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史记·楚世家(完)
张仪二戏楚怀王,八百年强国灰飞烟灭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被张仪忽悠,与齐国断交
- 今天我们要说《楚世家》的最后一集,但重点是楚怀王的故事。上文书提过,楚怀王当政初期,楚国是天下面积最大的国家,实力也是数一数二,与秦国、齐国并列为一线大国。
被人称为一线大国,楚怀王自然是很得意的。但这是一种恭维,真要说起来,当时天下最强就只有齐、秦两国,他们是国际局势的主导者。以楚国的实力,只要他加入任何一方,都可以让这一方取得很大的优势。因此,齐、秦两边都在争取他。
这种在两者中间搞投资的人,只要手段高明,就能两边都不得罪,还能赚大发;或者紧紧抱住一只大腿,跟它共进退。但不管怎么样,反正都是赢麻了。
那么楚怀王怎么选的呢?他一开始选择的是跟齐国结盟。
之所以选齐国,第一是秦国是虎狼之国,野心天下皆知,跟它绑定的话,多少有些助纣为虐的意思。第二就是公元前318年,楚怀王作为头头,领导了魏国相国公孙衍主持的楚、魏、赵、韩和燕五国“合纵伐秦”。由于齐国没有参与,楚怀王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没能尽心尽力,结果联军大败。
几年之后,因为秦国屡次东进,袭扰中原,再加上齐国也愈发强大,楚怀王决定跟齐国抱团。楚怀王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313年,齐楚两国组成了同盟,天下震惊。
齐楚两国交好,让秦国非常头疼,他们计划拆散这个同盟。于是秦惠文王派出了张仪,去楚国搞事情。由于张仪当时还是秦国的相国,为了避嫌,秦惠文王公开炒了他鱿鱼,让他以平民的身份去楚国。准备工作都做足了,接下来就要看张仪怎么忽悠了。
作为一个嘴炮达人,张仪的忽悠看上去根本不像忽悠。他跟那些搞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杀猪盘的骗子不一样,他不弯弯绕,而是直截了当。到了楚国之后,讲了两句客套话,他直接就对楚怀王说:秦王托我给您带个话,如果大王能跟齐国绝交,秦国将立刻归还从楚国夺取的六百里商於之地。
讲真的,张仪实在太狠了,一上来就丢王炸。
啥意思?我们先得搞明白,商於之地到底在哪。它大致在今天河南的西峡县、内乡县、淅川县,以及湖北的丹江口一带。这里位于秦岭南麓的“南阳盆地”,向西走,可达关中;向南走,能到湖北的襄阳,再南下长江;向北走,可达河南许昌、郑州、开封等中原重镇;向东走,可以去到河南南部以及安徽北部,堪称中原腹地。在当时,这里沟通秦、楚、韩、魏四国的核心地区,战略意义极为重要。谁占据这里,谁就能获得巨大的战略优势。
更重要的是,商於之地是楚国、乃至楚文化的起源地。楚国的创始人熊绎,被周天子封到了丹阳,就位于这一带。自己国家的起源地被别人侵占了,你说楚国人能不耿耿于怀嘛。
所以,无论是从战略的角度,还是文化归属的心理,楚怀王都很难拒绝这个巨大的诱惑。张仪这番话简直砸中他内心了。
楚怀王特别兴奋,立即就要委任张仪为相国,每天好酒好肉的招待他。其实不止是楚怀王,一听秦国愿意归还商於之地,楚国很多大臣也都欢呼雀跃,除了一个叫陈轸的纵横家。楚怀王问他:“大家都这么高兴,怎么就你戴着痛苦面具,摆着一张哭丧脸?”
陈轸自己就是南阳人,但他在秦国工作过不少年,了解秦国人的那一套,所以他不疯。面对楚怀王的提问,陈轸回答说:“大王可别被张仪忽悠了,现如今只有楚、齐联合才能威慑秦国。虽然他们开出的条件很诱人,可都只是口头上的。您想想,咱们要是跟齐国断交了,那就孤立了,到时候秦国还会看重咱们吗?”
楚怀王问他该怎么办,陈轸就说,让秦国先把商於之地,咱们再跟齐国断交,这样就稳了。否则一定会上张仪的当。
对于陈轸这一番人间清醒发言,楚怀王不以为然,完全当耳边风,他一意孤行,迅速宣布跟齐国断交,并派人跟张仪到秦国接收商於之地。但张仪刚回秦国,便假装喝高了,故意从马车上摔下来。随后他声称自己摔坏了腿,不能工作,就窝在家里睡大觉,整整三个月,都没有露面。
-
2.楚怀王复仇不成反被坑
-
3.在齐秦之间反复横跳
-
4.有去无回的旅程
-
5.无力回天,楚国灭亡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司马迁,西汉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出生于史学世家,早年从父亲学习,后来又游历各地,考察风土人情。后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投入监狱,后又被施以腐刑。出狱后,司马迁决定完成父亲的遗训,用十四年时间写出《史记》。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余少镭,前媒体人,专栏作家,影视制片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世家》为《史记》五体之一,讲述的是自西周至西汉初的各诸侯国的兴衰败亡,它以编年之体记诸侯之事,前后三十篇。三十世家,有的长寿,延续数百年之久;有的短命,分封几年即灭国;众多诸侯,有的带领封国走上争霸称雄的道路;有的陷于权力斗争,狗血事件不断。《史记》之世家系列,带您体验先秦、西汉初期各诸侯的百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