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利润被转移,两家撕破脸
- 大家好,这里是路上读书,我是刘学。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欢迎走进今天的《商战风云》。 上回咱们讲到,泰籍华人许书标,看中了和自己经历相似的年轻人严彬,把自己的创立的“红牛”品牌托付给他,让他在中国大陆把红牛饮料发扬光大。严彬呢,也不负所望,二十年间,一举把红牛打造成了中国第一功能饮料品牌。 然而,随着话事人许书标的去世,许家和严家的亲密合作,开始变味儿了。 新一代许家掌门人,许书标的儿子许馨雄,他可没他爹那么信任严彬,他就琢磨,咱家的红牛在中国市场赚了那么多,怎么到我许家口袋里的钱,依然是那么少?明明赚了那么多那么多钱,为什么不分红呢?严彬呢,自然也有理由,但既然你坚持要分红,不是不可以,不如咱们重新划分下股份。 就这样,严彬答应了分红,条件是许家在泰国红牛公司里的持股比例,从68%降到了51%。第一轮交锋,双方看起来圆满解决了。 然而,合作这种事情,只要嫌隙一生,后面这个裂缝只会越来越大。哪怕51比49的股权已经说定了,许馨雄依然觉得,这个严彬好像有什么瞒着我。到底是什么事情呢?许馨雄也不知道,但又没有证据,只能让手下的人处处小心、时时留意。 没多久,真相揭开了。许馨雄的第六感没错,严彬确实在搞小动作! 原来,为了进一步明确分红的金额,许馨雄派人查了严彬的账目。一查就发现了大问题:原来,严彬竟然一直在瞒着许家,悄悄地把红牛的销售生意从合资公司往外转移! 按照老协议的规定,严彬只能通过两家合资成立的“中国红牛”公司来进行销售。这个规定,一来确保了红牛的产品品质,二来也可以确保所有在大陆销售的红牛,全都经过了许家授权,并且是在许家的掌控之下。 而事实上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严彬在“中国红牛”这家公司之外,还建了不少个人独资的公司。也就是说,多年以来,严彬一直在偷偷地用这些个人公司生产和销售红牛。这么一来,不但违反了协议的规定,更是把许家和严彬共同拥有的一部分收入和利润,转移到了严彬一个人的腰包里。而许家呢?全程被蒙在鼓里。 好一手空手套白狼啊!这下子,许馨雄彻底被惹毛了。我老许家给你配方、给你商标、给你工艺技术、给你起步资金,我爹对你百分百信任,可你倒好,明面上还是合作伙伴,背地里却自己在单干?我愿意给你49%的股权,已经是非常非常给你面子了,可你倒好,偷偷用个人公司做假账,侵犯我这个股东的权益?许馨雄当下就想状告严彬。 而严彬呢?他觉得,我这么做有错吗?作为“中国红牛”的实际运营者,中国的门是他敲开的,生产线是他建立的,营销渠道是他挖开的,火遍中国的两个亿广告也是他砸的钱。五百亿的品牌估值,让我点利润怎么了?再说,不刚刚按照你许馨雄的要求,给了你们许家整整四十亿元的分红吗?而且往后还有更多。这已经是不小的让步了,你还想怎样? 严彬也怒了,他转而指责许家继承人背信弃义、违背了许老爷子的经商原则、侵犯“中国红牛”的权益。 您别说,这合作做生意还真像谈恋爱。热恋期的时候腻腻歪歪、你侬我侬;碰上纠纷要分手了,就都说对方对不起自己,都觉得自己爱得比对方多。许家和严家你来我往,吵得热热闹闹,归根结底,就是两边都觉得自己出力大、应该拿大头。这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啊。 2016年,泰国红牛公司的一次董事会,让许严两家的矛盾彻底地浮上水面,暴露在大众眼前。
- 2.矛盾公开化,严家被放逐
- 3.一个找后路,一个紧相逼
- 4.“五十年商标协议”疑云
- 5.法院一锤定音,许家胜诉
- 6.“三牛并存”,四面楚歌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Sue,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有时,它是和平友好的切磋互动;有时,它是暗流汹涌的阴谋诡计。
商战,看似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但实则是息息相关。它是两个或者多个企业之间的较量和角力,但战利品却是你我的钱包或者注意力,而战败后,为飞流直下的股价牺牲的,也还是广大的投资人。
《商战风云》系列,为您讲述近几十年来,中外著名企业之间的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