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跑圈大学生创业,做运动品牌的变局人
-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欢迎继续走进今天的《商战风云》。
上一讲,我给各位讲了一对同室操戈的兄弟运动品牌,阿迪和彪马的早期的恩恩怨怨。故事不错,今天咱们接着这戏份往下说。如果说阿迪和彪马算是运动品牌的古典剧,毕竟100多年前了嘛,今天这故事就可以算是现代剧了。主角,还是阿迪,但另一位主角,换人了,换成咱们更熟悉的耐克。
要说耐克,咱们就得从一个传奇的美国人说起,他叫菲尔·奈特。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国力强大,独占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鳌头,可运动鞋服的市场上,放眼望去,几乎都是外国公司。排名第一第二的,是来自德国的阿迪达斯、彪马,排名第三的,是来自日本的鬼冢虎。
有朋友可能好奇了,阿迪彪马排名第一第二,这你上回说了,这个日本的鬼冢虎,怎么就第三了?你倒是帮我说说看。其实也不难猜,老话说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前面咱们不是说了吗?1949年,阿道夫·斯达勒创立了阿迪达斯这个品牌,凭着出色的质量和技术,阿迪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运动品牌。这期间,他哥创立的彪马,那也是一路壮大,两大品牌,从德国是一路厮杀到全世界,就在这两虎相争的时候,一个他们都不放在眼里的,来自日本的东洋虎,被一个毫不起眼的美国小伙子,引入战场了。
这只东洋虎,叫鬼冢虎,这个小伙子,叫菲尔·奈特。1964年,他刚刚从斯坦福大学的MBA毕业。上大学时候,奈特就是学校田径队的队员,特喜欢跑步,还专门写过一篇课程论文,分析美国的跑鞋市场。本来呢,毕业时候,随大流,和很多同学一样,找了一份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可是吧,干了一阵,受不了,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天天跟些没完没了的文件数据消耗,太无聊了。于是,奈特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一边工作,一边创业。创业干啥呢?卖跑鞋。
当时美国的跑鞋市场,阿迪达斯一家独大。那时候美国人已经很有钱了,消费力杠杠的,跑鞋在美国相当好,可是吧,卖得好的都是德国品牌,美国人自己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奈特脑子一琢磨,这么大一片市场,难道就这么拱手让给德国人?经过一番摸索,他发现,日本的跑鞋,东西好,价钱还便宜,只是在美国市场没打开。就这么,他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漂洋过海跑到日本,找到鬼冢公司,说我要代理你们的虎牌跑鞋。
鬼冢公司的人一看,哪里来的毛头小伙子?就问他:“你估摸着,这市场规模能有多大?”小伙子年轻气盛、脱口而出:“10亿美元!”鬼冢公司的人一听,哎哟,还有这好事?来来来,交给你了,当即拍板,让奈特的蓝带体育公司成了“鬼冢虎”在美国西部的独家经销商。
我们之前讲阿迪和彪马的时候说过,阿道夫和鲁道夫这对兄弟,一个是资深技术宅,一个是营销小霸王,两个人各有所长。而奈特呢?完美地结合了这两兄弟身上的优点。他是既懂得怎么把鬼冢虎给销售推广出去,又对跑鞋的工艺技术有自己的想法,鬼冢虎跑鞋还能怎么改进,他懂。最后,在奈特的卖力工作下,鬼冢虎很快就打开了美国市场,成了北美地区继阿迪、彪马之后的第三大运动品牌。
当然了,咱们这个系列的主题,不是要讲一个运动品牌怎么壮大的,咱们是要讲厮杀,讲大品牌之间的生死较量,所以,接下来,正式进入主题。
话说这东洋虎,那是吃水就忘了挖井人,端起碗吃饭、放下碗就骂娘,奈特把他家的鞋子在美国卖的风生水起之后,有天,日本也漂洋过海来美国看看了,好嘛,在参观了蓝带公司的总部以后,这日本人就觉得,哎,这啥代理公司啊,这么寒酸简陋,哪里配代理咱们这个全球知名品牌?不用说,鬼冢虎是打起了鬼主意,要要把奈特一脚踢开,换一家销售代理。
那么,丢掉虎牌运动鞋代理权的奈特,是不是就被砸了饭碗呢?
鲁迅老爷爷怎么说来着?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1971年,在和鬼冢公司终止合作关系以后,蓝带体育改名为耐克,从销售代理摇身一变,走上了创建自主品牌的道路。
您没听错,咱们今天熟悉的耐克,就是这么来的。在被抛弃之后,自立门户,自创品牌了。
-
- 2.耐克持续高速发展,阿迪达斯不为所动
- 3.耐克拥抱平民运动,阿迪达斯固步自封
- 4.耐克签下飞人乔丹,阿迪达斯追悔莫及
- 5.阵痛的九十年代,两大巨头纷纷受挫
- 6.改革并购买买买,重构品牌系列再出发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杨梅,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士,北京大学法律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但战争还有结束的一天,商场却是永无和平可言。有时,它是和平友好的切磋互动;有时,它是暗流汹涌的阴谋诡计。
商战,看似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但实则是息息相关。它是两个或者多个企业之间的较量和角力,但战利品却是你我的钱包或者注意力,而战败后,为飞流直下的股价牺牲的,也还是广大的投资人。
《商战风云》系列,为您讲述近几十年来,中外著名企业之间的相爱相杀。