中国税收的源头
-
最近这几年啊,国家对偷税漏税抓得特别严格。特别是明星和网红这样的高收入人群,一年的收入就能抵上普通人不吃不喝几千年的工资,却还要想尽办法地偷漏税。从阴阳合同,到税收洼地,到税收核定,手段是层出不穷。
不过大家要是以为,逃税是这些年才出现的事儿,那可就错了。咱们纵观古今中外,可以说,自打人类社会从原始部落走向国家,只要有税收,就会有人避税、甚至是逃税,和国家的税务部门展开一场猫鼠游戏。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开讲一个全新的系列:税收那些事儿,说说古人,还有现代人,当然,可能还会说点外国人,都面临过哪些税收问题,看看在避税和反避税,逃税和反逃税的方面,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说这税收的源头,咱可得把历史书可劲往前翻,一直翻到夏商周建立以前,翻到三皇五帝那一页说起。有的人说,以前那些都是神话传说,胡编乱造的。上古时代人均寿命那么低,怎么炎黄二帝,尧啊舜啊轻轻松松就能活一百多岁?统统不可信。
确实,上古时代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几乎没有,所有的故事只能口口相传,几百年上千年地传下来,就容易变味儿,变得有些神话色彩,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神话和传说就都是好事者凭空捏造的。所以,咱们说税收的历史,还是要从传说时代开始讲起。
怎么判断一个上古社会有没有出现税收呢?当然得看当时的经济和生活条件。一个社会如果要有税收,肯定得满足这么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个,生产力得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吃饱了还有的剩。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要有一定的剩余产品,要不自己还不够吃不够用,哪里还有那个能力交税呢?
第二个,必须得出现私有制。如果没有私有制,所有的东西都是大家共同所有的,那还谈什么税不税的?不就是把东西从一个口袋里掏出来,然后放进另一个口袋里吗?
第三个,已经形成了国家。国家的几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有疆域的划分,而且有专门的公共权力,行政啊国防啊等等,都不用靠人们自己来。
《淮南子》里,有这么一段话,说在神农氏治理天下的时候,“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又说神农氏“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 故其化如神。”
可以看得出来,在神农时代,虽然已经出现了那么一小撮领导集团,但神农氏干的事儿,有点像后来大家族里头族长干的活儿,祭祀、调解纠纷、请家法。人们搞的是集体经济,吃的是大锅饭,种出来的粮食是一起分的。虽然每隔一阵子就要考核一下劳动成果,内部可能相应的核算和分配,但是和税收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别。
神农之后,黄帝治理天下。那个时期,一样属于氏族社会的部落联盟。像诸北、儋耳这样的周边的小部落,如果想要加入这个联盟,那就以部落为单位来上贡,作为加盟费。这也算不上是税收。
一直到尧舜禹时期,才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也出现了早期的税收文化。
-
- 2.大禹治水也治税
- 3.古代逃税第一人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沐里,北京大学本硕,美国注册税务师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与税收不可避免。”但是,人的本性就是不信邪。在长久的历史上,总有人千方百计地追求长生,也总有人想要规避、甚至逃避税收。想知道你都交了哪些税吗?想知道法制咖们到底是怎么逃税的吗?想知道古今中外,“税收”二字酝酿出了多少趣事和丑闻吗?尽在路上读书《税收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