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战国4.4
沙丘之变:一代雄主竟被困于行宫,活活饿死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胡服骑射的初次检验:吞并中山国
- 各位路上读书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今天继续为您带来《战国》的故事。
上一回我们说到,赵武灵王力排众议,推行胡服骑射,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革新运动。虽然历史上对此着墨不多,但有的学者认为,在推行胡服骑射的同时,赵武灵王也模仿商鞅变法,以法家思想指导,在政治、经济领域都进行了改革。
这场改革可能是战国时期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并且取得成功的变法运动,让之前的二流国家赵国,一跃成为战国中后期仅次于秦国的强国。而且很有可能的是,赵国也走上了跟秦国一样的军国主义道路。
改革的事情咱就不多说了,总的来讲,随着改革深入,赵国的实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军队的战斗力是节节攀升。手握新练成的雄壮之师,赵武灵王是豪情万丈,就想找个对手开开刀,树立下威风,看看胡服骑射的效果到底如何。
那么问题来了,该先拿谁开刀呢?他选择了中山国。
中山国号称有战车九千乘,士兵数十万,是个中等实力的国家,用来检验改革成果,那是再好不过。但更重要的是,还是赵国的地缘战略。
中山国位于赵国的东北部,几乎全境都被赵国包围。怎么形容呢?这俩国家就好比一个煎蛋,一大圈蛋白是赵国,中间的蛋黄是中山国。喜欢蛋白的人就会觉得这个蛋黄太碍眼了。
赵国的历代君主也是这个感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你在我胸口占好大一个位置,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想吞并它。
然而中山国并不好对付,他们民风彪悍,军队善战,赵国两次进攻都铩羽而归。赵武灵王选择中山国为对手,既有地缘政治的因素,也打算实现先祖的遗愿。
时机对赵武灵王也很有利:当时中山国也在搞改革,不过他们提倡复古,请了一群儒生,全国大搞西周的礼乐教育。这让中山国军队的素质直线下跌。这种自废武功的对手,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不过赵武灵王还是很谨慎的,为了确保必胜,他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派使者前往秦、齐、魏、韩、楚五国,献上礼物,又说了好多好听的话,争取他们的支持。等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他才正式发兵出击。
公元前305年,在赵武灵王亲自指挥下,赵军兵分两路,南北夹攻中山国。中山国因为军事废弛,自然挡不住赵国的大军。可占领了几座城池后,赵武灵王却见好就收了,主动要求和谈。
为啥呢?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中山国怎么说也是个中等国家,真要是逼急了,还真的不好打。中山国被打的焦头烂额,看到赵武灵王抛出的橄榄枝,当然是选择同意了。最后中山国以割让四座城池为代价,换来了赵国的和平。
可中山国太单纯了:赵武灵王是一心想要吞并中山国的,他这次停战,只是步步蚕食罢了。两年后,赵国便再次发兵进攻。中山国只好再一次求和,又割让了几座城池。正所谓一而再、再而三,这样的节奏反复上演,中山国先后五次割让土地,到了第六次,他们终于受不了了,决定拼命了。
然而在割让五次土地之后,中山国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那就更不是赵国的对手了。公元前296年,赵军攻入中山国都灵寿,就此灭亡了这颗眼中钉。
长期以来,中山国一直都是赵国的心腹之患。如今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将其消灭,这充分证明了胡服骑射的改革是成功的。对此,赵武灵王决定趁热打铁,他又瞄准了北方草原的胡人。
上一回我们说了,自从赵国胡服骑射之后,大批胡人找到了归属感,投入赵国的怀抱。但还有一些人,过惯了套马的汉子的生活,一直不肯归顺。对于这样的顽固分子,赵武灵王是坚决打击,把他们统统击溃。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让很多胡人看清楚了形势:在大部落分崩离析后,小股顽抗势力是无法与赵国对抗的,还不如投奔。于是又有许多胡人加入了赵国,并凭借优秀的骑射功夫,成为赵军中的精锐力量。赵国北部的边患压力,也因此大大减轻了。
吞并中山国,又得到了胡人的臣服,赵武灵王的业绩已经是相当出色了。可他对此并不满足。因为他心中早就有了一个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狂野的计划——攻略秦国。
-
2.赵武灵王微服私访咸阳
-
3.换太子,换出大隐患
-
4.弥补长子,埋下祸根
-
5.沙丘之乱
-
6.一代雄主,活活饿死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刘向,西汉皇族大学者,涉猎广泛,在史学、经学、神学、文学、目录学方面皆有建树,著有《别录》《新序》《战国策》《说苑》《列女传》等作品,并编订《山海经》《楚辞》。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250年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激烈最动荡的变革时代。旧的制度与规则被打碎,新的秩序尚未建立,在新与旧的交替之中,军事奇才们驰骋沙场,上演了智慧与武力的巅峰对决;改革家们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纵横家们东奔西走,陈说利害,连横合纵;思想家们发展学说,传播主张,奠定了中国人的思想根基……
每一段旋律都振聋发聩,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纷呈,每一次转折都令人深思。战争虽波澜壮阔,却也血腥残忍;复仇虽畅快淋漓,却也让人齿冷战栗;梦想虽远大,却也透露着壮志未酬的悲凉。人性的善与恶,坚强与脆弱,理性与感性,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每个国家只要倾力而为,都会迎来自己的巅峰时刻,哪怕是不起眼的小国;每个人只要抱定信念,总会找到自己的辉煌篇章,不管最终是胜利还是失败。请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的声音,回到战国,一起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