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三足鼎立:一条长江,三家卤鸭店
-
大家好,这里是路上读书,我是朱涛。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欢迎走进今天的《商战风云》。
长江边上,物产丰茂、禽鸟众多,烧鸡卤鹅肥鸭,样样都能吃出花样来,特别是鸭,那叫一个丰富。鸭,有皮有肉又有油,便宜又肥美。长江流域人一般怎么吃呢?卤着吃,肥美鸭子,经过各种香料、草药和独家配方,什么鸭头、鸭舌、鸭翅、鸭肝、鸭心、鸭掌、鸭肫、鸭锁骨,麻辣鸭、香辣鸭、酱板鸭、咸水鸭,等等等,哎呀,念得我口水都要出来了。说得夸张点,长江一带的卤菜铺,要是没有几只鸭子,都不能算是卖卤菜的。
咱们今天要讲的商战故事,压缩成一句话,就是“一只鸭子的三种卤法”。故事的主角分别是:煌上煌、周黑鸭和绝味,这三家从卤鸭发家的卤味公司,那是各显神通,给我们写下了一段麻辣鲜香的商战故事。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开讲。
1993年,轰轰烈烈的国企改制,让大批国企职工丢了铁饭碗。那一句“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可不止是唱给咱们东北人听的,刘欢那首《从头再来》也一样唱哭了千千万万个长江流域的下岗工人。南昌市食品公司的市场门市部经理徐桂芬,就是其中一个。
徐桂芬的前半生很苦。小时候,爸爸被打成牛鬼蛇神,长大后,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后来,好容易拨乱反正了,她凭实力进了国企南昌市食品公司,一步步从职工做到了市场门市部经理,谁知,没几年,国企改制来了,在41岁这样的人生黄金年龄,一朝沦为了下岗女工。这人生啊,真是跌跌撞撞,大起大落,以落为主!
没了饭碗,接下来的日子,咋过呢?一家老小总不能喝长江水去吧?
徐桂芬就开始琢磨出路,下岗再就业,上头只管喊口号,出路还得自己找。40多岁的人了,冷不丁地得去闯荡社会,能干啥呢?还是得从自己熟悉的食品行业入手。徐桂芬一想,不如继续卖吃的吧。琢磨来琢磨去,她就瞄到了卤菜。江西人爱吃卤菜,但当时江西的卤菜,几乎都被温州人和潮州人垄断了,很少有江西本土的卤菜店。徐桂芬觉着,为什么不试试呢?
说干就干,徐桂芬拿出自己仅有的一万二,开了个8平米的卤味店,名字就叫“煌上煌卤味店”。开店,得有招牌菜。为了研发出一款拳头产品,她特地跑到广东学艺,跟卤菜师傅偷师学艺,没少花功夫。就这么着,学艺归来,煌上煌酱鸭C位出道、一炮而红。
几乎是同一时间,在长江的上游——武汉,也有一家鸭脖店即将出炉。武汉,九省通衢,四通八达,南来北往的人在此汇聚,天南海北的口味在此交融。武汉人性格泼辣,做事麻利,这口味也和性格一样:爽辣。鸭脖子,肉不多,本是下脚料,便宜。可是吧,如果加上各种卤料这么一加工,哎,倒成了有滋有味的下酒好菜,吃起来有味、嚼起来带劲,啃起啦还挺消磨时光,特别适合炎炎暑日,三五好友,配着小酒,乘凉闲聊。
1994年,一个19岁的叫周鹏的小伙子,跑到了武汉,投奔卖酱鸭的大姐。他大概也没想到,这一跑,就跑出来个卤鸭巨头。刚到武汉时,周鹏在姐姐的卤味店打杂。每天起早贪黑,收鸭子、宰鸭子、洗鸭子、送鸭子,一天到晚就是鸭鸭鸭,忙个不停。时间一长,他就还是动心思了,光卖力不行,还得想办法做生意。
一开始,他想模仿一个温州商人,给酒楼送酱鸭。可他着急赚钱、手艺还没到位,鬼迷心窍、投机取巧,拿温州商人的样板酱鸭,冒充自家的鸭子去竞标,中标后,又往酒楼送自家的鸭子,酒店一看,这鸭子不是之前那鸭子哦,有人搞鬼!聪明反被聪明误,周鹏和他的鸭子,一下就被酒店拉进了黑名单。
作假被发现、被赶跑,还有比这更丢人的吗?这一跟头,栽得周鹏幡然醒悟。他意识到,要做食品,得有自己的独家配方。在那之后,他沉下心来,狠狠地琢磨配方,花了一两年时间,终于琢磨出一道自己独特的“怪味鸭”。这鸭,颜色焦黑,闻起来却有一股糖果香,吃到嘴里,先辣后甜,口感独特。
有了这独门味道的鸭子,周鹏的事业终于慢慢起步了。2002年,第一家“周黑鸭”在武汉正式开张,吃过的人都叫好,回购率超高,武汉市民排着队买他的鸭吃。
渐渐地,周黑鸭在武汉名声传开了。有个叫戴文军的人,听说武汉市有个好吃的鸭子叫周黑鸭,挺动心,他喜欢吃卤鸭,更想在这个行业发展一下,于是,就跑到周黑鸭店里,找了份工作。在周黑鸭,戴文军干的是售货员的事儿,操的却是老板的心。
他先是把周黑鸭的门店管理模式摸了个门儿清,又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偷偷混进了周黑鸭的工厂,把制作工艺、厂房设备也看了个七七八八。等到偷师成功,把该学的都学得差不多了以后,他就两脚一抹油,溜号了!从湖北武汉跑到了湖南长沙。
跑到长沙干嘛呢?原来,戴文军他觉得武汉的卤味市场竞争太激烈,不如长沙的竞争小。而且,长沙人也爱吃卤味啊!于是,他就改头换面,在长沙开张了自己的第一家店,“绝味鸭脖”。
历史上,有魏、蜀、吴三国鼎立。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煌上煌、周黑鸭和绝味,也沿着长江圈地称王,各自以江西、湖北和湖南为据点,开启了卤鸭“三国争霸”的时代。
-
- 2.商业模式:不同经历带来不同选择
- 3.市场爆发:门店就是第一战斗力
- 4.竞争白热化:顺应趋势做创新
- 5.震荡格局:现在结的果,是以前种的因
- 6.群雄逐鹿:成长中的卤味市场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Sue,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有时,它是和平友好的切磋互动;有时,它是暗流汹涌的阴谋诡计。
商战,看似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但实则是息息相关。它是两个或者多个企业之间的较量和角力,但战利品却是你我的钱包或者注意力,而战败后,为飞流直下的股价牺牲的,也还是广大的投资人。
《商战风云》系列,为您讲述近几十年来,中外著名企业之间的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