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慢读《庄子》24
大宗师(四):学会“坐忘”,与人生和解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意而子问许由
- 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人生这段旅程,过得很是辛苦。从小到大啊,我们就忙着学习各种规矩、各种知识,学人情世故,学赚钱技能。没事儿到书店里走一走,满眼也都是教我们如何成功、如何成才。
可是,庄子想教给我们的,却很不一样。
庄子的“道”,不是听几场直播,看几本畅销书就能学会的,它需要我们用全身心来 “领悟”。为什么呢?最根本的原因啊,就是“道”这种东西,不是教我们学会什么、得到什么,而是教我们如何放下,如何忘掉。
得到不易,放下更难。这一期节目,咱们就继续跟着庄子庄老师,一起来走进“道”的一个核心观点——“忘”。忘记的忘。
回想我们度过的前半辈子,你得到了什么?学到过什么?诶,先别急着回答,先来听听这段意而子和许由的对话。
相传,尧时代有一个贤人叫意而子,去见另一个著名的贤人许由。许由问:“你和尧帝共事这几年,尧帝教会了你什么呢?”
意而子说:“尧帝曾对我说过,‘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他教会我兢兢业业,教会我仁爱待人,还教我明辨是非,善恶分明。”
许由听了,叹了口气:“哎,那你为什么还要来找我呢?尧帝已经‘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你又怎么能和我一起,在那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变化万千的境界中,自由地游走呢?”
“黥”和“劓”都是古代的刑罚。“黥”,就是在脸上刺青,染上墨色,,虽然只是疼那么一阵,但却会让人带上一生无法摆脱的印记;“劓”,就是用刀把鼻子给割下来,这种刑罚不光会影响个人形象,降低社会地位,还会让受刑人实打实地感受到什么叫作“会呼吸的痛”。
许由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意而子从尧帝那里学到的东西,表面上是让他做好人、行正道。可实际上,那却是对天性的泯灭,就像对意而子的心灵动用了刑罚一样。用所谓的仁义道德,束缚了他本可以随心自由的行为,用所谓的是非对错,限制了他本有无限可能的未来。所以他对意而子说,你看,你都这样了,还怎么跟我自由地行走呢?
许由感到惋惜,但意而子并不以为意。他说:“Emm,就算是这样,您还是给我讲一讲吧。即便我不能像您一样在那逍遥之境自由地遨游,让我能扒在旁边的篱笆上,往里面看一看,知道那境界在什么地方,去边上走一走,那也就满足了。”
许由连连摇头:“不行,不行,‘道’只有‘悟’或者‘不悟’,没有像你说的这种‘半悟不悟’、‘似懂非懂’的状态。就像美丽的容颜虽然动人,可如果瞎子来了,什么都看不见。你的心智,已经在世俗的驯化下,变得残缺不堪了,是体会不到‘道’的真义的。”
意而子的这个状态,很像人世间的我们,被种种条条框框所规训,总是在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总想分出个是是非非、黑黑白白,一旦有了这种心态,就做不到忘记和放下,是绝对不可能得道的。
可是,意而子毕竟也是一位贤人,他继续追问:“我明白您的意思。可是,真正的美女,不需要化妆,不需要打扮,照样可以美丽动人。上古那位英明神武的黄帝,不需要多聪明,不需要多有计谋,却还是成了五帝之首。这些人的‘无’,便是他们的‘有’,都是由自然造化而成。你看,造物者是如此的神奇伟大,你又怎么知道,它不会抹平我的污点,修补我的残缺,让我的‘无’也变成‘有’,让我这种最不可能学道的人,也能跟着您一起,遨游在那逍遥之境呢?”
这便是关于“得道”的第二重思考。世界这么大,谁又敢说“一定”呢?就算是曾经最执着于是非的人,经过时间的磨砺、经过深刻的自省,也有可能悟得大道。
-
2.颜回的“坐忘”
-
3.身心受困的孔子
-
4.绝望中的哲学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庄子,庄氏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沈不周,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金圣叹盛赞其为“天下第一才子书”。鲁迅先生则有云:“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然而,令人望而却步的经典,细细读来,实则很有趣:它看起来晦涩难懂、讨论的都是深奥哲理,可里面到处是精彩故事;它写作于战火纷飞的战国年代,却不教人如何努力拼搏,满本书都像在说“努力不一定会成功,躺平一定很舒服”。
其实,这部成书于超级内卷的战国年间的古书,只想心平气和告诉你:不争不抢,顺其自然,命运自有最好的安排。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庄子·齐物论》)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